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花扇》柳敬亭其人其事在作品中呈现出了多个层次。作为丑角的柳敬亭需要承担科诨的职能,凭借说书技能行走江湖的他则技艺精湛,备受欢迎。柳敬亭冒险传书,策士之舌令人叹服;作为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他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情怀是诸多高官所不具备的。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对柳敬亭的刻画与其他文人所做的刻画多有出入,对原型材料的选用以及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化倾向蕴含着他对民间力量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桃花扇》;柳敬亭
柳敬亭作为《桃花扇》中左部合色之一,在第一出《听稗》中即出场,最终于续四十出《余韵》中归隐山林飘然而去,其间第五、八、十、十一、十三、三十一、三十三、三十八至四十出中皆有柳敬亭身影的出现,《投辕》和《草檄》两次传书更是浓墨重彩。处于社会下层的他以何种身份参与到了明清易代之际波诡云谲的政局中,对这一人物的塑造又寄寓着孔尚任怎样的深意?与鼓板、醒目相依为命的江湖艺人最擅吞吐千古兴衰,殊不知也是彼时鼎革大戏中的一分子,被书诸传奇的柳敬亭其人其事包含着孔尚任的剪裁和二次加工,他笔下的这位丑角形象与其他文人所记有所出入,一股不可小觑的美从柳敬亭身上折射了出来。
一、丑角人设与说书大家
“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某事,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填词若矣”,丑角定位使柳敬亭自然而然地与谐谑联系在了一起。他身着小帽、海青、白髯出场且“身长九尺”,“插科打诨,填词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则当全在此处留神。”有柳敬亭在场的情况下多有笑声,且随口诙谐之中往往潜藏机锋,云亭山人点评《桃花扇》中屡屡称柳似“见道者”。
在《访翠》一出煖翠楼前雅集行令的片段中,柳敬亭把苏东坡、黄山谷和佛印禅师汇聚到了一个“秀才打壶子”的笑话里,并作弹壶介说道:“这样硬壶子都打坏,何况软壶子。”以“阮胡子”代阮大铖,不动声色之间就是一番调侃,众人皆赞其为“妙人”。酒令中,李香君因得“柳”字于是要另请代笔相公,恰巧又是柳敬亭,他无奈戏谑道:“我老汉姓柳,飘零半世,最怕的是 “柳”字。今日清明佳节,偏把个柳圈儿套住我老狗头。”众人一片大笑。在繁华之地悠哉游哉地宴饮集会基本上都是轻松休闲的心情,此时的戏谑之语大多属于锦上添花活跃气氛的性质,而身陷囹圄之时依旧能插科打诨就带有愈苦愈趣的智慧了。第三十三出《会狱》中,为左良玉传檄而被阮大铖关押入狱的柳敬亭身带枷锁行动不便,独自感叹道:“嗳!方才睡下,又要出恭;这个裙带儿没人解,好苦也。”一首《意不尽》将手脚不能灵活如常的无奈抒发得令人忍俊不禁:“高拱手碍不了礼数周全,曲肱儿枕头稳便。只愁今夜里,少一个长爪麻姑搔背眠。”出恭不便,以臂为枕,戏谑里闪现着柳敬亭善于剔除烦恼的大智慧。当种种风波都归于平静之后,《余韵》一出中,柳敬亭与苏昆生、老赞礼一同小酌谈心,隐入山林的孤寡之人选择对亡国亡君的前朝故事淡然处之,柳敬亭也特为众人准备了一道下酒之物——“是我的舌头”。实际上就是一段评讲兴衰分合的弹词,但以诨语说出就带有了柳敬亭式的轻松和调剂气氛之功。
弹词、平话张口就来,《桃花扇》中这位善于言辞的丑角以说书人的身份行走江湖并成就了乱世中一段不落窠臼的传奇。“在下柳敬亭,自幼无藉,流落江湖,虽则为谈词之辈,却不是饮食之人。”以表演说书为契机结交多方人士,柳敬亭渐渐声名远播。“泰州柳敬亭,说书最妙,曾见赏於吴桥范大司马、桐城何老相国”,因技艺超群而经常走动于阀阅世家的他在第一出就以《论语》一章征服了东林清流。遇文人则说《论语》,遇武将便说隋唐大将,柳敬亭在第十三出《哭主》中的一段“秦叔宝见姑娘”以千钧之势直抵人心:
那两条银锏 ,共重六十八斤,比叔宝所用铁锏 ,轻了一半。叔宝是用过重锏的人,接在手中,如同无物。跳下阶来,使尽身法,左轮右舞,恰似玉蟒缠身,银龙护体。玉蟒缠身,万道毫光台下落;银龙护体,一轮月影面前悬。罗公在中军帐里,大声喝采道:“好呀!”那十万雄兵,一齐答应。(作喊介)如同山崩雷响,十里皆闻。(拍醒木介)
左良玉于黄鹤楼设宴,久待袁临侯、黄仲霖不至,便请柳敬亭上楼“闲谈拨闷”。云亭山人有言:“秦琼见姑娘,柳老绝技矣,”秦琼舞锏一段淋漓尽致,作喊介辄十里皆闻,黄鹤楼为之一振。柳敬亭后期入左良玉幕,以说书之妙深得其心意。柳敬亭登场表演之时,手执鼓板、醒木,开口便是臧否古今,虽为丑角却自有一份凛然大义和敞亮脾性。“小鼓儿颤杖轻敲,寸板儿软手频摇;一字字臣忠子孝,一声声龙吟虎啸;快舌尖钢刀出鞘,响喉咙轰雷烈炮”,这段“自画小影,自著小传”勾勒出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说书人,全然不带一点科诨调笑之气,人物的立体与多面于此可见。《余韵》里的渔樵问答中,柳敬亭更是以用语典雅的四十二句弹词“檃括南都兴废,萃六朝之骈俪,收三唐之英华”,学问藻采毫不逊色于士大夫之流,对兴衰更迭也自有一番看法。
曾经在第十出《修札》中,面对侯方域想要听一回热闹爽快之书的请求时,柳敬亭答曰:“相公不知,那热闹局就是冷淡的根芽,爽快事就是牵缠的枝叶;倒不如把些剩水残山,孤臣孽子,讲他几句,大家滴些眼泪罢。”醉生梦死的一晌贪欢只会带来寒意彻骨的结局,一个微如芥子的说书人竟比东林名士清醒数倍,这位不同凡响的说书人不应只在台上排演古时的种种兴衰。“柳老明眼利舌,令人猛醒”,当柳敬亭带着从说书中汲取的经验与杰出文才来到了一个个现实问题面前时,他的表现不仅没有令人失望,反而还有盖过高官儒生们的夺目光芒。
二、策士风姿与匹夫高义
“敬亭因传书而去,后因传书而来”,《桃花扇》中柳敬亭的重头戏便在于两次传书,尤以《修札》、《投辕》两出组成的代侯方域传书左良玉最为紧锣密鼓,扣人心弦。借力说书艺人传递重要军事情报、参本和檄文,孔尚任明显抬升了柳敬亭的地位,也借此契机将下层小人物身上的亮点放大于世人面前。
侯方域代替父亲侯恂修书一封劝阻左良玉撤兵汉口、就食南京,在面对信使的人选问题时,柳敬亭自告奋勇前往左营,即使面对手握数十万兵马的大将军,柳敬亭依然面不改色,从从容容的自报家门中甚至还带有些许轻松笑谑之意:
【北雁儿落带得胜令】俺是个不出山老渔樵,那晓得王侯大宾客小。看这长枪大剑列门旗,只当深林密树穿荒草。尽着狐狸纵横虎咆哮,这威风何须要。偏吓俺孤身客无门跑,便作个长揖儿不是骄。(拱介)求饶,军中礼原不晓。(笑介)气也么消,有书函将军仔细瞧。
一段爽口快目的自报家门是成功引起左良玉注意的第一步,孰料宁南阅过信后仍以武昌缺草乏粮为由,支支吾吾答以“连俺也做不得主了”,柳作气介,于是有了下面经典的两次“诱敌深入”之策:
(摔茶锺於地下介)(小生怒介)呵呀!这等无礼,竟把茶杯掷地。(丑笑介)晚生怎敢无礼,一时说的高兴,顺手摔去了。(小生)顺手摔去,难道你的心做不得主么?(丑)心若做得主呵,也不叫手下乱动了。(小生笑介)敬亭讲的有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因兵丁饿的急了,许他就粮内里。亦是无可奈何之一着。(丑)晚生远来,也饿急了,元帅竟不问一声儿。(小生)我倒忘了,叫左右快摆饭来。(丑摩腹介)好饿,好饿!(小生催介)可恶奴才,还不快摆!(丑起介)等不得了,竟往内里吃去罢。(向内行介)(小生怒介)如何进我内里?(丑回顾介)饿的急了。(小生)饿的急了,就许你进内里么?(丑笑介)饿的急了,也不许进内里,元帅竟也晓得哩。
(小生大笑介)句句讥诮俺的错处,好个舌辩之士。俺这帐下倒少不得你这个人哩。
并没有所谓的做不得主,柳敬亭的步步紧逼反倒使左良玉对其称赞有加。侯方域书札已成却无人可遣的时候,是柳敬亭挺身而出“不必着忙,让我老柳走一遭何如”;面对激将法的试探,“我老汉要去就行,不去就止”的洒脱和直率也足以令若干儒生士大夫们汗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间小人物的气节在柳敬亭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士大夫群体与其相比就显得懦弱不堪且贪图享乐。时至第三十一出《草檄》,苏昆生为救侯方域而前往左营,并带来了童妃被拒、太子被囚的消息,宁南盛怒之下决意起兵清君侧,作参本、檄文各一遣人投递进京。众人皆知马士英阮大铖执掌权柄,送信之人九死一生,但柳敬亭竟再一次主动请缨:“倒是老汉去走走罢。……这条老命甚么希罕,只要办的元帅事来。”因传书而来,为传书而去,柳敬亭像针线一样连结起各方人物的同时也全面展现了自身人物的三个维度:插科打诨的戏谑本行、技艺超群的说书艺人、民间小人物的才与义。
“擎杯酒,拭泪痕,荆卿短歌声自吞。夜半携手叮咛,满座各消魂。何日归,无处问,夜月低,春风紧。”一个说书人竟也如此忠义,在场之人皆称柳敬亭为义士;明知前路曲折却依旧迎难而上,一个悲剧式英雄的壮烈之感在这首《销南枝》中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凄清衰飒之情溢出纸面,云亭山人评点此曲“不啻易水之歌”,而柳敬亭与左良玉的交际到此也就曲终人散了。柳于《拜坛》中被捕入狱,宁南则在《截矶》中呕血身亡,一个是雄震一方的大将,一个是有古策士风的说书艺人;左欣赏柳之才华而多有礼遇,柳也感念左的赏识而甘愿为其赴汤蹈火。这一对身份相差悬殊的组合在孔尚任笔下跨越了世俗的成见,平民与高官被放到同一水平面上博弈,天平明显地倾向于人微义重的柳敬亭一边。“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白头志高穷更坚,浑身枷锁吾何怨;助将军除暴解冤,助将军除暴解冤。”被押入大牢的柳敬亭在狱中作此独白,云亭山人独以“英雄”二字加诸其身,笔力千钧。出狱之后,柳敬亭便在龙潭江畔以捕鱼为生,曾请蓝田叔作左良玉画像一幅,并求得了钱牧斋题赞,“逢时遇节,展开祭拜,也尽俺一点报答之意”。当日左良玉吐血身亡,柳尚被关押于狱中,袁继咸、黄得功诸将领纷纷作鸟兽散,唯有苏昆生一人为其哭奠了一番。此去经年,又有几人像柳敬亭一样记得左良玉这个前朝败将呢!正所谓“南朝作者七人,一武弁,一书贾,一画士,一妓女,一串客,一说书人,全不见一士大夫。表此七人者,愧天下之士大夫也。”
柳敬亭曾在阮大铖门下行走,远远望一眼便能认出阮氏,听闻吴应箕《留都防乱揭帖》后便拂袖而去,堪称“人品高绝,胸襟洒脱”的豪杰人物,“说书乃其余技耳”。后世陈寿祺《闻桃花扇曲因感明季遗事作四首》中对柳敬亭传书一事有过如此表述:“南朝谁识滑稽生,柳毅传书借一行。唇舌神完高月旦,须眉气壮失公卿。”孔尚任作《桃花扇》时,经历过易代之悲的一些遗老尚在人世,作品面世后也引起了全国上下的轰动,同时代的文人对柳敬亭这一人物又有过怎样的表述和评价?透过流传下来的诗文笔记等文字材料,应该可以对柳敬亭其人其事获得一个更详细的了解。
三、美化人物与反思历史
柳敬亭,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犯法当死,变姓为柳,在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小有名气。后来得云间莫后光指导,大有长进。此即“青春亡命盱眙市,白发埋名说事人”也。关于柳敬亭的身世,《桃花扇》所涉较少,仅有第十出中“不瞒老爷说,我柳麻子本姓曹”和第三十九出《栖真》中“我老柳少时在泰州北湾,专以捕鱼为业”两条,与时人所记相吻合。至于长相,柳敬亭生得并不俊朗:“柳生长身广颡,面著黑子,须眉苍然,词辩锋出,饮啖可五六升。”相比《桃花扇》中提到的身长九尺、白髯飘飘,“辩士者谁老无齿,魋颜摺胁丑且鄙”就描写地比较细致,突出了柳敬亭的面貌丑陋。《柳敬亭说书行》、《左宁南与柳敬亭军中说剑图歌》等许多篇目从题目上即可看出柳敬亭擅说书这一关键特点。“多少王侯开阁待,满帘红烛满林霜”写柳敬亭的表演受到诸多豪门大户的追捧,“稗官扺掌恣旁唐,顿挫纵横善用长。白眼沧桑谁魏晋,朱门花月旧齐梁”等句也是将笔触对准了其说书时纵横千古兴衰的风采。然而,关于柳敬亭与左良玉的交往,《桃花扇》所写则与绝大多数同时代作品有出入。
“未几而有左兵之事。左兵者,宁南伯良玉军。噪而南,寻奉诏守楚,驻皖城待发。守皖者,杜将军弘域,于生为故人。宁南尝奏酒,思得一异客,杜既已泄之矣。会两人用军事不相中,念非生莫可解者,乃檄生至。”柳敬亭是经杜弘域引荐而入宁南幕府的,杜氏之心是奉上一个异客讨得宁南欢心,从而改善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桃花扇》中所写的柳敬亭自告奋勇替侯方域赴左营传书。在左良玉幕府,柳敬亭可能会参与一些政事,但论其根本则是资谈笑的优伶。“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左坐一辩士谈笑,右坐一将军欣赏,仅此而已,别无《桃花扇》中所赋予的纵横捭阖古策士之风,因传书而被马、阮下狱更是无从谈起。钱谦益的《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暗合《桃花扇》中“托蓝田叔画他一幅影像,又求钱牧斋题赞了几句”,该诗题下自注曰“柳生敬亭者,善谈笑,军中呼为柳麻子,摇头掉舌,诙谐杂出。谈说隋、唐间遗事。宁南亲信之,出入卧内,未尝倾刻离也。”可见柳敬亭只是深受左良玉宠信的说书艺人、消遣侍从而已。不仅生时交情不同,左良玉去世后柳敬亭的结局也并非遁入山林隐居终生。“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今乃入无居,出无仆,衣其敝衣单步之吴中”,“宁南亡败,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郁郁不得志。年已八十余矣”。左良玉死后树倒猢狲散,柳敬亭回归到靠说书维生的日常轨道上来,还有记载称其入了马逢知幕府,即“途穷重走伏波军”事也。江山易代,山河无言,但说书人柳敬亭已经将那段不久之前的风起云涌传播得越来越广——对于左良玉的知遇之恩及军中旧事,柳敬亭“每被酒,常为人说故宁南时事,则欷歔洒泣。既在军中久,其所谈益习,而无聊不平之气无所用,益发之于书,故晚节尤进”。
与其他资料相比,孔尚任很明显地在柳敬亭这一人物身上加入了一系列闪闪发光的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据理力争辩口利辞的策士纵横之气、忠毅果敢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等等,而这种美化也显示出了孔尚任对历史反思的结果。民间力量的气节和伟大其实远胜于身居高位之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国之蠹虫实则贻害无穷。人立体而复杂,文学形象也不需要像平面镜一样把人物年谱复制到作品中,不论美化抑或是丑化,经过裁剪取舍和再加工之后所呈现出的如真的状态才是理想的。柳敬亭生前是说书大家,在身后也被写入传奇,曾经千古兴亡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如今则在文人墨客笔端作为戏中人融汇入明清鼎革的大潮之中,其人其事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隐约可见。
参考文献
[1]卢奕仲.《桃花扇》中左良玉形象考论[J].南大戏剧论丛.2017.
[2]郭园兰.柳敬亭:从历史人物到戏曲人物[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清)李渔著,江巨荣 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作者简介:孙会沅(1996-),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论文作者:孙会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敬亭论文; 宁南论文; 良玉论文; 桃花扇论文; 传书论文; 小生论文; 丑角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