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开工前期准备要做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把不同阶段施工环节要合理布置,如基础阶段、主体阶段、二次结构阶段、装饰装修阶段等,要做到不影响工序穿插施工进度。体现项目管理合理化施工。
关键词:项目,现场平面布置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理
(1)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制度,确定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的功能分区和设置标准,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2)严格控制各类原材料、机械机具、周转材料的平面位置、面积和使用时间。
(3)施工现场实行动态化设计及管理,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动态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做到施工现场合理布局,避免或减少二次搬倒费用。
(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和水电管线布置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避免在动态化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再调搁简对道路和水电管线。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内容
(1)拟建建筑工程、周边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上地下设施。
(2)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大型机械布置位置,施工卸料平台的布置位置。
(3)大型搅拌站或预拌砂浆拌合楼的设置位置。
(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临水临电的走向管线布置,水源、变压器的位置。
(5)钢筋加工棚、木材加工棚、周转材料堆场、仓库用房的布置,办公区、生活区及食堂、厕所、活动室等。
(6)在线扬尘监测、消防、安保设施布置等智慧工地监测设施布置情况。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减少占地面积,并尽可能利用原有建筑物。
(2)道路设置经济合理,保障施工运输畅通,缩短运距。道路应形成闭合回路,物长度,设置加工场的规模、数量,最好位于塔式起重机吊运半径内。满足消防通道。
(3)减少建筑和安装专业的相互干扰,各专业施工工序符合施工工艺要求。
(4)动态化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图,充分运用B]M三维场布软件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动画演示、漫游,检查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流程
1.接入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布置道路时,与市政道路相连接的主路宽度不得小于6m,以便于钢材等大型车辆的出入,场内道路应尽量形成环路,设置回车场。
2.现场主材、仓库的设置施工现场的钢筋场地、仓库应布置在靠近主路且方便使用的地点。考虑运输及装卸车方便,位置合理,并满足消防安全要求。水泥、砂石料、砌块及周转材料,应设置在塔式起重机吊运半径内或靠近施工升降机,减少二次搬倒运输。车间厂房项目,大型吊装机械应靠近吊运现场布置。
3.搅拌场地布置
在全民防治污染的大环境下,国家、省、市等建设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防治污染的法令、条例,施工现场已经不允许设置现场搅拌设备,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一般就近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规模较大的混凝土搅拌站。预拌砂浆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楼,并靠近施工升降机。
4.现场加工场区设置
钢筋加工场,设置在靠近塔式起重机的主路—坝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成—个流水线形式布置,且便于运送到使用的楼层。木材加工场,根据工程规模、建筑物长度,设置加工场的规模、数量,最好位于塔式起重机吊运半径内。
5.内部运输道路设置
充分利用场区原有道路和拟建道路的路基,作为施工的临时道路,以节约和减少投资。施工现场内部道路应形成环路,整个施工现场至少设置两个出入口,并在道路末端设置回车场地。主路宽度不小于6m,次道路宽度不小于4 m。道路的材料主选混凝土路面,以承受钢材运输和大型机械进出场的运输。
6.办公区、生活区的设置
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生产区应设置醒目的隔离带,实现分区管理。办公区设置项目部人员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吸烟室、警卫室等,生活区设置施工人员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设置规模根据工程规模需要的劳动力进场时间和数量,满足日常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别注意,多层钢板房至少设置两个楼梯。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设置位置,应本着减少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生产区域的距离,便于施工工人上下班和外出。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进出区域控制系统,施工人员佩戴智能安全买智能安全帽和上岗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7.施工现场临水、临电的布置
进入施工现场,应向建设单位了解水源的接入位置、变压器或电源的接入位置。现场水电管线原则上沿场内道路边侧铺设,消防管线及设施也应一并铺设。水电管线的规格、尺寸,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制相应的专项安全方案。施工现场水电管线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运用BIM三维场布软件进行验算,查验设置不合理或不满足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位置,及时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
五、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主要分为土方及基础分部施工阶段、主体混凝土结构及围护墙砌筑施工阶段、装饰装修及竣工验收阶段等3个阶段。施工现场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实行动态化调整设置,实现最大程度地满足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资源损耗,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
1.土方及基础分部施工阶段施工现场开工之初,土方运输工作量大,大型机械进出场较多,易产生扬尘,现场需要对扬尘进行重点控制,采取必要的扬尘控制措施,采取遮盖、洒水、封闭车辆、绿化、自动喷淋降尘系统等措施降低扬尘。对进出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机械、车辆在大门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钢筋加工区、木材加工区、周转材料堆场等分区设置,满足施工需要。
2.主体结构及围护墙砌筑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施工材料需要量
高峰,工期紧张,施工现场平面的合理布置对加快施工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材料均应设置在塔式起重机回转半径内和尽量靠近施工升降机。群塔作业要制订专项安全方案,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全面到位。
3.装饰装修及竣工验收阶段
装饰装修阶段的施工主要在室内施工,材料应用零碎、分散,充分发挥施工升降机的作用,做好机械维护保养,分班作业,及时运送施工材料。现场分包单位相对较多,应制定现场安保管理方案,各专业间相互协调又互不干扰、独立作业。可以运用BIM软件对安装阶段的各专业管线进行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查,提前发现施工安装中的冲突和矛盾处,减少返工损失,加快施工进度。
六、施工现场平面图的绘制
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时,最好利用绘图软件直接复制拟建工程总平面图,这样做的优点是拟建工程及周边环境的相对位置比较准确。绘制的内部道路和各类场地设施位置准确,施工现场的布局更加直观。
综上,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化施工安排及布置,有效推动施工进度,才能促进项目的更好发展。
论文作者:赵丽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道路论文; 阶段论文; 平面论文; 位置论文; 管线论文; 扬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