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个人与其生活世界在意义上的理解过程。课程标准强调,“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要“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当下”“儿童”的“真实”需要。然而,在我们小学品德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致使品德“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呈现真实的生活”、“遵循儿童的生活”、“聚焦当下的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一、袒露真实,引发思辨;二、剖析真实,寻求认同;三、凸显真实,关注差异;四、立足儿童视角;五、拥有儿童立场;六、富有儿童情趣;七、关注当下背景;八、引入当下事件;九、激发当下情感”九条具体策略,以提高生活化品德课堂教学实效。
课改十几年来,品德课程的面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理念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课本”的旧观念逐渐被“教生活”的新思想所取代。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以学生的体验感悟取代了教师的灌输说教。然而,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种种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学实效不尽如人意。
一、呈现问题
1.假、大、空——难由衷。不能否认,课堂上我们理想化地期望呈现真、善、美,有意无意地规避假、恶、丑。学生似乎也特别懂事,他们能猜出我们老师想要什么,往往会配合地“给”我们什么。结果课堂上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一派假、大、空的景象。
【案例一】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生活中的你我他》
教学《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一般都会涉及到清洁工人、农民这几个常见职业。为了达成“让孩子认识到不管何种职业都是生活所需,我们要珍惜并尊重劳动成果”这一目标,有位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她先播放了一段清洁工人烈日下、寒冬里劳作的短片,再出示了一些马路打扫前后的对比照片,通过几个提问“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等等,引导孩子认识这个职业的重要性。最后让孩子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最美职业。孩子们几乎都提到了清洁工人,甚至一个学生表明长大要当清洁工人。得到老师的赞赏后,其他学生纷纷效仿。
孩子的天性使然,他们会真实地显性或隐性地表达自己的不喜欢甚至是轻视、厌恶。显然,老师对此心中有数。于是乎,为了呈现课堂一派“和谐”的景象不惜“循循善诱”。这些“短片”、“图片”中的画面在儿童的生活中的确常见,但这种煞费苦心的“诱导”实质是预先给孩子一些心理暗示,让孩子好好配合我们的课堂。它规避、阻碍了孩子对真实内心生活的回望,“言不由衷”显然不是实效。
2.高、大、上——难理解。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品德教育也不例外。学习内容要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成人化”的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在成人眼中高、大、上的内容,儿童却很难理解、触摸,这样的品德教育很难取得预期实效。
【案例二】浙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为了让学生体会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有位教师用了以下这样一张照片:我们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场面。
这张照片虽然从“成人的视角”来看意义深远、弥足珍贵,但是学生看不懂,无法理解珍贵历史瞬间的涵义。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用这样一张照片来突破难点,执教老师解释说:那段时间各电视台都在播放习总书记访问欧洲各国的新闻,想来学生对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陌生。其实,这样的文化符号脱离儿童生活实际,他们既不认识照片中的历史人物,更无法想象中英谈判的艰辛,想用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来破解教学难点,注定失败,因为它不接地气!
3.旁、远、虚——难融入。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学习,才能引发内心的道德需要。远离儿童生活的内容不能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
【案例三】浙教版四上《家庭收支知多少》
为了让孩子体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来选择消费”这一教学目标,课堂安排了“推荐生日礼物——新书包”这一环节。
师:最近,小帆要过生日了,他很想要一个新书包,那现在就请你们帮忙推荐一款。(出示书包图片,注明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价格不等)
在学生第一次选择之后,师在一边统计出了人数。
接着老师出示了一份资料:
小帆家是普通收入家庭。妈妈在服装厂里上班,爸爸最近刚下岗,暂时没有工作。
师:看了这份资料,你对刚才自己的推荐是否有所改变?为什么?
我们发现,学生零零散散讨论着,总感觉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讨论着别人的事。如何“选择我想要且能要的”,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生活问题,为什么学生难以融入情境?课后听课老师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分析,大家认为,对活动载体“新书包”的渴望在这些00后的孩子身上不能很好地激发,而且对于“下岗”一词这一代的孩子几乎没有听说过,这个90年代出现率极高的词汇离当下的儿童生活太遥远。以上两点导致学生对这一环节的活动根本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应对策略
鲁洁教授在《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一文中曾明确提出:儿童的道德学习是“把主体的人性都包含在其中的,它包含了儿童的自身需要,排除了,就不是道德教育”。显然,导致以上种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儿童这一主体的人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现状呢?笔者经过实践探索,总结了以下一些策略:
1.呈现真实的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儿童品德的形成正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提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1)袒露真实,引发思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品德课上“另外的声音”我们自然不能规避,更不能掩饰。反倒不如大方呈现学习主体原有的真实的认知水平,同教学内容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相互碰撞,引发思辨,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同样是上《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在了解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后,接下来要让孩子认识到不管何种职业都是生活所需,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次选择:让孩子从十种职业中选择最不喜欢的职业。统计结果如下:
清洁工32,农民13,司机1,医生1。
师:为什么不喜欢?
生1:夏天太阳下多热呀,又脏又累。
生2:清洁工人工资低、被人看不起。
生3:爸爸说不好好读书,长大就去扫马路。
生4:我觉得农民可以取消了,让机器人来代替。
师:看来这两个职业缺乏魅力。既然如此,那我们把这些职业取消吧。
这看似是个建议,其实是引导孩子思辨。自然而然地教室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堂上临时生成了一个小小辩论会,个别赞同取消的孩子观点立马站不住脚了。
第二次选择:
A.开始喜欢,长大后可以做;B.不喜欢,但是会尊重;C.不喜欢
几乎所有孩子选择了B,于是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哪些行为说明你尊重他们?
不随地扔垃圾、发到宣传单不要的还给别人或看完丢进垃圾桶、去饭店吃饭提醒大人合理点菜、自助餐吃多少拿多少……
教生活,首先要教学生做一个真实的常人、正直的常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学生也做不到。通过这则案例我们看到,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教师只进行促成变化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干预。
(2)剖析真实,引发认同。道德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有效性建立在学习主体对学习内容的价值认同上,否则就是零效。
如五年级上册《红绿灯》一课中的交通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红灯停、绿灯行这一概念从孩子蹒跚学步或妈妈第一次牵孩子的手上马路开始就跟他说过了,孩子们太熟悉了。所以一进入教材,孩子们就会对课程内容的价值产生怀疑,情感上不认同:爸爸妈妈和我经常有闯红绿灯的行为,不足以相信,不必要遵循。针对5年级的孩子,怎样上这一课呢?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通过让学生“对周围的大人如爸爸妈妈、邻居、老师做小调查”和“播放学校门口1分钟调查录像”两个环节,交流得出:周围人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但很多人不遵守。
师: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但大家都不遵守?
生1:为了赶时间。
生2:我想驾驶员会看到我。
生3:大家会抱有侥幸心理。
接下来老师带着孩子们对生活实际和心理现象进行一一深入剖析:
老师坐在驾驶室拍了这样一组照片,并出示给学生。
师:坐在驾驶室里我没有动,人到哪里去了?
图一盲区示意图。
师:蓝色部分是什么?(盲区)
师:如果怀着侥幸心理相当于把生命交到别人身上,虽然别人主观上永远不愿意,但因为有盲区、有惯性、有不同的驾驶条件,意外也会发生。
用这样的一个话题:所有人知道,很多人都违反,强烈的数据反差背后是为什么?一下子激发起孩子们对话题的认同度。再一一剖析孩子们通过调查在生活经验当中得出的为什么要违反交通规则的心理,这是儿童的需要。教生活要真正尊重学习主体,首先要得到学习主体的情感认同。
(3)凸显真实,关注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品德教学中有效活动的源头活水,就是因为有了人的个体差异,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也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有了品德课堂的鲜活多姿。在品德课堂中凸显真实、关注差异,才能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有位老师上《秋天的保健》一课,带着孩子们讨论之后,知道秋天天气干燥,要多吃凉性水果,再通过一个“水果的自我介绍”的视频带领孩子们大致了解了哪些是凉性水果、哪些是热性水果。到这里,我们听课老师几乎都认为这一环节结束了,没想到老师接着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吃水果会注意些什么?有的孩子说“我吃芒果会过敏”,有的说“我不能吃香梨,一吃我就会拉肚子”,“我最爱吃龙眼,妈妈说我吃很多也不会上火”……
在这堂课中,教师并不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也并不担心那种“另外的声音”,而是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谈个人。给孩子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辨、自悟得出:个人体质不同,情况也不同。
2.遵循“儿童”的生活。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然而,儿童世界是有特定的逻辑的,你得顺着那个逻辑走,才能看见最美丽的风景。
(1)立足儿童视角。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不为人知晓的童年秘密,因此,要想做好儿童教育,必须洞察儿童的秘密、理解儿童的心理。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立足儿童视角来看儿童的世界。
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图画课上,老师让小朋友们画一幅画——《和妈妈逛街》,结果有个小朋友画了整整一面的大人的双腿。问其原因,才知道他个子矮,每次上街都是妈妈牵着他在人海里穿梭,上街留给他的是这样一个画面就不难理解了。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磨课的过程就是在寻找儿童视角的过程。立足儿童视角,才能理解孩子们的心理情感,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2)拥有儿童立场。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往往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惯有的思维,把成人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却以牺牲儿童为代价来实现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在《秋天的保健》一课中,老师安排了一个“教小朋友使用护肤品“的环节。在讨论什么时候擦、怎么擦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从来不擦润肤霜。其他小朋友一听也纷纷表示,自己从来都不擦,皮肤也是滑滑的。这让教师陷入了尴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课后教师说,因为自己入秋后每天早晚都要擦润肤霜,不擦皮肤会干燥脱皮,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是这样。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孩子出门都坐私家车,秋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确实从小就不用护肤品,皮肤照样好好的。因此,教育立场应该是儿童的立场,儿童立场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精准的把握。
(3)富有儿童情趣。成人的经验成分大,对事物的本能感受在收缩,无法像儿童那样对外界事物有着个体原初本能的体验。因此,要想拥有儿童视角,必须清除成人的经验成分,张扬儿童的本能感受,努力呈现一些儿童能够接受的教学资源,使得儿童能够非常自然以及饶有兴致地开展学习。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竞争与合作》时,教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喜洋洋这一角色巧妙地设计了话题:在竞争中怎样合作,并以羊的故事展开来串联本节课的整个话题。本节课一开始,就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歌曲并与动画片中的角色打招呼,学生兴趣油然而生。然后,和羊羊们一起寻找合作秘诀,一起参加青青草原厨艺大赛,一起参加数羊竞赛。和羊羊们一起参与课堂教学,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引起了学生共鸣,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被充分激发出来。
3.聚焦“当下”生活。
(1)关注当下背景。我在设计《我长大了》一课时,为了达成“让学生领悟我长大了、学会了很多本领”这一目标,苦苦寻找活动载体。忽然想起前几天的一则报道:很多小学一年级招新生将“系鞋带”作为了入学测试的一个项目。联系当下儿童自理能力不强,许多孩子都穿魔术贴的运动鞋,到二年级还不会自己系鞋带这一事实,我大胆将“学系鞋带”这一活动引入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充满了自豪感。
“当下”的生活背景更加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儿童生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展开教学,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入当下事件。有位老师在上“课间安全玩耍”这一内容时,为孩子们讲述了学校前两天刚刚发生的同学间因玩耍不当引发的“脑震荡”事件,让学生来说说“你想对他说什么”、“你们在对他说的时候,有没有想对自己说什么”,再让学生去找一找校园里课间玩耍的危险。
用孩子身边最近发生的事件作为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对孩子来说最具说服力,也最能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教生活,我们要教儿童当下的生活。
(3)尊重当下情感。刘慧教授在《论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一文中曾提出:生命道德要通过回归个体生命的境遇、经验和体验,关注个体生命的当下需要,遵循生命之道来体现。作为德育核心课程的品德学科,应注重德育的终极关怀,尊重儿童的当下情感,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
如一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感受秋天”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感受落叶的美丽,将一袋落叶抖落下来,问学生:“你想不想在落叶上踩一踩?”少数几个学生响应:“想。”老师请了其中一名学生上去踩了一脚,问其感觉。学生回答:“发出‘啪’的一声。”教师问:“此时,树叶在说什么?”生1:“我有些疼,小朋友为什么要踩我呢?”生2:“别踩我!”教师抓住时机评价道:“是啊,你们小小年纪都懂得珍爱生命,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品德课程呼唤尊重儿童、依靠儿童、发展儿童的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尊重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的情感,让儿童当下的情感成为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牢牢树立“教生活”的理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反思“当下”的生活,想一想以往的生活怎么过的,看一看他人的生活怎么过的,即教学生如何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学习如何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地从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
[2]刘慧 朱小蔓 《论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徐宏 《基于儿童文化的小学品德生本课堂》.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金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儿童论文; 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真实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