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哲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 巴中 636600)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改变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传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信息技术课应主动适应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 发挥信息技术课的特殊作用, 将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使信息技术成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 要因素。
如何利用新时代的高科技手段, 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 改进教学方法, 实现学生的自由探索、自主学习 , 已经成为摆在广大信息技术课教 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必须主动加强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素质, 即收 集、分析、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课在新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和网络化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其丰富性和可交互性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对学校而言, 将信息技术课充分应用到新课改中, 并实现其与其它课程的深度整合, 正在成为典型的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 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通过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而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恰恰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促使学生去主动地探求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作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平台, 信息技术课具有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整合的具体模式
(一)信息技术课作为主导
信息技术课专门开设, 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按照新课改的理念, 教师需要通过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实际任务中组织学生开展学习, 即任务驱动。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 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展现在校园橱窗的时候, 成就感油然而生, 自信心大大提高,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同时激发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内动力。
(二)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般课程的支撑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教师使用Powerpoint 等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 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 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 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以数学课的几何画板为例, 作为Windows 环境下的一个动态的数学工具软件,它提供了画点、画线( 线段、射线、直线) 、画圆(正圆) 的工具, 具备旋转、平移、缩放、反射等图形变换功能, 能够绘制各种平面图形、动画和运动、立体透视图形, 构造动态数学模型和数据图表, 并能在几何图形中插入图片与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几何画板 打破了千百年来数学学习就是一支笔一张纸的纯理论局面, 已经成为提倡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学生的思维从复杂的运算和重复的画图中跳跃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信息技术课作为研究型课程的支撑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 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 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生物课中的一个课题—《空气质量与健康》, 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首先, 教师出示本节的教学目标:
(1) 分析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了解成都空气的质量;
(3)知道大气污染源的主要种类。
其次,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组选定一个教学目标作为研究对象。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他们利用以前学习的网络知识, 比如“关键词” 查找和下载资料等, 获得了很多与空气质量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当然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它是由教师策划、组织的共同探究过程。
最后, 各组组长收集、整理组员下载的有关信息, 上传给教师。展示结果如下:
( 1) 第一组: 在什么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答案是司机、警察、清洁工、建筑装修人员。
如: 交通警察咽炎发病率32% , 肺结核发病率17% ;
园林工人咽炎发病率12%, 肺结核发病率2% 。
通过对比发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么大。
(2) 第二组: 学生在《环境保护网》找到了全国47 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2009 年9 月16日) , 并摘选几个城市进行比较。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 发现福州空气质量最好的原因系山多、森林覆盖面广, 而影响成都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 和二氧化氮(NO2) 。
(3) 第三组: 学生以网上下载的图片生动地介绍了几种大气污染源—工业生产排放、车辆船只尾气和秸秆的燃烧, 并阐述了这些污染源对人们生活的具体影响。 整堂课下来,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本节的教学目标, 既有深度的挖掘又有广泛的了解, 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网络上找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 则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 信息素质得到了提高, 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加强, 尤其是环保意识得到了强化。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课扮演着技术支持的角色, 为新课改的教学双方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也将会越来越完善。
论文作者:刘云哲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空气质量论文; 课程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改论文; 发病率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