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摘要: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多维线上和线下同伴受欺负量表》对河南省两所初级中学的2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初中生线上、线下受欺负特点及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线上、线下受欺负在初中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初中生线下受欺负与线上受欺负均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线下受欺负;线上受欺负
1.前言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很大比重,也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世界中所受到的羞辱、谩骂等欺凌现象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以最近网络上的校园欺凌现象为背景,旨在调查初中生受欺负的频率等现状。目前,我国国内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涉及到被欺凌、学校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关于学校生活的研究,对涉及校园欺凌(线下)及网络欺凌(线上)受欺负的整体研究较少。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的伤害共同作用使他们的身心长期遭到较大程度的摧残。本研究旨在调查当代初中生受欺负的广泛度和程度以及受欺负对他们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为学校和社会进一步关注校园欺凌以及净化网络环境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国内学者在对线下受欺负进行研究时,采用的定义多是由国外学者Peter. Smith教授界定的,即力量较弱的一方遭受到来自于力量较强的一方实施的恶意攻击性行为,通常表现为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众敌寡的行为[1]。欺负行为包括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种类型,其中包括直接身体欺负和言语欺负,以及涉及第三方的间接欺负。对于线下受欺负,多发生在校园与同学的交往中,也引申出校园欺凌的概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受欺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欺负。网络带给大家方便的同时,网络社交也变成了滋生不良行为的土壤,这种网络上的不良行为称为网络欺负,又称线上欺负。网络欺负被定义为,由群体和个体使用电子媒介发出的,一种具有攻击性、目的性和重复性,并且使受害方难以防御的攻击行为。网络欺凌相比于传统欺负,更加具有便捷性和普遍性,对于被欺凌者的影响程度相当甚至更加严重。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主观评价[2]。生活满意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多注重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课业负担等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中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低是学业不良、退学、网络成瘾等学习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生活满意度过低的人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甚至会产生极端的想法,说明受到同伴欺负会使生活满意度下降。这些研究较为注重学校生活、同伴关系对于生活满意度的高低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中大都忽略了网络环境。有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同伴关系与线上线下受欺负的内容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受欺负情况显著相关[3]。这也是线下环境初中生受欺负与否的因素,本研究采用的是国外较新的关于线上线下受欺负的量表,是对量表在国内环境下适用性进行检验。另国内也专门有针对受欺负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在被欺凌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
2.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
2.1研究对象
从河南省郑州市、南阳市的初级中学中各随机抽取1所中学,再从两所中学中共随机抽取六个班级进行问卷发放,施测的被试总数为280名。获得有效问卷为263份,有效回收率为98.50%。其中,男生152名(57.8%),女生111名(42.2%);初一学生148名(56.3%),初二学生89名(33.8%),初三学生26名(9.9%);年龄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49±1.030)岁。
2.2 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张兴贵等人于2004年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共36道题目,包含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自由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六个维度。量表总α信度系数为0.91,各维度α信度系数在0.71~0.91之间。
2.22多维线下和线上同伴受欺负量表
由Sindy R. Sumter等于2015年编制的《Multidimensional Offline and Online Peer Uictimization Scale》(MOOPV),并采用研究者对其进行的本土化翻译《多维线下和线上同伴受欺负量表》,共20个题目,采用6点计分,量表分为线下(校园环境)和线上(网络环境)两个部分,包括线下直接受欺负、线下间接受欺负、线上直接受欺负、线上间接受欺负四个维度。量表总α信度系数为0.88,各维度α信度系数在0.82 ~0.90之间。
3.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录入SPSS16.0软件中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用到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4.研究结果
4.1初中生生活满意度总分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初中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年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男女在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上在学校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在各年级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4.2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将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发现线下、线上受欺负是普遍存在的,分别占74.9%和64.6%,有些学生都有线下与线上受欺负的经历,且线下受欺负的人数比例多于线上受欺负的人数比例。线下和线上受欺负在性别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2<0.01;p=0.021<0.05,下同),并且初中男生受到欺负的程度严重于初中女生;初中生线上、线下受欺负在年级、学习成绩上差异不显著。线上受欺负在母亲是否长期在外务工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5),与父亲是否长期在外务工上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进行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生活满意度量表各维度中,除了家庭满意度与线下和线上直接受欺负不存在显著相关(p=0.11;p=0.06);学校满意度与线下间接受欺负不存在显著相关(p=0.09);学业满意度与线上直接受欺负不存在显著相关(p=0.09),生活满意度量表其他各因子与多维线下和线上同伴受欺负量表的各个因子间的相关均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4.4 回归分析
初中生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对生活满意度及各维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为,初中生线下受欺负与线上受欺负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能够预测生活满意度11.2%的变异量,能预测其中一个维度(友谊满意度)13.3%的变异量,对于其他维度预测的变异量较低。
5.讨论
5.1初中生线上、线下受欺负与生活满意度人口学变量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的生活满意度总分的平均值为106.83,低于冉晶晶(2013)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此研究的总分均值为161.70。根据测量的对象以及影响因素。此测量分数较低可能有以下原因:本研究测量的初中生生源地均为农村,由于生活压力较大、生活水平较低,导致整体生活满意度低于正常水平较多;同时由于农村家庭大多不是独生子女,因为父母关爱较少以及传统教育等因素,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较为薄弱,农村生源地学生娱乐活动甚至是课外活动缺失,致使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但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高低与性别没有关系,这个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相符。在对各维度在性别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研究中发现,在学校满意度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在年级的人口学变量上,生活满意度量表各维度以及总分在各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就总分来看,九年级的分数高于八年级,八年级又高于七年级。究其原因,除了测量本身确实存在被试在年级变量上人数比例不均等,造成测量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各年级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结果的产生。
从结果显示可知,存在受欺负现象的被试占样本的比例较大,其中线下受欺负的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74.9%,线上受欺负占样本总人数的64.6%;表明线下与线上受欺负有共发行。可能有以下原因,由于线下受欺负高于线上受欺负,可能是线下受欺负的条件更为充分,直接面对面更易造成冲突的发生,而线上则是互相不熟识,矛盾稍少;同时两者拥有共发性可能是由于在线下受到欺负的群体一般是与外界接触较多,冲突较为明显的,在线上环境中性格和处事风格以及各心理因素上与日常生活较为稳定一致,故产生共发性。另外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且初中男生受欺负现象严重于初中女生。可能是由于初中生在这个阶段处于叛逆期。也有研究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女生,体验到的心理冲突远比女生要多,这也导致他们有较多的敌对、偏执等问题行为。
5.2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生活满意度量表各维度与线下、线上受欺负各维度之间,除家庭满意度与线下和线上直接受欺负;学校满意度与线下间接受欺负;学业满意度与线上直接受欺负,三组之间未达到显著相关,其它量表各维度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得,学生受欺负往往发生在同伴之间,同伴在学校环境中较多,家庭环境多是父母、亲友,不存在或较少存在欺负行为,所以可以解释线下和线上受欺负与家庭满意度的相关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在学校也因为与其他同学接触较多较直接,如果有矛盾存在,会及时采取直接的方法予以处理,所以学校满意度程度与线下间接受欺负不显著相关;由于对于初中生来说,受到来自学校以及家庭两方面的管控,没有太多时间在学习时间进行上网活动,网络和学习会产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距离,所以学业满意度与线上直接受欺负不显著相关。对于其它维度来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线下、线上受到欺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甚至造成一些更坏的影响,例如,受欺负是导致初中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也包括全面,不仅有家庭、学校,更是包含了学业、友谊等,更全面的反映初中生的整体情况,对上述的极端现象(自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所以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线下、线上受欺负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进行回归分析,初中生线下受欺负与线上受欺负均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能够预测生活满意度11.2%的变异量,同时对于其中一个维度即友谊满意度的预测量达13.3%。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可以得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初中生能协调好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尤其是在线下环境,如学校等公众场合以及线上,再如线上的聊天软件中,不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或者能针对这些矛盾能及时解决,使受欺负现象不会发生,那么整体的生活满意度也会提高。反之,如果时常被欺负行为困扰,不论是哪一方面的满意度都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抑郁和自杀行为。对于线下、线上受欺负会导致友谊满意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受欺负者与这些欺负行为的实施者的关系多是伙伴和朋友,受到来自于这些人的欺凌行为会导致他们对于自己的友谊丧失一定的信心,从而导致友谊满意度下降。
针对上述讨论,在对初中生的教育或者是抚养的过程中,老师及家长在密切关注孩子遭受的一些受欺负行为,如辱骂、打闹等行为时,也要注意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关注线上网络暴力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全面考虑对学生生活满意度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及时对于欺负行为的参与者予以行为的调节或者制止。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对于受欺负者予以心理辅导,及时调解他们的压力,防止积重难返,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
6.结论
初中男生和女生之间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初中各年级在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男女在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上除学校满意度的维度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初中线下线上受欺负与生活满意度两者各维度大多存在显著相关;初中生线下受欺负与线上受欺负均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闫昌锐.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D]. 河南大学教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 Shin D C; Johnson D M. 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78 ,05: 475-492.
[3] 王慧欣. 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与初中生线下、线上受欺负的关系研究[D]. 2016.
[4] 沈从军, 王立君. 初中生被欺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教育心理, 2013: 211-217.
作者简介:朱宁宁(1992.10-),女,河南省周口市人,武汉市洪山区武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论文作者:朱宁宁 王爱秀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满意度论文; 线上论文; 初中生论文; 维度论文; 量表论文; 差异论文; 学校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