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论文_赵一颖

中学课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论文_赵一颖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融入了新的价值追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的课堂中出现知识僵化,情感体验不足,德育缺失,求同善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问题,师生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真善美情感价值的缺失,由此,构建真善美的课堂便具有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真善美的释义

“真”从字面意思来看,意为与客观事实相符。“真”本从“贞”演化而来,贞,从贝从卜,卜贝属于占卜的一种,是汉人传统的习俗,意为占卜以求真相,所以真亦有 真相之义,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我们常把“真”与“假”对 立来看,“真”意味着真理性的,本质性的东西。

“善”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反义词就是“恶”,与恶相对,因此,“善”的意思是美 好的代表。除了美好的意思外,“善”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从羊头”,从羊头在古代的意 思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另外,从利他性上来看的话,“善”可以引申为友好、擅长、赞许、容易等义。

“美”意为“美,甘也”意思是指美味的,一般是指一种美好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在美学中美的定义便是看见美妙的事物所带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与满足,这就是对 于美的体验。在我们生活中,体验美好的事物带给我们的感受,一般都是愉悦、兴奋、开心的表达。

二、课堂真善美价值追求的偏差

“真善美”教育本应该是课堂中最为原生态的追求目标,却因为种种原因,使得课堂难以发挥出“真善美”的力量。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课堂在“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求真而忽视善美

在中学课堂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度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致使中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只注重学习结果,让学生缺乏在其中的情感体验,因此也就忽视了德育,不利于学生的真善美发展要求。

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虽然当今很多地方都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却很难真的完全开展,当教育遇到现实各种因素,才会发现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因此,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的强调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仅仅只是一种机械式的合作关系,这种层面的合作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这些需要用来考试的知识,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在学了新的内容或者考完就忘了的情况。这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会让学生失去自己思考的习惯,渐渐地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依赖,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离开了考试离开了老师,学生很难自己做到独立解决,甚至连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也不知道,这就是典型的“书呆 子”。在中学课堂中,过度的为了知识而学知识,不仅会使知识僵化,学生学不到真本领,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丧失对“善美”的感知力,在生活中就更没办法体验到真善美了。

(二)求善而忽视真美

在中学课堂中,过度的追求对学生的道德层面的教育,尤其是对同善的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课堂内的理论学习也是必须的,课堂效果与课后实效脱离,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以学 生发展为本”基础上的因材施教,是对各个层面学生的因材施教。尤其在中学课堂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发扬自己的个性特征。可是在现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注重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不顾学生们发展实际情况,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作为老师,不求同善,但要尊重他们个性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求美而忽视真善

在中学课堂中,过度的追求美育,不利于学生对真知的学习,在学习中学 课的过程中,需要践行课本学科的学科特色,在立足本学科基础上,融合美育,会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课堂真善美追求的构建

课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需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主要从课堂实施中去落实,主要包括课前教学准备,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和课堂后的教学效果来构建。

(一)优化教学,创设真实课堂

好的课堂本应该是一门真实的课堂,不弄虚作假,需要呈现出来师生之间动态生成的课堂,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应该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要以学生这一主体为准,同时注重教材的力量,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二)求同存异,共建民主课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都是具有差异性的,尤其在我们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发展水平,对于善的定义也许每个同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因此,要允许异善的出现,同时课堂是学生们自己的课堂,应该交由他们质疑称赞,这是他们的选择。

(三)继承传统,创设美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被称作是真善美的化身,中学课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应当立足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为其所用,力争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发扬当代国人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四)用情熏陶,感受生命价值

中学课堂是一门育人的课堂,作为老师,理应用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去教化学生,同时在课堂上,应该流露出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让师生都能在轻松愉悦充满情调的环境中学习。

(五)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中学教师在课后反思、总结自身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对自我的教学认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反省,有助于全面掌握自己的学习动态发展变化。建立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下,对成绩的考核,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们需要引领教师建立全面综合考评的评价机制,不仅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性的考核,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该进行全面素质性考核。中学课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本就应该立足生活,回归到生活中去,单纯的成绩考核已不合时宜,需要在立足课堂求知的基础上,在课后建立课后实效的评价机制,指导教师学生更好地去践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践行,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的潜能与特长。促进每个个体都能够全面可持续发展。

结语

柏拉图曾说:“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的。”作为中学教师,培养真善美的学生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全力以赴,也需要学生的全面支持,教学相长,教育的使命是为幸福的生活做打算,我们在中学课堂中追求的真善美,将来也是学生们幸福生活的奠基。

参考文献

[1]曹英伟、乔静:《思想教育的真、善、美意蕴》,[J].《航海教育研究》,2017,34(04).

[2]陈丹、刘迎春:《论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借鉴》,[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06).

[3]黄会平:《思想课堂中的真善美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03).

[4]陆建梅:《在高中课教学中追求“真善美”》,[J].《思想课研究》,2014(06).

[5]徐立春:《以美施教 以美育人——谈中学课教学渗透美育,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J].《教 育导刊》,1998(01).

[6]殷树祥:《课堂教学的真善美》,[J].《中学教学参考》,1996(Z1).

论文作者:赵一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中学课堂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论文_赵一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