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报告: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向标论文,教育改革论文,美国论文,教师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为本(university-based)教师教育一直承担着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使命。据统计,美国中小学校中90%的教师都毕业于大学的教育学院。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充斥着大量陈旧观念和僵化模式的教育学院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师资培训的要求,开始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质疑。2005年7月31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谁还需要教育学院?”的文章,揭示了大学为本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严重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9月18日,由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Levine,A.)领衔的“教育学院计划”发表了历时四年、针对全美1206所教育学院的研究报告《教育中小学的教师》(Educating School Teachers,下称“莱文报告”)。《华盛顿邮报》著名教育专栏作家马修斯(Mathews,J.)于2006年10月31日以“打破象牙之塔”为题撰文介绍了莱文报告的主要观点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1] 莱文报告指出,全美的教育学院已经走到了一个亟待变革的时刻,要保持在教师教育方面的领导地位,教育学院必须能证明自己比那些竞争对手更能培养出有效能的教师。基于这个立场,莱文报告对美国教育学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检视,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成为全美大学为本教师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一、教育学院面临的危机及其根源
莱文报告对教育学院院长、教职员、毕业生以及中小学校长等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40%的中小学校长、56%的教育学院院长、54%的教育学院教职员和58%的教育学院毕业生认为教育学院的表现基本合格。[2] 总体看来,近一半的受访者都认为教育学院提供的教师教育不能令人满意。这一结果表明,教育学院在今天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莱文报告指出,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已经从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人们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但是大多数教育学院对此缺乏及时的应变与调整。在工业时代,教师教育关注的是师资准备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因此人们考虑的是教师教育项目应该给教师开设哪些科目、提供何种资格鉴定以及如何评价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然而,信息社会要求我们把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是改善教师的表现,作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因此,有效能的教师教育项目必须在促进学生学习成就方面提供有力的证据,这显然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信息社会中人员流动性增加,美国的移民数量也逐渐增多,中小学生的构成呈现出鲜明的异质结构。如何帮助来自不同文化、阶层族群、性别背景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社会性与个人成长等方面等都达到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成为美国中小学校的基本使命。[3] 2002年美国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中小学必须在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使学生的阅读与数学能力全部达标,并且缩短穷人与富人、白人与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习成就差距。如何帮助多元背景的学生达致统一的基准也是美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莱文报告认为,美国从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但是大多数美国教育学院关于有效能的教师之理解仍然根植于工业时代的价值观点,认为教师的效能就是教师有能力在课堂中传递知识和技能。然而,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的效能必须直接体现在教师有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达到一致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教育必须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重新反思教师教育的知识基础与培养模式,帮助未来的教师能够深刻地理解关于教学、学习、学生差异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具备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面对日益增长的学生多样性去运用这些知识的行动能力。[4]
二、大学为本教师教育的整体状况
莱文报告认为当前美国教育学院质量鉴定制度缺乏合理性。例如,位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前100位的大学中,有3所排名前10位的教育学院在师资培训方面的质量其实竟与8所排名最后10位的学院相当。[5] 显然,这种质量鉴定制度无法准确地衡量教师教育项目的水平,也不能对教育学院的发展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莱文报告从培养信息社会有效能的教师出发,提出了评定教师教育项目的9条标准,包括目标、课程的一致性、课程的均衡性、教职员队伍、研究水平、财政支持、入学资格、毕业标准和评估,并据此对全美教育学院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下表(表1)呈现了莱文报告对全美教育学院提供的教师教育项目做出的总体评价及其对做出这种判断之原因的解释。[6] 从表1可见,美国的教育学院从整体来说无法满足上述任何一条标准,这对大学为本教师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警示。
三、优秀个案解读
虽然美国教育学院在整体上陷入了困境,但莱文报告指出,由个别教育学院开设的教师教育项目已经体现出培养有效能的教师的关键要素。这不仅为其它的教育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也昭示了大学为本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弗吉尼亚大学柯里教育学院(Curry School of Education)的五年制教师教育项目就是此类优秀个案之一。按照卡耐基分类标准,弗吉尼亚大学是一所筛选严格并且大量授予博士学位的院校。在入学标准方面,柯里学院的教师教育项目对申请者要求较高,SAT平均分数基本上达到文科或理科学院的同等标准。在课程方面,学校设置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的整体课程体系。学生需要在通识课程方面获得至少30个学分,并且必须在文科或理科中选择一个专业攻读学士学位,此外还要修读53-56个学分的教育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学院不仅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而且将学术性课程与教学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修读教育课程的时候,要求拥有相应的实习经验;学生在四年级本科学业结束的时候,至少已经获得了90个小时的实习经验;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更是要把整个秋季学期全部用来实习。在教职员方面,柯里学院超过三分之一的教授参与了教师教育项目,并且一些在文科或理科学院中任职的教授也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教育专业和学科领域的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学生受到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辅导员的双重指导:实习指导教师是从公立学校严格挑选出的优秀教师,并给予丰厚的报酬;大学辅导员主要由具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博士生来担任,他们每个月至少要到实习学校2-3次,与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实习结束后,学生、实习指导教师与大学辅导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确保教学实习的质量。评价的结果不仅用来考核学生的实习表现,还被作为是否继续聘用实习指导教师的依据和博士生修读“教学评价”一科的评分基础。柯里学院还非常重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研究,近期开展了“为了新时代的教师”的研究计划。该研究对教师发展、加强教育学院与实习学校的伙伴协作、建立教育学院与大学中其它学院的合作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深入的专业课程训练、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以及广泛的教育实习保证了学生的质量,也为柯里学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获得了美国教学与国家未来中心颁发全美杰出教师教育奖,而且得到卡耐基基金会近500万美元的资助,用以改善中小学的教学。
另外,阿沃诺学院、艾伯利亚州立大学的四年制本科课程以及斯坦福大学的一年制硕士课程等也都被莱文报告重点推荐。报告认为,这些项目不管是由哪类院校提供的、开设的时间有多长、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及颁发的学位方面有多大的区别,它们总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都将目标和毕业标准清晰地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致而均衡的课程,将学术性课程和实地工作紧密结合;来自教育学院及其它学院的教职员能够密切合作;教育学院和中小学之间建立起互惠的伙伴协作关系,等等。若全美的教育学院能够广泛吸取这些项目的优点,教师教育的质量就会发生根本上的转变。
四、教师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莱文报告在分析美国教育学院的危机、现状和优秀个案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为本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7]
1、把教育学院从象牙塔转变为以学校实践为重点的专业性职业学院。教育学院不应再继续像人文与科学学院那样强调学术性,而是应该像法学院、医学院那样面对自己是职业学院的现实,把工作重心放在实践领域。教育学院应采用职业培养学院的模式,加强与公立学校的广泛联系与深度合作,在教育学院和中小学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伙伴协作关系,以此来推动师资培训和教师教育研究。
2、建立有效的教师教育质量鉴定制度,新的鉴定标准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成就为基础评估教师教育项目的质量。报告建议,各州应建立和完善纵向数据库,对新任教师所教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进行跟踪,并将之与他们毕业的机构联系起来考察,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人们思考一些基本的但却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哪类教师职前培训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是最有效的?哪些课程能培养最好的教师?对教师教育教员的资格限定哪些是最有用的?根据这些数据,各州便能对教师教育项目的审批要求进行重新设计,把能够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的课程与教学作为基本要求。
3、推广五年制教师教育项目。报告认为,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应对其所教专业进行深入、广泛的学习,避免其专业学习沦为普通本科的“缩水版”。师范生必须完成某一个学科专业的学习,如英语、数学或历史,使他们能够对所教学科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此外,他们还需要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和儿童发展理论,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学科知识和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使得教师教育项目有必要从四年延长至五年。
4、取缔不合格教师教育项目,同时推广那些效果显著的项目。各大学有义务对自己的教师教育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并且制定一个不超过5年的时间表,取缔那些不合格的项目,扶持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各州应该为有志于从教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保证他们毕业后能够在所在州的公立学校任教。同时,联邦政府和私人慈善机构也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从教,并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