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提升,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但是,建筑安全不容忽视,尤其是地震危害。一旦抗震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中重大的伤亡和损失。因此,要重视工民建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全面分析地震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形成科学的应对方案。本文主要阐述了抗震设计的涵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抗震方法,形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前言:通常,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形成的依据是以往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情况,结合建筑工程长期积累的经验,形成一种应付地震的基本技术模式和设计理念,这也是进行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强化细节构造的过程。
1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涵义的阐述
地震的随机性较大,人们很难进行准确预测,尤其是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精确地预测建筑物的地震特性和参数,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鉴于对建筑结构空间作用了解的不充分些,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应,使得不确定因素十分明显。因此,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而言,不能全部取决于结构计算的结果,要立足抗震身的理论以及相关的经验,更好地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2对工民建结构抗震现状的分析
对于工民建结构建设的质量,其抗震性与施工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时,关乎社会稳定。因此,要重视工民建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提升。要全面分析填充墙作用下的建筑框架结构,使得设计更加符合建筑实际,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级别和性能,提升建筑的可靠性,实现对建筑物的有效防护。在当前的工民建接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比较多的是等效斜撑的模型,但是,缺点是精度不高。对于填充墙而言,其在刚度和强度方面都具有贡献,但是,对框架周期、受力以及振动等都会产生影响。通过合理的周期折减系数,实现对填充墙框架结构合理性的控制[1]。
3对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模式的分析
3.1重视工民建结构的构造原理
在常规的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如果面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需要高度重视混填构建截面的规格、配筋率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抗震设计相对更加合理。针对工民建的砖混结构,要对房屋建筑的高度、层数以及层高参数进行限制。针对工民建筑结构的横纵墙,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防震缝的设计十分必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些强制性的内容被应用其中,例如,要重视建筑的屋顶的楼梯的设计,确保构造柱能够实现建筑物顶端、圈梁的有效连接,实现建筑承载力和刚度的增强,促进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3.2重视建筑规划和场地的影响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而言,其自身的稳定性是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在建筑抗震性能设计中,抗震层的设计十分关键。尤其是针对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分析楼体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外观以及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等,在进行建筑结构场地规划的时候,要分析建筑上部位移的节点、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性能、移动的区域以及障碍物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物使用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对于出现的障碍物,可以在其运动的范围内进行出入口的设计。但是,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 额外设置标识,以发挥提醒的作用[2]。
4如何提升工民建抗震设计的质量
4.1重视建筑场地的选择
对于地震安全性能的评价,需要对防震减灾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实现对重大建筑工程的有效评估。同时,在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安全性评价的最终结果,遵守相关设计标准和要求,有效促进防震工作的开展。对于建筑物抗震设防,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其中,甲级是指此生灾害比较容易发生,同时,涉及较大建筑物,这类抗震设防最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建筑位置选择的时候,场地十分关键,需要选择在能够对地震影响降低、不会对建筑物带来不良反映的地方,目的是有效避免建筑物出现倾斜和倒塌的现象[3]。
4.2提高建筑结构形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工民建筑结构形式凸显多样化,主要包含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砖混以及混合结构等,一旦受到地区的影响,同时防烈度等级不同,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建筑操作的时候,要保证形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常,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属于柔性,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多较强,同时,抗震能力也比较突出,因此,要将建筑自身的功能和抗震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确定。另外,随着房屋建筑层数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以及荷载的双重影响下,水平方向的位移会随着发生,建筑结构的抗侧移刚度也要增加。对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主要包含构件、受力方式、组合方式等,对于对抗侧移刚度产生较大影响。
4.3不断增强抗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建筑物会遭受巨大的冲击。因此,对于工民建筑结构而言,抗震设计十分必要。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整体设计水平急需改善和提升。一旦缺乏科学的建筑方案和结构上合计模式,就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造成建筑抗震性能的降低。因此,为了提升工民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要保证抗震理论知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而后,结合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和性能,与建筑所处的环境进行结合,促进建筑自身安全性的提升,提高可靠性。例如,可以在结构设计中,全面、充分的考虑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伸性等因素,促使其拥有突出的承载能力,同时,延性性能也十分关键。
结论
综上,地震是常见的在灾害类型,一旦震级较高,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破坏,不利于社会稳定。在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抗震要求进行明确,尤其是要遵守抗震规。只有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对抗震条件进行明确,才能保证抗震设计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田超. 浅谈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 江西建材,2013,06:29-30.
[2]朱明. 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研究[J]. 四川建筑,2014,02:166-167.
[3]程博昕. 工民建结构抗震探索与研究[J]. 中华民居,2011,06:49.
论文作者:黄惠杨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工民建论文; 建筑物论文; 性能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