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么一点:学生群文阅读文章获取知识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学生阅读文章时具体方法。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小学教育是打基础阶段,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取得成就的大小。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要陪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教给他们阅读各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教给他们群文阅读的具体方法,才能达到真正具体的目的。如何教给学生群文阅读的具体方法呢?是把方法“灌”给学生,还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出方法,掌握规律,答案当然是后者。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悟”出方法,学生才能掌握得牢,实际运用得灵活。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帮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具体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阅读欲望
语文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的学科,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平时多创设一些阅读的空间、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感觉阅读既是一种任务,同时又是一种兴趣。
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使学生急于阅读、乐于阅读,转变学生那种“老师让我读,我才读”的消极阅读心态。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前,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把学生引入到积极的、如饥似渴的阅读佳境中去,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阅读理解、思考、记忆等。所选的读物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必须要选好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要想选好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比如说低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而高年级的同学则可以适当读一些较为有内涵的书籍。其次,所选的书籍要有教育意义,所选读物应对我们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意志、兴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三,还要广泛阅读,不仅在体裁上要广泛,像小说、古诗、寓言、童话、科普读物等,内容上也应广泛涉猎。在阅读前,向学生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感情朗诵课文的精彩语段、评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模仿人物的动作或声音、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等方式引导阅读,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群文阅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生活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自身需求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他们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不同。教师如果一味的整齐划一的要求,虽然看上去效果很好,但是却压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学生阅读的要求。告诉他们:老师不再规定你读什么书,你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历史的、科学的等等都可以。学生带来的书,可以交换着读。阅读开始了,学生的阅读内容明显丰富了:《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等等都成为了他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由于所看的书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有的学生对书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交流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养成了阅读习惯。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进行一个单元的群文阅读活动后,组织一次“阅读明星谈阅读”的口语交际的班会活动。先由各组同学推选两名最爱读书的同学,然后让这几名学生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阅读的,把他从文章中受到的启发、体会等收获和大家交流,然后再具体说一说他是怎么进行阅读的,包括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怎样读最高效等等。通过这些优秀阅读者的介绍,同学们明白了:读书要有选择,还要有良好的方法等等。有了好的方法,同时要增加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的速度。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一般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中尽量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以此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地进行群文阅读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群文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三、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要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语文课上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不断完善学生群文阅读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明确了阅读内容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新的阅读内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跃跃欲试,这时,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式极为重要,特别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课堂中教师要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讲述、倾听等,同时, 教师还要特别注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中的批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悟、所感,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以批注的形式呈现。因为妙评妙批不仅是独特思维、独特感悟的再现,更是对文本的最深刻的见解。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群文阅读体会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于阅读能力而言,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阅读反思能力,着重要提高学生短时间内提取信息的速度,并利用、加工信息的能力。群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主要来源于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由爱读、变得乐读、到会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在学生阅读学习中,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的要求,对重要词句,在字里行间圈点勾画;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找机会问老师,也可以与同学交流讨论解答;要学会把文中的优美的词、句、段、篇进行抄写积累,并要勤背诵。对于初接触的文章,要读通,对于读过的文章,要读懂,对于读懂的文章,要读活。 同时学要有所思,只有边读边思考,才能学有所得。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并相互交流阅读体会。
总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有效地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不但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而且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使语文学科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
论文作者:赵君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文章论文; 要有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