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中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审章塘学校 425300
【摘要】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行之有效的探究: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其次,要做到单元知识过关;第三,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内容突出,结构精当,层次清楚,对小学数学教学有较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16-01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数学课堂“一片死寂”,经过多方探寻,激发学生兴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就是弄清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不能把我们的思想强加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在课堂上经历“发现问题-----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如我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先出示 的 是多少,让学生猜测,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有分数乘整数的经验与法则作基础,所以自然会想到1×1=1,2×3=6,结果可能是 ,到底是不是呢?学生很期待,我就让他们拿一张纸去验证一下,先拿着纸对折,选一份涂上黄色,这涂色部分表示多少?学生答: ,再把涂色部分又平均分成三份,选其中一份涂上红色,问:“既涂黄色又涂红色的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答: ,和我们的猜想不谋而合,说明此法可行,那么我们来归纳一下以后怎样来计算类似的题目呢?生答:“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这样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比让他们背公式效果当然好很多了。
二、创设各种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他对事感兴趣,他才会为之去研究、去探索。例如一教师在教学“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时就用得非常好:她先以学生都喜欢动画片为切入点,找《喜羊羊与灰太狼》为背景,说村长要打电话给喜羊羊他们,但又忘了号码,只有将“1、2、3”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去一一试着拨通他们对应的 “12、13、21、23、31、32”六个电话,学生兴趣自然高涨。
三、将竞争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何不好好利用他们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就经常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就拿我一次在教学“分数乘法的练习”时,我把全班分为男、女两组,采用“你出题,我来答”的形式,轮流让男、女生出题,然后分别解答,出题对计一分,答对计一分,三轮过后统计分数,结果女生稍胜一筹。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动手面广,他们的主体地位明显,比“注入式”“满堂灌”效果自然要好。
四、采用奖励机制,促进课堂效率。开学之初,我将学生的作业分为几个等次:A+类: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美观、正确率100%,更重要的一点不使用涂改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A类:正确率100%,不使用涂改液,字迹不太工整。并规定:全期满20个“A+”,奖练习本5本;满40个奖精美笔记本一本;满60个奖现代汉语词典一部;满80个奖课外读物一套;同时承诺:随时兑奖,不重复、不累计。如此一来,学生作业马虎潦草的习性大有改观,“涂改液、涂改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是“三思而后行”,都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专注,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五、创设期望效应,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数学情境的一个作用就是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因为教师本身就可以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对数学成绩不佳者,不应该轻易的给他们扣上“差生”的帽子,当他们的数学学习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期望、信任和真挚的爱,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取得化败为胜的成功。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对学生每一次积极的发言都应用期待的眼神或适度的诱导进行激发,有赞许的目光或适当的表扬给予激励。一旦学生获得了这种期望的信息,便会产生积极的“鼓励”效应,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心理上的动力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六、巧妙结尾,提高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前30分钟讲授重点,突破难点,并不等于说放弃了后面的时间,特别是最后的几分钟,这是因为从教材来看,最后讲的内容多数是重、难点,如讲例题时,最难的题通常放在最后讲,从教学因素来看,最后几分钟往往是“点睛”时间,一堂课基本把“龙”画成功了,总是最后来“点睛”,不管是由教师来点还是启发学生来点,这道工序总得最后完成;从学生因素来看,在课的后十分钟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特别是在临近下课时,由于条件反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这样在一堂课的最后阶段形成了“一高一低”,即教师的教材教法高潮,学生注意力的低谷,所以,要重视课的结尾的教学,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多种的结尾方式,如,总结式结尾、竞赛式结尾、问题式结尾、悬念式结尾等,并且用最后面的时间让学生读书、预习、复习、讨论、提问、做作业等,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巩固消化,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重视课的结尾教学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教学内容未讲完,或内容虽然讲完了,但是作业常常来不及布置就下课了,传统教育非常强调作业的布置;如布置作业不要仓促进行;无论如何都不要在铃声响了以后,学生注意力减弱的情况下给学生留作业,而应该分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留作业,在过去的传统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回味出它的极其深刻的意义,在当前教学改革中,重视课的结尾的教学,继承这一做法,克服拖堂现象,也是顺应学生心理活动要求的。
总之,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数学情境,核心是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当然,学生的个体差异参差不齐,想要把每位学生的注意力都专注于课堂,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能吃苦,肯钻研,多求教,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精彩的!
论文作者:胡昌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结尾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