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性论对教育的启示_人性论文

马克思人性论对教育的启示_人性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对教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性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91X(2002)07-0032-03

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工具探索人性问题,不仅能够使我们领略到从古希腊哲学 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人的问题的全部走向,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着根本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在总结前人在人性问题上的思想成果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 其他著作里,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生产劳动本质、社会本质、自觉能动本质,由人的这三 类本质对应阐述了人的本性也有三点:人的生理本性、社会本性和理智本性。人的本质 是人在使用工具改造世界的劳动中创造的,人的有意识的、自由的、普遍的活动,把人 与动物区别开来。人性即人的属性,是受人的本质支配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本 性与本质是两个意义相近的概念,有的地方还作为同义语使用。马克思说:“人不仅仅 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 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1]这就是 对人性三个方面的概括。后来又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指的是人 的自觉能动性。后来,马克思在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以及1864年马克思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人性问题的论述也是按三分法分 析的,即人性具有的生理、社会属性和智能三个方面。

人的生理属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如食、色、安全等人的最基本的欲望和需要。 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 欲望存在于人身上。”[2]后来,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的本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说“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 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3] 这告诉我们:人具有社会性——“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类存在物”[4]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理智特性,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 ”是与意识相联系的,是说有意识、有理智、有目的的活动。这与动物的活动是有着根 本区别的,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人能 在改造对象世界中获得自由,同时人凭借活动而取得对于自身发展的自由。这就表现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活动是最重要的人类机能与需要,因为主体在活动中,人 得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肯定自己,“感到幸福”[5]

总之。“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6]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多种性质的统一的物质实体 ,研究人性必须从人本身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唯物主义基石。同时,马克思 将辩证法运用于人性问题的分析上,强调“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 义关于人性的理论,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育人为本 ”、超越“以人为本”提供了精神支持。它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教育价值

传统哲学对于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现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流行,一方面 说明了自然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们都提 倡人的发展、尊重个性等等。而我们缺这一课。尽管我们的五四运动对此有点冲击,但 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有的专家呼吁:“很需要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运动”[7]另一方 面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不够。对传统哲学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应 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人的哲学对教育的重要指导作用,尤 其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马克思关于人的生理性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人是自然的,同自然一样是客观 存在,是发展的,因而具有人本身的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遵循人的存在及其客观发展的规律。教育不能离开人。当然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不 是成年人,不是老年人(指学校教育)而只能是青少年,是孩子。在科学的心理学产生以 前,卢梭以人文主义思想,提倡“自然主义”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开创了新教育的一 个里程碑。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把儿童培养 成自由的人。他还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等等。而应 试教育竟然倒退到不如自然主义教育的地步。在大搞应试教育的地方,全力以赴的就是 升学、分数。“见分不见人”思想一直在作怪: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之间的和谐 关系被破坏了,“减负”只喊在嘴上,学生被限制在茫茫题海之中,疲于奔波在五花八 门的补课之中……什么长身体、个人的兴趣等全都被抛在了一边。人的自然性也告诉我 们,尽管人的生理遗传因素造成人的体力、智力有差异,但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还是决定 性的。教育者不能搞“天才”教育,不能以“聪明”或“愚笨”来划定学生的优劣。另 外,作为人不仅身体发育有其自然规律,人的精神发展同样也有其自然规律。马斯洛心 理需要层次说把爱作为人的精神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学校中,不论是在教师的指 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上“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 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8]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是“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极其 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教育秘诀”。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还 有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 品质、纪律法制教育,对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情况,抓的比较松,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 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 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实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特点告诉我们,人作为人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人必 然要与社会发生关系。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如果有什么关于 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能 是一种实体性的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 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 ,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9]“活动”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具有重 要的教育意义。人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人的活动是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它是人的生命、人的个体形成与发展的源泉。 人的活动这一社会性在孩子身上是如何表现的呢?在家庭里,父母的言行、“单亲”家 庭的负面影响、独生子女的氛围;在学校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在社会上,形形色 色的影响如影视、歌曲、球、网络等。教育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内容也是相当丰 富的,不仅仅包括课堂活动、而且包括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不仅包括思维活动,而且 包括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活动;不仅包括校内活动,而且包括校外的、社区的活动等等 。而旧的教育观念仅仅把教育局限于学校内、课堂内、书本之内,对学生的“知识教育 ”抓的比较紧,而忽视或排斥“作人”的教育,要知道人的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因为, “儿童具有他自己的真实活动,而且不真正利用这种活动并扩展它,教育就不能成功。 ”[10]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教育的成功离不开人的生理学、心理学、生命科 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社会学、人类学、行为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科学的综 合运用。

第三,马克思关于人的理智特征——自由自觉性,为我们揭示出教育的价值在于造就 主体性的人。有的人总认为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就是“容器”。殊不知,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主 体,都是主体人,尤其是受教育者的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主体,与教育者一样也是 主体。在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当然学生这一主体有其自身的特点 ,应当把孩子当作孩子。这应该教育的起点。那么,作为主体的人——青少年学生与成 年人完全不同的。教育就是挖掘儿童成长中的每一时期的发展潜能,逐步完善其人格教 育,使其逐渐发展成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是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责任, 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哲学上讲人的主体性,是主体的自主性、主观性和自为性。自主性是主体活动的基本 属性,主观性则是主体的精神活动的根本属性,自为性是主体的总体性特征,是自主性 、主动性的内在统一。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性,有否目的性是检验自主性成熟 的标志。因此,教育要培养健康的人,就要使受教育这一主体,自己明确自己为什么学 习,为谁学习。有的学校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这些 活动的开展,对于完善儿童的主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使孩子们知道快乐生活每一天比 什么都重要;作为主体的精神活动——主观性,不应把它引入作业题海的迷宫或追求高 分的金字塔上,而应该让精神的灵魂自由自在地遨游宇宙与社会之中。教育本应是点燃 人思想的火炬,从小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精神 活动就是想象力的活动,没有想象力就不会有人的一切,人也就不会是人。而作为儿童 时期的学生来讲,常常表现出天真幼雅,一会问这个“为什么”,一会又问那个“为什 么”,这些都是主体精神活动活跃的表现,特别是对于一些现象的“惊奇”而感“兴趣 ”,教育者应倍加爱护,如果损伤他们的这些小小的创意,那将给幼小心灵带来一生的 伤害和打击。因此,有的学校不仅开展“成功教育”而且抓住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坚决废止教师一言堂,打破课堂的沉闷状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值得效法的。

主体的功能性本质是创造性。人的自由自觉性的活动靠的是创新。创新教育是时代的 呼唤、知识经济的必需。传统教育的特点是传授知识,创新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本质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 体,在小学、中学、高中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因而教育的着眼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游戏是人在这一阶段最纯洁的最神圣的活动 ”“儿童自发的游戏,显示着人的未来的内心生活。”[11],在这一意义上说,儿童活 动的本性,也就是人在这一阶段的创造本能的表现。因此,有的教育工作者非常注意寓 教于乐,寓教于玩,“把孩子当作孩子”,而不是当“小大人”,是有启迪作用的。高 中阶段处于青少年时期,人的主体性比儿童时期进步了不少,随着知识理性的学习,这 一时期学校学习科目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 本身的社会活动”。杜威强调破除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倡导社会活动,至今仍 有它的一定意义。而现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也正是属于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研究性学 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探求客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力和 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大大拓展空间,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 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从而在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矛盾关系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逐渐 形成为人。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理论的基础。我们 应该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培养现代化的中国人,做出我们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2-02-12

标签:;  ;  ;  ;  ;  ;  ;  

马克思人性论对教育的启示_人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