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达到工程质量要求要采用的作业技术或活动,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通过监视质量,消除工程中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能够达到质量要求,保障企业的根本经济利益。本文就针对房屋建筑中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做出探讨,分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现阶段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现状,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强弱是对评价房屋质量好坏的重要参数,更是一所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和安全卫生的保障,但是当今社会下某些建筑公司为了获取利益偷工减料,从而成为房屋渗漏的一大隐患,房屋渗漏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恶化了居民居住的质量而且缩短了建筑物的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如雨后春笋,建筑行业的数量日益增长,建筑物拔地而起。随着技术的竞争,建筑行业要想长期稳步发展,就必须力争做好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想建筑物质量过关,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就必须做到完美无缺,才能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 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房屋建筑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材料、施工人员、环境、温度、技术等等。其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材料,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实用功能。所以,建设单位在进行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监控,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选择,认真检查每一次进的材料,防止材料质量不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从源头杜绝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保证房屋建筑混凝土的质量,要了解混凝土质量的技术因素,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技术因素大致有三种:第一、材料比例不合理。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主要是由沙子和水泥组成,但是水泥的标号或者沙子的质量不达标,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在使用的过程中水灰比例不符合标准,极易造成生产出来的混凝土不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容易造成工程事故。第二、忽视温差的因素。混凝土的质量监控阶段直到工程结束才截至,但是很多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监控只停留在浇筑阶段,在浇筑使用之后就停止了对混凝土的质量监控,忽视了浇筑完成之后的养护阶段,在浇筑完成之后,每个工程都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硬度达到标准之后再进行其他工作。第三、模板制作的影响因素。模板表面是否平整,处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如果模板处理不科学,容易造成混凝土产生气泡或者泥浆外露的情况,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导致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承压能力。
2 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的施工现状
2.1 混凝土的配料和特点
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工艺,混凝土主要成分是骨料和水,再加上外加剂以及各种矿物质材料按照一点比例进行掺和搅拌。大多数混凝土配合比如下表所示: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工程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都是按照上图的比例进行掺和和搅拌,在这种比例下搅拌出来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流动性和保水性,这样搅拌出来的混凝土的粘聚性较强。好的水泥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也比较大,由于混凝土从出场到运输、保管、储藏是一个很长的阶段,其中水泥的活性波动较大,好的水泥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2.2 施工阶段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于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来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之后的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测试工作、放样工作、埋件安装工作、模板架立工作、浇筑工作、养护阶段工作等等的工序流程,每个工程都有自己具体的细分流程,但是大致都分为这几个流程。房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搭建是很重要的,但它又是极易损坏的,由于在施工期间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先要承受前道工序的搭建,又要为后道工序做支架和平台,后道工序建筑施工强度较大,容易造成损坏。近几年来,社会报道中经常报道由于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是有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造成一系列不可挽救的质量事故,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房屋坍塌、新建房屋出现裂缝、楼顶漏水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房屋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导致的,所以,针对现阶段出现的这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在接下来的房屋建筑中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让质量缺陷防患于未然,提高整体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存在缺陷或者质量问题,房屋建筑工队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切忌掩盖事实或者采取不正确、不恰当的方式去处理,避免以后房屋出现不可挽救的损失,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3 混凝土质量防控措施
3.1混凝土的配置控制
混凝土配置的好坏是房屋建筑中把控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步骤,在实际的配置过程中确保配置的流程和操作方式,保障按照规定的配定比例来配置混凝土。要依据在实验室确定的配置比例,给层级的骨料不能含有异物与杂质,不能有不合规格的沙砾,要保证沙砾的饱和、面干状态,原材料要保证质量过关。另外,在搅拌的过程中,砂石与水的比例一定要达到标准,保障混凝土的流动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原因导致温湿度的改变,所以在施工设备、运输方法、运输距离上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方案,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的要求,达到施工要求的质量,并根据外界湿度与天气情况,合理调节含水率以及用水量,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期发挥混凝土的最优性能。
3.2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控制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是整个施工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首先,需要提醒的一点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清扫浇筑部位,清除尘土并洒水湿润,或者用相同材质的砂石和少量的水先铺设一层,防止拆模的过程中出现裂缝,然后在进行整体的浇筑。其次,要尽量保证大面积一次性浇筑完成,这样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拉应力。如果二次浇筑时,某些部位发现已经硬化,则需要进行打磨,使得表面粗糙,以便再次浇筑时,能够紧密粘合。浇筑完成之后,在振捣的过程中,要注意振捣方式,保证振捣的连续性与平稳性,要保证房屋建筑中的 每一个细缝处都灌满了混凝土,随时观察混凝土的表现形态,当混凝土的表面不再出现气泡、下沉、平坦后方可停止振捣。检查振捣质量,用合适的工具敲打房屋门窗等处的教主模板,观察是否有漏浇现象,若出现细缝处漏浇现象,可人工填筑,利用刚劲等工具捣实,保证无死角浇筑。
3.3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混凝土在房屋建成之后,进行科学的拆模之后,就基本完成了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部分。但是在房屋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下,日晒雨淋,混凝土表面难免出现掉皮现象,这些都是由于混凝土和水后的水化热反应造成,大量热聚集在内部,无法散去。天气的突变,使得混凝土脱水,导致混凝土水泥颗粒不能充分发挥其分子间作用力,承受外界的拉应力大大降低,影响自身的强度。,同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出现紧缩现象,易造成墙体的裂缝,影响整个建筑的耐久性和整体性,造成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后期的精心养护和科学护理才能使得房屋建筑使用寿命增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后开始进行护理,养护方式一般有两种: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在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覆盖麻袋、稻草或者砂子,然后洒水,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有效促进内部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热量,通过防止表面水分蒸发的手段来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保证湿度的过程中,实现混凝土的硬化。加热养护的方式指的是为了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而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在模板表面通过加热手段加热,使其内部热量尽快散去,以实现水泥的硬化。用户或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选择养护方式,防止混凝土强度或者拉应力的表现不足给用户造成经济或精神上的损失。
4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有很高的标准,要求吃、住、行都能有很好的质量保证,对于住,现阶段房屋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在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是保障用户正常使用房屋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流程和提高工艺,规范管理过程,以期减少房屋建筑中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为用户提供质量过硬的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 胡继光.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挤压式混凝土边墙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论文作者:刘金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房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表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