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浆施工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运用灌浆技术可以保障水利项目的整体质量达标,进而在根源上杜绝渗漏的隐患。然而实质上,灌浆施工本身包含了较复杂的环节,具体在施工时有必要密切关注最根本的施工质量。反之如果忽视了灌浆施工质量,那么很可能埋下整个工程的隐患或者缺陷,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威胁安全。由此可见,针对灌浆施工有必要运用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在改进管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样的手段与措施。具体在施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施工方应当致力于改进现阶段的灌浆手段和技术措施,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达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引言
灌浆技术主要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中,它将浆液机械地灌注到建筑物的结构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与建筑结构形成一体,达到防渗漏等目的。这种技术在使用中简便容易操作,效果较好,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较多。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因此必须完善整个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方面的管理要点,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1水利水电工程中,针对持续大量吸浆的灌浆施工处理方法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灌浆时间一般都会控制在一到三个小时左右,每米耗浆量被控制在100千克到200千克之间。有时候也会有大量吸浆不止的情况出现,当大量吸浆不止发生时,会为灌浆的结束工作带来困难,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地层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浆液从某处其他地表冒出来或者从另外一端流失掉。针对大量吸浆所采取的灌浆施工的处理方法有控制压力、控制流动速度、加入速凝剂或灌注浓浆以及水泥砂浆灌注和间歇灌浆施工等处理方法:(1)控制压力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低压式灌浆或自流式灌浆工艺,将裂缝填满浆液,浆液流速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提升压力,之后按照常规的要求进行灌浆处理;(2)控制流动速度的处理方法。为了限制裂隙浆液的流动速度,浆液注入率被控制在10到15分钟之内,从而促进浆液的快速沉积,将压力水平提升,用稳定的速度持续注入浆液,直到达到标准,结束灌浆施工;(3)加入速凝剂或浓浆灌注的处理方法。采用速凝剂时,将稠度为0.5∶1比例的水泥浆与水玻璃氯化钙速凝剂配好搅拌;而浓浆灌注则是将稠度最高的水泥浆进行灌注;(4)水泥砂浆灌注的处理方法。采用将水泥砂浆灌注,根据灌注时的实际情况,按照水泥百分比分为10%、20%,然后将砂粒掺入其中,而灌入的砂粒也要按照从细到粗,循序渐进的添加,砂浆均匀搅拌后,开始采用砂浆泵进行灌注;(5)间歇灌浆施工处理方法。所谓的间歇灌浆施工,就是指在灌注过程中,暂时停止灌注操作,查看地层结构以及对停止前灌注的灌浆量、灌浆用时、灌注效果进行效果评测,然后间隔2到8小时,再次灌浆,以此重复。如果在完成灌浆施工时,设计的压力不符合,可以等到压力变小后停止灌浆施工,在凝固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扫孔和二次灌浆。如果再次进行复灌时,要尽量符合设计压力完成灌浆施工。
2灌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钻孔施工技术
在灌浆开始前,先要完成前期的钻孔工序。由此可见,灌浆施工不能缺少钻孔环节作为保障。施工方如果密切关注了钻孔质量,那么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灌浆质量。对于固结灌浆或者帷幕灌浆来讲,先期进行钻孔时应当遵照施工次序,在此基础上完成钻孔加密的处理。具体在设置灌浆孔时,应当符合特定的施工次序,针对各个次序的钻孔都应当予以检验。经过压水试验与吸水量测验之后,就能确保符合最大限度的吸水量。因此可以得知,运用压水试验的方式有利于缩短工期,同时也省略了反复性的灌浆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钻孔操作的核心与关键就在于确保孔壁的垂直度,对此有必要杜绝歪孔或者斜孔的不良现象出现。施工方如果设计了较近的孔距,那么有必要视情况增加相应的测斜操作。具体施工时如果涉及到帷幕深处的相关操作,也应当遵照特定的工序来执行。具体在清洗时,至少应当清除裂隙内部的岩体粉末与铁砂粉末,这样做是为保障岩石胶和浆液的顺利凝固。从现状来看,很多施工方都选择了压力吹洗或者压缩空气冲洗的方式。然而实质上,只有岩层裂隙较少并且完整度较高的情况下,才能运用单孔冲洗的清洗方法。
2.2灌浆施工
从目前现状来看,灌浆施工通常可以划分为纯压式与循环式两类施工模式。具体而言,纯压式灌浆更适合水利项目建设,这种措施指的是沿着灌浆管把浆液压入小孔内部,因此构成了单向施工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讲,如果岩层本身具有较大的裂隙,那么可以适用这类操作模式。但是实质上,纯压式灌浆还没有完全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因为岩体的裂隙很可能被堵塞,如果无法填满裂隙那么很容易降低效率。与之相比,循环式灌浆可以划分为孔内与孔口两种类型的循环。在这其中,孔口循环本质上仍然构成了纯压式的浆液循环,但是孔内循环的范围限定于内外灌浆孔之间,这样做有助于确保流动状态的浆液不会凝固。因此相比来看,循环式灌浆更有利于保障质量,同时也在根源上杜绝了颗粒沉淀的不良现象发生。
3质量管理的具体对策
3.1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灌浆技术全面控制。首先,灌浆孔数量设置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并对混凝土的使用规模、设备运行情况、孔隙大小进行管理,及时跟踪检查实际运行情况。其次,在灌浆过程中需要对灌浆孔和灌浆嘴进行科学的控制,选择的尺寸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施工中需要技术人员时刻进行监控,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提升施工的质量。
3.2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法
在施工中对于灌浆的力度需要进行全面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如果施工环境复杂,灌浆压力大,就需要采用一次加压的方式,但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加强对孔隙的检查,保证孔隙深度小于10m。如果在孔隙较大、透水严重的区域内,进行施工主要是采取的分段升压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压力进行控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都在建筑物的内部进行,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增加施工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整体灌注技术进行分段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整体的质量效果。加强对灌注施工各项资料的掌握情况,在施工之前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按照施工设计的方案对现实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方案和实际环境相适应。同时在进行再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技术试验,开展试水操作,检查液体的胶质状态,保证浆液的凝固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试水测试过程中,需要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操作,保证试验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工程量也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包括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技术要求也非常高。现阶段在水利水单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施工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发展,其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金彪,张文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5:180.
[2]辛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06:68.
[3]张丹,张随周,张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206.
论文作者:吕天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浆液论文; 钻孔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法论文; 压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