罗满娟
湖南省新化县人民医院 417600
【摘 要】目的:分析及探索为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并发呼吸衰竭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较短,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更加优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患儿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字】综合护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效果
重症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疾病,其起病急骤、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严重时甚至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经验表明,重症肺炎患儿易伴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2]。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确保患儿的身体健康及提高疗效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本组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并发呼吸衰竭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现总结护理效果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并发呼吸衰竭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入选标准:(1)均符合重症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胸部X线发现肺部纹理增粗,可见片状阴影;(3)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咳痰、咳嗽、发热及胸闷症状;(4)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儿。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最低年龄3月,最高年龄6岁,平均年龄(2.84±0.63)岁;平均病程(2.63±0.72)d。研究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4例;最低年龄4月,最高年龄6岁,平均年龄(2.91±0.56)岁;平均病程(2.83±0.51)d。两组患儿的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确诊后均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患儿施行常规护理服务,主要为镇静、吸氧、饮食及环境等内容。研究组40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护理内容:(1)病情观察:责任护士应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测,括肌张力、体温、瞳孔、意识、肠鸣音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师进行及时的处理。(2)输液护理:责任护士扎针时必须轻柔、准确,确保一次穿刺成功,输液速度控制在8~10滴/min,避免输液过快增加回心血流量,从而加重心脏负荷。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3]。(3)呼吸道护理:向患儿家属讲解雾化吸入流程、优势、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此方法可防止支气管痉挛,确保呼吸通畅。针对年龄较大患儿可指导其进行用力呼吸排痰,年龄较小者则协助患儿体位取头低位,通过经下朝上及经背部两侧至中间的叩背方法协助患儿排痰[4],病情严重者进行吸痰处理。(4)心理疏导:患儿由于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环境常出现不安、恐慌及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影响患儿的病情康复,因此责任护士应通过温和的语言及抚摸帮助患儿缓解负面情绪,且可适当安排家属陪同,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5)健康指导:出院前护士应给予患儿合理的出院指导,叮嘱患儿出院后多进行户外活动,坚持进行体质锻炼,以提高患儿的体质,同时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详细收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记录及分析,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对分析,(P<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下表可见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在四季均可发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痰、咳嗽、高热等,若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其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且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生命健康。由于小儿机体抵抗力较低,会加快疾病进展,进而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5~6]。相关研究表明,在对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时,给予患儿整体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及改善患儿的预后[7]。
本研究中我们对40例患儿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更加优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与呼吸功能的改善,与杨远升[8]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为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患儿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兰芬,陈宝昌,张海荣等.集束化护理在应用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75-1176.
[2]孙丽娜.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214-215.
[3]何素平.拍背吸痰护理在婴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5):755-755.
[4]于三英.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28.
[5]顾红莲.临床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8):163-163.
[6]谢艳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校医,2011,25(10):786-787.
[7]孙新宇.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20):1942-1943.
[8]杨远升.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5):29-30.
论文作者:罗满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重症论文; 呼吸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