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专业角度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_教育论文

从高等学校专业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学校论文,看人论文,培养模式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3)03-0131-03

近几年来,高校在人才市场的拉动下,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定程度的自觉调整,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面,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改革;在师生教学关系上,提倡和正在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探索式和创造性地学习。但是,由于高教市场的宏观背景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买方市场条件没有形成,需求对供给方——高校的触动不大。这集中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依然奉行的专业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唯科学主义(即科学万能论)、技术至上主义、唯智主义仍然占主导和支配地位,体能教育、人文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实践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仍然以行业定位来指导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上依然局限于假定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就是干他所学的专业工作,而不会干专业以外的职业,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不是按市场需求进行培养;在教学关系上,“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在各高校真正营造起来,“共性高于个性”的那种“流水线”、“批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各高校的基本情况,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上,实践上能够亮出一片的高校几乎没有。

但从发展趋势,尤其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毕业生“用非所学”的问题和就业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现行的人才培养理念经受不住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本着为学生着想,本着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实践需求出发,笔者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加灵活化,努力实现人才规格的细分化和多样化。为此,应树立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理念。

一、以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体制下是以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数量的。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高等教育的买方市场将最终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否则,狭窄的专业教育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和压力,甚至危及到招生规模,造成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的局面。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按计划培养人才,直接面向企事业单位。在精英教育阶段,这一培养目标是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而今,教育步入大众化后,尤其是改成市场化运作后,学机械的未必就干机械,学工程技术的并非一定当工程师,就业和职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大,对此,高校必须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并有相应对策。

教育理论界曾有人提出“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这一策略的具体含义和操作规范是什么,没有明确的内容。就其实质,无非是说,以专业教育的不变性应市场需求(表现为毕业生就业形式、就业渠道、职业类型的多样性)的多变性。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拒绝变革的借口。不变是不行的,不变,就意味着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面对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大多数高校的对策是增加学生的选修课,并试图以此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克服专业教育的片面性和行业定位的僵化性。选修课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但学生负荷太重,难以承受,终究不是治本之策。笔者认为,专业宜粗不宜细,但同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多元化、细化。以机械工程类的人才为例,可按专业人才和非专业人才(但拥有与专业相关知识素养)培养,专业人才可按设计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和操作技师(知识工人)三个小类培养,非专业人才可按与机械行业相关的营销、管理、外贸三个小类培养,其具体构架如下图所示。

如此一来,在专业大类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多元化,最终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细化的要求。

二、树立能力教育和通才教育的观点

知识有余而能力不足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弊端之一。尽管教育界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但在实践上并没有彻底改观,传授知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仍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基于行动的学习,基于探索认知的学习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个人需要的学习并没有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树立起来。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分离、科学技术(包括各专业技术)与社会实践的分离,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体能教育、心理教育、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有专业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生存、图发展的需求。从学生的就业及今后职业需求出发,就必须把能力教育和通才教育结合起来,调整办学的理念,走出以专业学术教育作为顶峰体验的精英教育的老套路,重视学生的职业需求。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上正确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笔者以为,能力教育应贯穿于各类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每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专业能力只是学生诸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和专业技术认知能力、文化感悟能力、法律理解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忍受失败和挫折能力、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工作责任心、想象创新能力等等)中的一种。

通才教育思想的讨论前几年热闹过一阵子,但终究被高等教育界的那些热衷于专业学术前沿的专家们所否定。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太了解学生走出校门所面对的就业生存压力。就业机遇的不确定性很难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按专业对口的需求寻找并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和理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这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专业教育无法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难题。通才教育的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提出来的替代方案。事实上,通才教育并不否定专业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出台的打通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搭建专业教育的共同平台,正是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开始,再辅之以选修课程及辅修专业等,就可以在并不否定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实现通才教育的方针。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教育思想是英才教育观,中国正处在向大众化迈进的阶段,绝大多数非研究型大学必须转变英才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学生的职业倾向,必须下大力气去研究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著名高校在本科生教育中必须顾及学生的职业选择,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他们采用的是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的通才教育方针,较好地适应了学生职业选择的不确定性这一特点。

三、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高等教育的个性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这体现了世界各国公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关怀。个人的职业成就是个体生命价值的最佳注解,是生存的最高境界。高等教育是满足学生成才愿望并为其今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就做出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学生的成才需求和职业追求是高等教育机构全部教育教学及科研活动的最高目的,也是高校生存的社会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人的成才选择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通才教育方针,实际上就是要为学生的个人选择和个人成长成才创造和提供一个宽松、受援、有助、有指导的学习环境。树立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必须确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要求教师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在中国要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变革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寄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主要是专业设置权、课程设置权,取消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审批权,同时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并非否定同一学科的共同范式,而是强调有特色、有创新、有重点等)。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共性制约太多,教师教学无创意,学生缺乏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尽管当前理论界创新教育的呼声很高,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成才选择、不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不尊重教师的教学自由、学术自由,创新教育就是一句空话,高校的资源,尤其是教师的智力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

从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来看,在尊重学生成才愿望的基础上,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成才空间选择。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是培养个性化、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机械学科的知识领域已从“纯机械”发展为“机、电、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呈加速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机械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作为各个行业的基础产业,如果不从发展创新的角度培养有个性、有特色、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如果不从多元化、综合化的角度思考人才成长的方向,那么机械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四、操作方案

只有一个可操作的教育思想,才是一个可接受的优秀的教育思想。按市场需求、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要求,四者可采用模块教学、分布必修、专业选修(这里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由指导教师指导其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下的“必修”或“选修”概念)。具体操作方案是:“课程体系模块化+导师制”,即:按通才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要求,把各个专业的能力要求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两类,外加各种有特色和特长的辅助能力,共三大块。通用能力又由各项能力指标构成,比如:外语能力、汉语能力、人文社科能力、数理化能力、体能和信息技术能力等,每一种能力视为一个教学模块;专业能力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教学模块完成;有特色特长的辅助能力根据各院校的特色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通用能力要求每个专业的学生均必须达到这些能力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其成才愿望和个人优势,在导师(要求每个学生均要有一名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专业教学模块和自己的特长课程。这一点,可吸收日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二二分段制”和英国剑桥、牛津大学著名的导师制。“二二分段制”即大学本科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可效仿牛津大学的导师制,让一个导师带几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与学生成才愿望相一致的课程体系,由此培养出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因为,导师本身有特长,学生又有自己的成才方向和愿望,二者结合起来就能造就有特色的人才。

树立通才教育、能力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观念,必须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打通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搭建专业教育的共同平台,再辅之以选修课程及辅修专业等。这样,毕业生既拥有通用(各个行业共同要求的能力素质)才能,又拥有专业才干,同时兼有某种学科特长,走上社会后既可干专业工作,也可干非专业工作,如此可增加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提高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生存竞争能力。

标签:;  ;  ;  ;  ;  

从高校专业角度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