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科研团队绩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李 娜 陈 杰
(李 娜,西北工业大学;陈 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团队是高校、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内容,在新时期科研团队的出现丰富了科研内容,促使科研项目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科研团队绩效作为团队创新绩效发展的载体,需具备创新性与权威性,将创新的有效性与创新效率融入其中,实现科研团队绩效的有序发展。但是从整体性分析,科研团队绩效在发展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积极探索,积极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实现科研团队绩效的创新发展。廖冰的《科研团队绩效及作用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通过分析科研团队的团队结构、领导模式以及团队绩效的影响,建立机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提高团队绩效的方式与途径整合,比如构建有效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经费的监督与管理等。本书以研究调查的方式,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出发,以研究内容验证了科研团队绩效中团队信任、知识共享的重要作用,另外,本书还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变量的作用机制,利用单因方差对情感信任、认知信任、知识共享等诸多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该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理论性强,立足科研团队的工作特色和绩效作用机制,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度调研与总结,深受高校师生的喜爱。我们在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中亚国际工程承包法律问题研究(16BFX109)以及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中的转化权分配问题研究(2018RM015,2018.1-2018.12)时都作为参考资料进行了拜读,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该书中第一章对科研团队绩效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作者廖冰乃四川乐山人,博士出身,现如今是重庆大学经管学院的副院长,多年来对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不仅在EI、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将近三十篇学术论文,更在多个科研课题中取得了相应成果,尤其对科研团队的绩效作用机制拥有深刻见解。因此在本书中,作者认为科研团队绩效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一大特点,通过合理分析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不仅可最大范围内调动团队科研工作积极性、持续性,更能促进新时代科研技术进步,为新时代发展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虽然在书中绪论部分作者采取调查研究的方式,但是绪论部分的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层次感分明,并将科研团队绩效的表现形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科研经费逐年提升;第二是科研成果受到关注;第三是理论成果,如学术论文的总量、排名以及质量逐渐提升;第四在科研创新体系中地位与影响力得到提升;第五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家与地方科研竞争能力。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性阅读与思考,可知现如今我国科研团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案与目标,也是形成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重要意义不可言喻。在近几年科研地位不断提升,科研团队层出不穷,但是如何构建完善的科研团队,则需要实施科研团队绩效,保证科研团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在《科研团队绩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中作者从团队工作以及团队绩效理论出发,通过回顾性分析团队理论等知识,将研究空间进行扩大化,对科研团队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由于科研团队是一种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知识密集型团队,并且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书中作者从科研团队特殊性出发,着重分析了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对科研团队绩效进行了实质性探索。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GP的域间二维路由方案,其在进行路由决策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目的地址,而且考虑了源地址,这一思想弥补了传统BGP中源地址语义缺失的问题,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更加细粒度的控制,为满足用户和ISP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整个方案包括控制层和数据层,控制层主要是协议设计,基于现有的多协议BGP(MPBGP)[6]进行扩展,实现二维路由信息的传递、管理和使用,并保证二维路由协议与传统路由协议的兼容性;数据层面主要是给出了支持二维匹配域的转发表结构方案,并进行了存储空间压缩。
该书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科研团队绩效影响因素,通过进行解读、整理、归纳与分析,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双肩挑管理模式对科研团队绩效有所限制。依据作者的观点,当前社会竞争演变的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逐渐从政,研究管理学理论的人员每年呈减少的趋势,部分学者型领导由于缺乏管理知识,对行政权力内涵缺乏认识,导致无法有效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这类人员在决策时过于偏向感性,并且视野没有得到打开,从而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质量以及管理绩效有所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双肩挑的管理模式,才导致科研团队绩效呈现出弊端与不足,对自身的发展形成制约。第二,科研团队绩效目标存在问题。在第一章中通过调查研究的目的,着重分析了科研团队绩效目标所存在的不足。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总结与分析,以调查取证的方式分析了科研团队绩效目标存在两个特点,分别是缺乏客观理论性,缺乏责任性。从当前科研团队角度分析,科研团队绩效的决策层与管理层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导致科研项目规划时缺少调研取证,仅仅凭借着理性进行思考。另外部分科研团队管理部门因无法完成考核指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惩处制度,导致科研团队绩效无法得到提升。第三,科研团队绩效政策呈现滞后性。从书中得知,当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国家对科研创新政策不够完善,导致科研团队在发展进程中始终停滞于学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且正是由于创新性不强,导致科研工作推进速度慢,进而直接影响科研团队工作者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也越发消极。另外,在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中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呈现,正如书中所言,仅仅强调课题组成员的贡献,对科研人员以及参与人员的考核量化不够,以此导致科研大,成果小、奖项少,长此以往,科研工作便会显得毫无目的,科研实践也难以及时取得进步、总结经验。第四,科研团队绩效管理模式过于单一。书中指出:当前科研团队绩效仍旧采取传统的设置方式以及运行方式,以服务为理念的功能定位并没有发生变化,长此以往,科研团队的绩效便会以服务为核心,难以按照科研规划取得相应成果。由此可见,这种科研团队绩效设置模式过于单一、死板、僵化,对科研团队绩效的总体发展造成影响。针对于此,为进一步提高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需积极优化科研团队绩效结构以及运行模式,严格按照最新的理论成果与思想观念,实现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有序发展。第五,科研经费具有私有性。在第二章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分析了科研经费所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科研活动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科研经费现状分析,部分科研课题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属性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科研经费只有在宽松的管理制度中才能得到发挥,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错误,导致越来越多的科研经费得到隐形流失。
在国家会展中心与虹桥商务区隔河相望的绿地景观中,我创作了一件有视觉靓点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将国家会展中心建筑形象“四叶幸运草”的文化内涵和国家会展中心所在地青浦区域地界形象“蝶”引入公共艺术主题,以“蝶”为造形元素,以七彩花开绿地植物景观为背景,“蝶”简化为象征性的线,将雕塑形退化为简单的构成,营造彩蝶飞舞的城市公共绿地的文化氛围,喻意青浦与国家会展中心相互依恋的和谐文化。
作者着重分析了科研团队绩效所面临的挑战,在书中的最后一部分,作者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构建科研团队绩效管理队伍。该书是研究科研团队绩效的主要书籍,在书中作者强调了科研团队绩效管理队伍的重要性。所以从书中观点出发,需要积极构建科研团队绩效管理队伍,完善领导班子的考核制度,并配置职能部门,保证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结构的专业化。而且该书着重强调了需要优化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人员机构,积极聘请优秀科研团队绩效管理人才,以此借用广阔的视野以及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科研团队绩效管理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科研团队绩效运行机制与国外接轨。第二,构建有效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比如高校需要从人才成长以及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避免出现各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或者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之中,要保证权威化、全面化,加大对质量指标以及贡献指标的权重,积极将应用类科研成果融入到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之中。基于此,作者在书中同样阐明了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作者用一定的篇幅案例证明其重要性,探讨了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且书中观点还将情感信任、认知信任、知识共享等诸多因素纳入其中,在丰富课堂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丰富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有效率。第三,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与管理。在科研过程中科研经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只有将科研经费的价值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以此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所以作者将科研经费的监督与管理措施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认为需要加强预算管理,构建财经制度,并且还要构建经费负责人以及财务部门等相互制约机制,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履行,在完善各类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要真正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第四,构建科研平台实现资源贡献。科研团队绩效决定了科研质量与科研水平,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战略需求,书中所有观点均在遵循国家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入手,认为构建科研平台,以此实现资源贡献。其具体做法包括:需要应用行政手段打破传统的学科格局,优化科研结构以及团队结构,形成单独科研模式,还要鼓励科研人员的横向合作,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在探索科研基地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科研成果在技术创新中的有效发展。
总之,研读《科研团队绩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一书会给对科研人员、领导人员带来非常大的帮助。该书通过深入地探讨科研团队的团队结构、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模式,从中找到影响它们关系的因素,揭开了团队信任和知识共享等一些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从而在这个的基础上,归纳出有效提高团队绩效的路径。从全局来看该书印刷精美、内容丰富且具有层次性、理论性强,书中所涉及到的部分观点与现实生活接轨,并且与当前科研团队绩效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所关联。如科研团队绩效所面临的影响因素,均是作者通过实践分析、考察研究、整理归纳后所编著的,具有真实性与条理性。该书对未来科研团队绩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在书中最后部分所提出的对策与机理,丰富、全面、权威,引人入胜,可以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科研投入以及科研绩效管理效率,对推动我国科研团队绩效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科研项目与科研活动有序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从该书观点得知,科研团队绩效需要政府的帮助,需要自身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才能真正推动科研团队绩效的有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团队绩效的跨越式进步。
(本文责编:小 木)
标签:科研团队论文; 团队绩效论文; 创新绩效论文; 社会发展论文; 科研项目论文; 创新效率论文; 丰富性论文; 多样性论文; 李娜论文; 陈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