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学语文学情考析和教学设计论文_熊娜

浅探中学语文学情考析和教学设计论文_熊娜

(河北省沽源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教研室)

摘要:切合实际的学情考析和恰当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成功的语文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性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关键词:语文;学情考析;教学设计

恰当的教学设计和切合实际的学情分析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成功的语文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只关注了学生应得到什么知识、什么技能,忽略了让他们通过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来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恰恰如此,我们曾经被认为最让人愉悦的语文课堂也变得沉闷起来,学习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本人在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一定效果,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是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教学《石钟山记》,我们根据教学中学生对苏轼给石钟山命名缘由的结论提出的质疑,设计了一堂研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由于教学设计是缘于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臆断”、“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既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理解苏轼的实践精神给后人的启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察的个性特征。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合理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

学生的知知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符合教学原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滋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中教学目的要求的重复现象很多。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初中的《白杨礼赞》中讲,高中的《风景谈》中也讲;记叙文中抒情,议论手法的运用,初中的《挖荠菜》等课文中讲,高中的《记念刘和珍君》等课文中又讲。同样,小说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均是初中讲高中还要讲。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出现机械反复的现象。因而,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其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落实真正的教学需要,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将课文与一般记叙文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抒情、议论文字多于记叙文字的特殊结构和表现方法有所感悟;并设计了将文章按一般记叙文的写法进行改写的练习,引导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中的抒情议论文字,分析、体会作者这样结构文章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很快把握了文章的抒情线索,理解了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进而能够准确地阐释文章的思想内容;既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又避免了重复讲解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等学生已有的知识,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时效。

语文又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要用一种艺术的教学方法去解读。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用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来描绘的,教师就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学生自己去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是艺术王国的一个“导游”,文学的美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教师采用形象比喻和意境描述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师意识和作家意识相遇、相认、相融合时的初始经验,同时也容易诱发学生的想象,对文本的审美韵味产生创造性的理解。

三、熟悉学生的认知途径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熟悉学生的认知途径,再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类型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就可能使大多数学生获益多多。在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在于取得的时间长短,而在于能否在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体会到的一种愉悦感、成功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既尝试到了成功路途上的艰苦和辛劳,又体会到了成功路途上的满足和欣慰。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科教师,更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分析好学情,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前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研究学生,熟悉学生,分析学情,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恰当的教学思路,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方案,要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练就了能力,还要让学生感知到成功路上不只有鲜花,可能还有泪水。

论文作者:熊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探中学语文学情考析和教学设计论文_熊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