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京剧”,引来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众说纷纭论文,京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及京剧,究竟是延续京剧的命运还是使京剧重新成为“样板戏”?
宣传京剧,究竟应该用传统剧目还是改革过的“杂拌儿”?
京剧与青年,究竟谁走向谁?
上海京剧院十年前就开始施行的“战略任务”——普及京剧,最近重掀高潮。该院大队人马开赴北京,开展“京剧走向青年”的巡回展演,把一批该院排演的新戏免费送给学生们观看,据说,此举费资近百万。不仅如此,在上海,京、昆演出学生包场成了一大景观。上海昆剧团一年160场演出中有101场是学生包场,天蟾京剧中心的一年300 场演出有140场是学生场。演出剧目多是《盘丝洞》、 《上灵山》等“普及剧目”。据剧团有关人士透露,上海昆剧团1995年的学生场演出一共赔进10万元人民币。对这一旷日持久的戏曲普及运动,京沪两地的媒体一轰而上,普遍叫好,但文化界人士却意见分歧,争议激烈。
对于京、昆艺术要不要争取青年观众,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剧团和有关理论界人士提出,如果没有一批跨世纪的“观众接班人”,京剧的命运可想而知。但是,有的专家则对“普及京剧”的概念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传统京剧是一种通俗艺术,它本身不存在要大众化的问题;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欣赏什么样的艺术应当让人们自己去选择,没有必要如此“普遍推广”。京剧成为全民艺术的“样板戏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至于如何宣传京剧,拿什么去争取青年观众,文化界人士的意见则是针锋相对。上海文化局的一些领导和剧院都认为,京剧应走向青年,对于众多没有接触过京剧的青年,一开始就向他们介绍传统剧目,哪怕是名演员的经典性剧目,亦不易产生吸引力。有的理论工作者更指出,目前中国的大众文化许多新样式、新观念都是“舶来品”,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戏曲与今天的青年人之间才会有很深的文化隔阂,才需要有人去做“普及”工作。
持相反意见的专家们则指出,普及京剧应当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特征,应当帮助青年人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走近京剧,走近传统,而不是京剧改变自己走向青年。他们认为自从“五·四”以来,中国的戏曲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渗透,戏曲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艺术特色产生了严重的异化。今天许多戏曲的艺术风格早就是一锅“文化大杂烩”。因此,今天的京剧、昆剧是不能与“民族艺术”简单划等号的。上海京剧院这次“普及”的几出戏就很缺乏中国的“民族特色”,相反倒是文化异化的显著代表。如: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是70年代的“现代京剧”,其主要特征就是以欧洲古典歌剧改造中国京剧;而“新海派”《盘丝洞》则是80年代的“戏曲现代化”成果,主要特征是引进现代大众娱乐文化的各种手段革新京剧;至于《麒王梦》更是一个古今中外“文化滥交”的怪胎,无论对莎士比亚,还是对中国京剧都是一场恶梦。
对此番“普及京剧”的实际效果大家也评价不一。新闻报道称,许多大学生是第一次看京剧,95%对所看的剧目表示喜欢,有的学生还表示“用了现代手法,使我觉得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有的专家却认为,“用《盘丝洞》这类杂交而成的‘边缘’京剧去普及京剧艺术,非但无助于消除青少年对古典戏曲的文化、历史隔阂,反而使他们更容易认同其中掺杂的流行艺术情调,使他们更贴近现在的大众文化而离经典意义上的京剧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