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施工工艺的大力发展,现代桥梁施工水平逐步提高,大跨径混凝土桥梁应用越来越多,并且还随之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预应力作为桥梁建设中的基本组成因素,应用项目比较多,能够满足桥梁的稳定性需求。为了能够进进一步的推广预应力施工方面的技术,有效的提高我们国家的桥梁建设实际的作用,本篇文章就桥梁施工中的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和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及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字: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及应用
导言
桥梁工程不论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是道路交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直接能够影响我们国家的交通运输以及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加强重点关注桥梁工程当中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尽可能的杜绝经常发生的问题。所以,怎么才能够有效的加强桥梁施工中病害的预防工作、有效的提升道路桥梁使用的期限,全面的提升桥梁的社会以及经济利益,就已经成了现今阶段我们国家的桥梁相关的工作人员后期主要的研究内容。
1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1.1预应力施工技术阐述
预应力相关的施工技术主要就是用于混凝土施工的建设工程,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的前期阶段,利用外力来对混凝土的结构构件有效的进行控制,使其拉应力有效的降低或者是处在一种应力的状态当中,以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当中的粘结初发生裂缝的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的加强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使其实际的抗压能力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1.1.1波纹管定位
钢绞线穿束前根据设计坐标对波纹管进行准确的定位,水平定位钢筋与梁板腹板箍筋点焊连接,同时保证波纹管整体线型平顺。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振捣时发生波纹管进浆、弯折、变形等情况,波纹管接头用透明胶布缠绕密封,混凝土浇筑前在波纹管中穿入钢绞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时的来回抽动钢绞线。于梁板两端预埋锚垫板,锚垫板用螺丝与端模连接定位,锚垫板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1.1.2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核算
实际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具体计算过程详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在张拉开始前需要对张拉数据结果进行仔细核算,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的存在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预应力筋的实际参数不准确导致实际张拉中伸长值与理论值偏差超过±6%;
②波纹管定位不准,使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摩阻力增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偏小;
③预应力孔道破损,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振捣过力导致波纹管破损,混凝土浆漏至波纹管中,堵塞预应力孔道造成摩阻损失较大,使实际张拉伸长值减小引起预应力钢束伸长率超限;
④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核,也会造成张拉力与伸长值不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3预防措施
①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修正计算,复核预应力筋在孔道中的摩擦系数;
②确保预应力预留孔道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以调整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③及时校核张拉器具;
④适当提高初张力。
1.1.4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时对每个孔道的全部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按照0→0.1δcon→0.2δcon→0.5δcon→1δcon的程序进行分级张拉,张拉到位后持荷2min,消除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张拉过程中随时记录钢绞线的实测伸长值,并且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值的误差控制在6%以内,实际伸长量应扣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影响。按照规范每束钢绞线断丝或者滑丝不超过一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能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检查钢绞线是否有断丝或者滑丝现象。
1.1.5压浆、封锚
预应力钢筋张拉后,预应力筋外露工作长度不宜少于30mm,严禁用电弧焊切割,采用砂轮机切割,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孔道应尽早压浆,早点压浆可防止预应力钢材锈蚀和松驰,孔道压浆的方法和有关规定详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1.6滑丝和断丝情况处理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或施工结束后有时会出现预应力筋滑丝或断丝的情况,通常由于夹片无法咬合预应力筋,导致预应力损失过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退张处理,施工过程如下:
①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安装好。
②张拉预应力筋。当预应力筋受力伸长时,夹片稍被带出,立即用钢纤卡住夹片,同时千斤顶回油,预应力筋回缩。回缩一定量时暂停回油,然后千斤顶送油,继续带出夹片,如此反复的进行,直至夹片完全退出为止。在退夹片时,必须等到油压全部返回确认后方可才能取出夹片,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不得超过预应力筋的极限张拉应力的0.8倍。
③如预应力筋已断,应立即更换,重新张拉并锚固。
2施工安全
预应力钢筋张拉过程中受力极大,稍有失误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进行张拉施工的过程当中,千斤顶带压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两侧,断面方向严禁站人,必要时设置钢板墙等防护装置。千斤顶带压工作时严禁拆卸或松动液压系统中的任何零部件,张拉过程中发生异常响动、断丝、夹片滑移或碎裂时,必须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后方可恢复张拉,一定要准确的定位每一个相应的控制点,确保牢固。
结束语
现阶段预应力施工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了现阶段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经验。但预应力施工过程受外部影响条件较多,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对于这一情况,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来进行施工操作。
参考文献
[1]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122-123.
[2]王玉.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25(05):11-11.
[3]包永欣,孙春雨.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109-110.
论文作者:刘骏杰,张太东,杨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孔道论文; 千斤顶论文; 波纹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