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焦虑_思想政治课论文

论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焦虑_思想政治课论文

论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课改论文,焦虑论文,高中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近十年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课程开设等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本土化、校本化的新路,在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接续课改成效、关注个性问题的“后课改时代”宏观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①样态愈发凸显。关注后课改时代的高中政治课程与教学发展,不能不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焦虑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后课改时代的群体样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步入深度实施阶段,教师的思维品质、行动能力与精神状态成为制约课改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职业性焦虑亦逐步演化出群体性特征。作为高中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也存在着多因性、多样性特征。

一是个体信仰的困惑焦虑。信仰是指引人前行的潜在基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养成高中生个体信仰的关键课程。而后课改时代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趋向,往往难以与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达成完全统一。如何看待自己每天面对又必须传授给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如何有效引导处于思想成长时期的高中生“真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成为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焦虑的思想问题。

二是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焦虑。不断加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地规约着学校教育进行强有力的课程改革,而相对封闭的高中校园如何容纳由新课改所带来的变革因素,时空相对有限的高中教育能否满足新课改的客观需要?面对逐渐内化为日常教学生活的新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将课程改革之“新”与传统教学模式实行有效衔接,如何深入挖掘后课改时代的教学资源?已有的教育经验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而愈发突出的适应性焦虑在后课改时代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难解之谜。

三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焦虑。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相比,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与抽象性,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强度增大。如何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的有限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纷繁复杂的困惑?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与应试过程中的既有问题与生成性问题?在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默然甚至回避,无形中增强了“问题焦虑”。

二、焦虑何以产生——后课改时代的焦点

与其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早已有之,不如说后课改时代的焦虑愈发凸显并日趋浅表化。我们有必要反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焦虑的形成缘由。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及教师的现实境遇与主流价值导向的矛盾

在以考试为终极指向的教学生活中,学生个体及其家长对于新课改的关注莫过于如伺有效提升应试能力,因而对于传统主干课程的紧张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高中教学生活中的地位远非舆论中所倡导的那样高。升入高中之前,学生便形成了对思想政治课不够重视的学习习惯与理论认知。②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一般都能较好完成,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效果相对较弱。“学会做题”进而形成应试能力往往成为主要目的,也几乎成为独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至于是否需要或能否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认知水平在很多学生看来似乎并不重要。

“课程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的不偏不倚的汇集”,课程总是代表着“合法性知识的见解”。[1]这种“合法性”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意味着在高中课程构建中的较高位置。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传播国家的思想政治理念、培养符合国家意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国家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教育占据了具体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部分,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面貌也充分显示了国家意志、主流价值导向与民族风格,成为中国特色的公民培养载体。与此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亦不断地发生着变迁。这种变迁所包含的多端变化与多元发展时常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五味杂陈。如果说,其他学科教师对社会文化状况的反应仅仅局限于自身,那么现实社会文化生活的渗透力却能穿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逐渐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文化生态。当前,以强调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多元性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正不断被我国深度引介。[2]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怎么都行”的反真理观、反主流观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模式,“无意义”的学习与生活渐成社会潮流。现阶段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个体信仰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与某些国家政策与制度并不能完全保持“高度一致”,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往往有着自身的阐释与表达,而教师的职业素养又客观地约束其对高中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因而思想政治课程独有的价值教育难以真正开展,源自信仰的困惑不自觉地演变为个体焦虑。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知”与“行”的矛盾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强调知识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着重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境化与实践性。然而,无论任课教师将这节课讲得多么精彩,都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重新体会,而结果往往是强化二级、三级知识点或增加其他知识点。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主体,教师一方面需要克服对旧课程的留恋,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仅在课程内容上,而且更需要在行为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全面更新自己。[3]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仍是在以考试为内核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衔接新旧教科书的鸿沟,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行动内涵,如何避免“有了情境而丢了知识”的窘境,而这也成为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尤为焦虑的难题。

新课程改革不断强化研究性学习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的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增加了综合探究。应如何处理这种以前从没有过的“综合探究”,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均将这种综合探究当做一堂单元小结课,或按照教科书中次序针对综合探究中的某些语句进行讲解。显然,这样做难以提升高中生的探究潜能。而若想真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全面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不仅客观上缺少实施的时间与空间,而且师生在主观上也乏于有效的探究。就当前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每周开设二到三课时,有限的课时难以真正满足高中生综合探究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探究的深度与广度又无形中增加了综合探究的时间与教师指导的难度。于是,在疲于听课、练习与考试的时间安排下,高中生自身弱化了进行有效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面临教材中已经安排好的综合探究时,或轻描淡写,或敷衍塞责,或置之不理。这并非说其责任心不强,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对研究性学习与综合探究进行有效的释疑、安排与持续跟进,这种改革中的不适应性与不确定性恰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回顾近十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艰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仍在处理着如何将“情景化”和“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融入学生的个体思想成长之中。而这些矛盾在后课改时代又不自觉地回归到了传统的“知”与“行”隔阂的教学思维中。何去何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难解“知行之惑”。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

后课改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的“中心”地位日渐凸出,“让学生说话”成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而教师却被确定为“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应……”“教师要……”“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基本描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新课改强调学生个体对于作品的价值解读,对于教师的引导却有所忽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话语权”逐渐处于弱势。正如施瓦布恢复“课堂话语”的设想:由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理论方式”的话语与知识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师们的“实践方式”的话语与知识处于“濒死”的状态。[4]教师的主导话语理应受到充分的尊重。

同时,作为社会的局部反应,课堂教学也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社会的群体思维方式。信息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早已不再是“教”与“学”的单向路引,信息的高效性、渗透性使高中学生在信息搜集、加工与处理方面的能力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及时性与前瞻性,理论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易使高中生聚集大量的不良信息,于是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着由学生所反映出的信息时代的“新题”和“难题”——不单纯是高中生的思想矛盾,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躁动;不单纯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空间设问,而是来自家庭、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反诘与辩护。显然,仅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之力来解决这些难题自然是其“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话语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氛围与空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需要将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知识与哲学智慧传递给处于思想成长中的高中学生,而新课程改革更多地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和“探究”,忽略了教师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与内心感受。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与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加深了高中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不信任,新一代的高中生向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自己的话语诉求。

三、缓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焦虑的几点反思

“焦虑”虽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焦虑样态,却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问题,我们亟须反思并缓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

1.考试可否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

制度化的考试往往成为测量新课改成效的标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高考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高考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在当前的社会舆论中已经引起强烈共鸣,在“高考改革”、“教育公平”的普遍性吁求中,对高考反应最强烈者莫过于高中教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便是如何理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应对考试的关系。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充分挖掘新课程的主要资源来提升高中生对高考的应变能力,成为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各高中在后课改时代仍旧在不断反思的主要焦点。目前,高考机制仍无形中指引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目标,以提升高中生思想政治水平为目的的科目仍没有被新课程改革从考试的窠臼中拯救出来。

“道德可教的信念之所以成立,首先是因为知识可教,而知识可以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以理性,而理性恰恰是现代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5]。思想政治课开设的目标便是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供知识的理性积淀。我们以求考试来认清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认同与选择的程度,然而,我们获取的仅仅是高中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习得的效度,而不是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课业上学生被压迫,降落到唯理的或功能性的层次读书。如果要学生表达个人意见,许多学生都不知要如何作答,他们经常把自己藏在集体主义式的言论和情绪作用之后。”[6]从这一角度说,传统的考试无疑已经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不能积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信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改革传统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探索出考试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的新路,进而巩固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2.“知”何以为“行”

一方面,应厘清“灌输”在获取“知”中的价值。思想政治理论不会自发产生于学生的头脑中,而国家和社会又需要对其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于是,“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对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高中生实属必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丢了政治理论“灌输”的优势,更要主动地凝练“灌输”理论。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上着重于以相应的情境引导高中生进入到理论层次,但情境的铺陈又难以满足不断变化中的现实需要和高中生的思维水平,理论自身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也无法完全满足高中生对于理论的深度理解,“灌输”具有重要价值。而单纯的“灌输”一定能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完美注解吗?

另一方面,应澄清“知”之“行”的路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思想观念跃迁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异彩纷呈已经成为强化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宏观背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处于思想发育期的高中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思想问题是人的深层次问题,思想政治的课堂“灌输”更是从深处挖掘学生的思想政治潜质,培育国家所需要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式,以多样化的方式弘扬主旋律,以有效的“灌输”渠道将主流意识形态真实地传递给高中学生,逐步形成有效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舆论氛围,减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压力。“假”的情境不能引起共鸣反而会激起反感,“大”的情境不能深入个体生活反而会增加隔膜,“空”的情境不能感受真实反而会导致生疏。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既要小心预设“灌输”的情境,也要注重高中生自身的思想回应与行动反馈。

3.如何还原教师的真实地位

培育学生个体信仰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坚定而积极的信仰。面对较为紧张的高中教学任务,面对颇为重要的考试成绩,面对饱受质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容纳着异常的信仰焦虑,而由焦虑所引发的压力“可能是教师要面对解决的最糟的健康问题之一。”[7]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又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着力塑造一个不仅在经济、政治、哲学与文化诸多领域无所不通、无所不会,而且能够完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全能”形象。较高社会期待与现实生活形成的鲜明落差不得不让我们理性地抹去那些耀眼的光环,还原那些仍在默默辛劳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渐内化为日常的课堂教学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反思焦虑的缘由并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为新课程改革成效的持续、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注解。③而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意识形态把握的程度与政治理论领悟的深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主导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就没有要求和约束了,也不意味着教师没有权威性和主导性了。[8]“以学生为中心”的表述不能替代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一基本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更加深刻地学习政治理论,及时掌握最新的时事政治动态,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品质和实际行为,才能将社会实际问题与所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结合,才能化解焦虑,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有效回应不断衍生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注释:、

①心理学意义上的焦虑是指个体在知觉到危险之后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本文拟借助“焦虑”一词以表达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社会文化生活、新课程改革及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担忧、不安以及批判性的建构或解构。

②据新课改之前对初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思想品德课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10位(共14门课),在最不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3位。有近1/10的初中学生将思想品德课列为最不喜欢的课程。高一学生中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人数比初三学生低了近十个百分点。见魏曼华,等.新课改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及使用状况调查报告(内部资料)。转引自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③据广州市的调查数据,75.6%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推进课程的关键,84.%的教师认识到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而为了达到课改的专业需求,超过65%的高中政治教师行动起来参与了相关课题。参见张云平.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德育,2008,(10).

标签:;  ;  ;  

论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焦虑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