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张健,王吉太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张健,王吉太

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数字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而卓有成效的运用,它既带来了机遇与发展,同时也伴随着问题与挑战。本文从BIM技术的核心概念出发,对其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质量监管体系中的应用,以及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教训,和遇到的问题作出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应用

引言

BIM技术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形成工程数据模型,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利用,使建筑工程各环节联系更加紧密,工程施工更加精细化,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并随之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协同共享是BIM技术的核心概念,对于BIM技术而言,协同是提供技术支持,而不是提供简单的参照物,共享是数据的共享,让各工种元素从不同专业角度为同一构件提供支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BIM技术的研究不仅给建筑行业带蓬勃的发展,也将是建筑行业工作流程及行业惯例的一次变革。

一、BIM技术怎样辅助工程质量管理

(一)利用BIM技术强化关键质量信息

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BIM技术建立各单位的关键信息模型,并对关键信息进行忠实准确的记录,才能高效的服务于工程质量管理。

比如,针对于施工单位,在BIM模型中记录施工方案和材料信息,监理单位通过BIM技术,可以准确的检查信息,并分析质量问题,建设单位在BIM模型中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的总体情况,提升了工程整体的沟通和协调效率。

(二)BIM技术质量管理流程

质量管理信息需要做一些基础采集工作,比如拍照,扫描,录入等,建立BIM模型数据库,当发现质量问题的时候,采集现场信息,录入到BIM模型中,在数据库中快速比对,形成质量管理追踪数据,同时发部到相关单位,形成预警信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协同共享”的核心优势,建立解决方案,推进解决进度,并最终完成一个质量问题的闭环。

比如,针对施工单位材料设备的管理,通过基础工作将材料设备的信息录入BIM模型中,通过BIM数字共享技术,各部们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材料设备的现场情况,在数据库中对材料厂家的资质、出厂检测报告等进行系统审核,第一时间淘汰不合格产品。监理部门可以在BIM模型中进行抽样,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弥补人工在空间和时间上达不到的维度,通过BIM模型的抽样范围更广,样本的代表性更强,检测效果更佳。在BIM技术支持下,检测部门对材料的信息了解得更全面,发现问题能追溯的程度更深,在BIM模型中可以创建一个问题数据库,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可以在数据库中找到可参考的方案,也能提醒各部门加强对同类问题的防范。在工程中发生的所有质量问题从源头,到解决过程,到问题的关闭,都会在BIM模型中完整的记录下来,对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更推动着未来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二、BIM模型中基础数据的重要性

上面提到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时需要进行一些基础工作,比如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录入基础数据,那么BIM模型对基础数据有什么要求,什么样的基础数据能更好的发挥BIM技术的作用。

基础数据是通过BIM模型前台窗口录入,在后台进行数据的处理,如分类、归纳、集成、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据信息包括:1)、质量记录信息,如材料设备配件的所有审核材料,设计文件,变更文件,报审文件等,不同的信息对应的录入方式不一样,但必须准确,错误的信息会增加排查问题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在BIM模型的问题数据库中就有由于录入信息错误导致的成本浪费。2)、时间信息,即工程的建设期间。3)、坐标信息,前面提到BIM模型是通过数字技术,对各工种元素从不同专业角度为同一构件提供支持,所以坐标信息是对各元素的唯一编号,以作为BIM模型后台判断的依据。4)、质量处理信息,在质量管理流程中质量处理信息非常关键,当质量问题发生时,找到源头,形成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并不是终极目标,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质量管理方法,少出现,不出现质量问题才是目标,所以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信息提高管理水平,服务于工程质量。

三、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各环节的应用及优势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包含: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项目运行及维护。其中,项目设计阶段需加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的前期设计交流,并利用BIM技术快速检测出工程项目各专业之间是否有冲突,从而减少因专业设计冲突留下的质量隐患。在项目施工阶段,将现场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建筑材料信息录入到BIM的软件建模中,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实体模型模拟,提前排查工程可操作性安全性上存在的隐患,通过BIM技术还可以随时查看施工质量状况,在BIM模型中生成质量信息,对问题环节进行预警,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时跟踪控制。由此可见,BIM技术可以从质量控制设置、施工设备监测、建筑材料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在工程项目验收阶段,将基坑质量信息录入BIM模型中,便于查看和及时发现问题。BIM技术有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对于隐蔽工程信息也可以利通过BIM技术进行保存。在工程运维阶段,BIM技术可以用于数据分析,对检查到的质量问题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并可以快速确定质量事故责任人。

BIM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对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加强项目信息交流、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模拟施工提前预判。BIM技术通过IPD集成管理交付模式,与传统工程交付模式相比,IPD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精益交付模式,在提高工程精益度,降低工程成本,以及项目的设计与管理上极具优势,特别是对于复杂程度较高的工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工程信息交流方面,BIM技术中的信息模式相对于传统质量管理中采用图纸记录信息的繁琐和复杂,更加简简洁明了,在现实中很多业主是非专业人士,传统图纸的复杂导致工程人员很难与非专业人士沟通,但BIM技术通过电脑模拟三维图像,让业主也能看懂并参与工程设计与讨论,对于工程效果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沟通作用。其次,BIM模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整体及局部的动态控制和过程控制避免“信息孤岛”。BIM技术有着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工程各环节的信息记录上,相对传统记录方式更高效准确便于查询,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数据的分析、利用、保存、跟踪,BIM技术优势显著。从而极大的加强了质量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效率。在模拟施工现场方面,BIM技术可呈现4D虚拟施工图像,通过模拟图像提前对工程实施进行优化设计、可靠性验证等。降低施工风险,从而将事前质量控制变为可能。

四、结束语

BIM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影响深远。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对BIM理念的接受度很高,但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从思维模式到工作方式的改变,发展与变革必然会带来问题和冲击,在建筑工程的协调、培训、技术支持、管理理念上都有诸多的考验,这是一个漫长而让人期待的过程。但发展总是推动着一切事物向前进步,相信BIM技术在与建筑行业长期磨合中,将不断走向成熟,为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发挥伟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吉祥. 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5).

[2]王伟. 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18):182-182.

[3]张建平,梁雄,刘强,等.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4):1-6.

论文作者:张健,王吉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张健,王吉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