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针灸推拿治疗体会论文_任李平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中医医院,748200

【摘要】目的:中医针炙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每日一次的中医针灸并配合推拿按摩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炙;推拿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周围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等,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常有外伤,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和睡眠姿势病史,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中药薰蒸配合针炙治疗是我院康复理疗方法之一,经过近几年的临床观察,此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无痛苦,副作用少,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52例,女32例;年龄24-76岁,平均(46.1±8.4)岁;病程数天-数年。将此8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比较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给药方案具体为:丹参注射液20ml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250ml混合注射液静滴,1次/天,另在晚上口服氟桂利嗪10mg。治疗组采用针灸与推拿的方法行联合施治,针灸方法为:选取穴位包括百会、上星、风池、风府、夹脊穴(颈1-7)肩中俞、列缺、后溪、足三里,针刺部位常规消毒,进针以得气为度,手法实用补法,虚用泻法,有寒者加炙法,根据治疗情况变换补手法,多采用平补平泻法,针感放射到疼痛部位为最佳,效果最好,穴位的准确性是直接影响疗效的关键,采用径0.32mm长1寸(或1.5寸)的毫针行针刺,刺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主以加速得气,并在得气后留置刺针30min,针灸治疗1次/天,以10天为1疗程;推拿方法为:患者取坐位,施治者立患者背方,以轻松手法揉按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同时以拨法轻拨肩部肌肉,点按风池风府及颈部夹脊穴,再对颈与背部适用滚法,尽量松弛痉挛肌肉,在肌松后分别与颈椎棘突、横突以及肩部等处找寻压痛位,确定后以略重的手法给予2~3min的点拨与揉按,同上法操作3-5组,并以局部出现热胀感为宜,然后施治者以肘托患者下颌,将一食指与拇指放置在风池穴,将头部固定后再轻柔拨颈椎5次左右,此时还可以以扳法整复发生了错位的关节,最后综合采用揉滚法对整个颈肩部推拿放松3-5min结束治疗,以上推拿方法1次/天,以10天为1个疗程。 部分患者前3天效果不明显,有局部胀疼,颈部强疼等不适感,继续治疗可自然消失,逐步好转。

1.3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诊断标准[2]: ①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压迫症状,如疼痛、麻木、异常感觉,且范围与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式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④临床表现与影学检查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⑤除外颈椎骨实质性质变(如结核,肿瘤,骨折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上肱疼痛为主的疾患。

1.4疗效标准

治愈:本病症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不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半年内不出现复发;好转:本病症相关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基本不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在成影响,随访时偶见加重,但竟适当治疗与休息后可得以缓解;无效:本病症相关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甚至加重,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相对更严重的干扰。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行χ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颈椎为人体所有脊柱节段中活动程度与频率均最高者,长期的旋转扭曲运动或是低头伏案工作等,极易导致其产生疲劳而发生肌肉痉挛的情况。同时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蛋白质加剧流失,其骨质也在发生某些退行性的变化,继而可出现注入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骨刺形成甚至是关节脱位等,一旦出现诸如此类的病变则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对椎基底动脉形成一定刺激或是造成压迫,这便构成了致使椎基底动脉产生痉挛收缩、官腔变窄的重要病理因素,继而会造成基底动脉的供血出现障碍,在脑部缺血的情况下则可引发一系列更严重的临床病变。在过去,椎动脉型颈椎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以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要患病群体的疾病,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

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临床表现,在我国中医理论当中将其纳入到了“头晕”与“眩晕”的范畴,进一步分析其发病机制与症状,又可归属在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主要是因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等因素,以致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于经络筋骨肌肤阻滞所致[3]。基于此,笔者认为,其主要病机归结起来应为经脉失养和气血运行不畅等,所有在临床的施治的过程中需将消痹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与扶正祛邪作为最主要的治疗指导原则。

就本研究中治疗组所采用的针灸联合推拿施治的治疗方法来看,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刺风池穴可对主动脉神经丛产生较好调节作用没劲儿可有效地缓解基地动脉痉挛以恢复脑部的供血水平;针刺夹脊穴与相应的局部阿是穴,则能缓解发生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等处的痉挛,以此可尽可能地避免发生肌肉痉挛致牵拉变形错位而发生椎动脉受压的情况,即是可在很大程度保证脑部有充足供血,另外也有中医理论认为,通过对以上穴位行针刺后,还能起到疏通经、散寒除湿与补益肝肾等功效,进而可保持气血的通畅,脑髓在不失养的情况下,则可较好帮助患者维持相对更加的精气状态和精神面貌,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症状可逐渐减弱甚至消失[4]。

另外,给予一定推拿治疗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情可获得较大程度改善,其中,颈部的推拿可对粘连组织发生很多的播散松解作用,通过x线及体格检查整复错位的关节,增加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解除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痉挛,缓解肌肉对颈椎的牵拉,减少颈椎对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增加脑部的供血,进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采用本研究治疗组所运用方法进行联合施治,但在治疗期间与治愈后,需一直保持好科学的自我保健与护理策略,在绝多数时候应尽量让颈部处于相对更自然和舒适的体位,切忌勿长时间保持颈部姿势不做任何改变或是过久地伏案工作等,另外还需注意对颈部保暖,睡姿尽量保持颈部生理弯曲,并配合日常做一些颈部保健操,可对本病症具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综上所述,针灸与推拿联合施治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本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47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6-189.

[3]李彬,谢新才,冯毅援.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29(12):920-922.

[4]李增春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12,46(23):1796-179.

论文作者:任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颈椎病患者针灸推拿治疗体会论文_任李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