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低产园增产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茱萸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选用良种 科学栽植
1.1 选用良种。要按照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标准,选出优良单株,采用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繁殖,进行区域化试验,再经细致选择、比较、鉴定,选出优良品种,实现山茱萸栽培良种化。当前,生产上多用石滚枣、珍珠红作为丰产优质类型,按壮苗条件培育出壮苗造林。
1.2 科学栽植
1.2.1 栽植前细致整地。栽植地宜选背风向阳的缓坡山地、二荒地、退耕还林地或四旁闲散地。为了便于管理,最好成片建园,若为山地建园,要提前全面整地,沿等高线做成梯田;或挖成鱼鳞坑。通过细致整地,要建成三保园(保水、保土、保肥)。
1.2.2 栽植技术。①适时栽植。②山地采用等高栽植,有利于山地的水土保持,便于耕作管理。③要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以3~4∶1为宜。④栽后要浇透水,覆地膜或草,提高栽植成活率。
2 加强土壤管理
2.1 垦复。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冬挖深翻,夏季浅锄山茱萸园地。垦复深度一般为18~25cm。
2.2 树盘覆盖。树盘覆盖的材料,可用地膜、杂草、秸秆等,覆盖的面积以超过树冠投影面积为宜。
2.3 合理间作。幼树期间应合理间作。间作物以矮秆作物为宜,如大豆、薯类、紫云英等,合理间作是山茱萸园以园养园的一项良好技术措施。
3 科学施肥
3.1 秋施基肥。以施有机肥为主,10年生以下每株施50~100kg,10年生以上每株施100~150kg,于树冠下开环沟将肥料施入,后浇水,等水渗下后盖土整平。
3.2 春施追肥。3月下旬~4月初开花期和6月中旬幼果期各施1次腐熟的人粪尿、尿素或磷铵等复合肥。一般每株施人粪尿10~20kg或尿素0.2~0.3 kg或复合肥0.5 kg,可环施或穴施。
3.3 根外追肥。4~7月,每月用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和0.2%硼酸混合液喷1次,使叶片的正反面都被溶液沾湿为宜。喷肥是在晴天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进行,阴天可全天喷洒,喷肥后1 d内遇雨应重喷1次。
4 及时灌水和排水
4.1 灌水。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每年早春发芽开花前、夏季果实灌浆期和入冬前各灌水1次,在无灌溉条件的山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加厚土层、种植绿肥、树盘覆盖等抗旱保墒措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地面蒸发,以蓄水保肥保墒。
4.2 排水。当山茱萸园地土壤水分过多或有积水现象时,要注意及时排水。
5 合理修剪
整形修剪试验表明,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是适合山茱萸丰产的树形。修剪时要注意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以及营养物质的制造、积累及分配,充分利用日光;减弱整体生长量,增强局部生长势以促进结果,使树体生长健壮,骨架牢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相对稳定,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6 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
6.1 保花保果。目前,山茱萸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落花落果严重。落花落果的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花期冻害、树体营养不良以及病虫害等。保花保果的措施有3点:①人工授粉,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是提高山茱萸坐果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已经开放的花朵上的花粉,用毛笔授到别的刚开放的雌花上。②花期喷硼和尿素,即在盛花期上午8∶00~10∶00喷0.2%~0.3%的硼砂溶液,或喷0.4%尿素和0.4%硼酸混合液。③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6.2 疏花疏果。山茱萸开花量大,营养消耗多,坐果率低(一般不足开花量的5%),进行疏花疏果可以明显地提高坐果率。具体方法是:一看树势,强树强枝多留,弱树弱枝少留;二看枝,在一个枝组上要留前疏后,以便前部结果,后部预备,交替更新;三看花,在控制好树的果实负载量的情况下,以每隔6~10cm距离留1~2个花序,每花序可留10~15朵花。疏花疏果以尽量早疏为好,疏蕾优于疏花,疏花优于疏果,疏幼果优于疏大果。
7 综合防治病虫害
山茱萸主要病虫害有灰色膏药病、炭疽病、蛀果蛾和大蓑蛾等。防治病虫害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本着不用或少用有机化学农药的原则,配合应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以减轻病虫对树体造成的损害,维持健壮树体,对山茱萸低产园有着明显的增产作用。
联系电话:0311-0876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