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

韩琼[1]2003年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Core,A. 1998),这主要是由美国的国家目标和全球战略决定的。同样地,从我国的国家目标出发,我们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由于“数字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徐冠华等,1999)。“数字国土工程”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管理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土地管理信息化可以说又是实现数字化国土工程的前提和手段。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有关国土资源的空间信息技术呈现出全球化、整合化和可视化的趋势,带动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如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提供了有关国土资源的海量高精度影像数据;GIS与通用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大大增强了对国土资源数据的处理与管理能力;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基于网络的GIS开发使全球范围内国土资源信息的传输、访问和分发成为可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使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和知识;以工作流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虚拟现实与数据库、GIS技术的融合,可形象地显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有效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高层次的有关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研究,我国各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各自为政,建成的各类信息系统数据格式多样,不便于全局数据共享和社会服务。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土地管理行业的众多业务问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系统地、全面地探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研究方案,并从战略高度研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其要点是:通过统一规划、制定标准和试点示范等措施,加强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土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系统集成,整合国土资源空间基础信息,为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本文在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方案,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采集、办公管理、数据管理、业务处理和数据输出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内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以“多S(GIS+GPS+RS+DBS+ES)”结合与集成为技术支撑,采用OA+MIS(或DDS)+GIS的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最后,总结了笔者主持或参加的五个省部级项目(试点)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各个项目(试点)分别侧重了信息化实现的方案以及数据的采集、管理、服务和应用等五个方面。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一些策略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因此是切实可行的。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信息采集自动化处理方案研究土地信息化处理的基础是数据的采集,没有数据就不能进行以后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就更谈不上辅助决策了。搞好数据采集工作是土地信息化的基础工作,通过测量工具和航天飞机等,可以得到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图像。对于航片、卫片以及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等)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标准的矢量和栅格式<WP=5>的数据。(2)数据集成管理以及数据共享研究有关的土地信息在数字化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数据的集成管理,才能满足土地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具体组织工作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库的划分、库结构的设计、地理实体的编码以及有关图形要素的分层。(3)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中业务处理和决策支持研究在深入研究土地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人工智能,采取多“S”集成技术,建立能够辅助决策的土地信息系统,并结合土地管理的具体业务形成各类主题应用系统,如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土地利用监察系统等。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拓展和再开发,结合基于数据流和业务流的可视化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动态演示和空间分析和一定程度的辅助决策分析。(4)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土地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几乎所有与信息系统有关的领域。对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可以从分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狭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包括数据、数据交换、数据库转换、图形、软件、硬件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两个方面。二是广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则更为广泛,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地理、算法、解译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5)社会服务研究科学数据数据共享是一项国家行为,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政府在实施数据共享工程中的职能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建议政府将实现数据共享职责列为政府职能,一方面,在国家层次上,加强政府对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强化

冯策远, 王立刚[2]2016年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阐述了土地信息化的管理现状,并给出使土地信息化更好发展的方案与策略,希望对我国的土地管理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吴剑平[3]2018年在《试论实现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与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典型的人口大国,地少人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地少人多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导致与此相关的土地管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土地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在实际的土地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了土地管理信息化中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尖锐矛盾,急待解决。本文通过阐述信息化土地管理的重要性,简要分析了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现状,为实现信息化土地管理提出可行性方案,并结合方案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解决我国土地管理发展中的一些难题,促进我国信息化土地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苗剑萍[4]2014年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也就给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今社会,信息化管理不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有关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也逐渐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先后实现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本研究针对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万勇[5]2014年在《试论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与实现策略》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土地管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土地管理也要逐渐实现信息化、现代化,这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信息化的土地管理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急待解决,本文将针对信息化土地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结合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给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吴爽[6]2016年在《土地信息化管理策略优化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眼下经济发展迅速,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使得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土地管理的必然趋势。最近几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虽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管理和扶持,但是不可避免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以此,必须要加强管理和改革,根据实际需要对土地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优化。本文阐述了目土地信息化管理的现状,最后结合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状态提出了几点促进管理优化的有效措施。

高彦军[7]2008年在《河北网通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与用户、各级营销经理和相关管理者进行交流,获得了相关销售和市场等方面的数据,对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研究现状,分析了农村信息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及需求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建设经验,对农村信息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实施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河北网通建设河北省农村信息化的整体思路和目的及农村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农村信息化中资源建设问题,制定了农村信息化实施步骤,研究如何进行风险控制,阐述了农村信息化与政府的关系和农村信息化推进中的技术考虑,探讨如何把控推进时机。同时,文章中研究了农村信息化商业模式,对农村信息服务站基础设施和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面向农村的应用系统建设也进行了研究。

李萌[8]2016年在《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管理及信息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高速发展,为解决日益艰巨的人地矛盾和资源短缺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下的土地利用是在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下,结合区域内土地的自然条件与特征,切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统筹安排、整理保护等工作。随着“3S”技术、移动数据处理技术、高端的遥感传感器获取与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直观的叁维可视化与网络GIS技术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土地利用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保证了工作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本研究以西咸新区为例,遵循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结合区内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区内的发展基础,分析了西咸新区土地利用的模式,为西咸新区的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建立叁维信息化系统,并对土地利用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做出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内容和变化特点做出研究。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所经历的曲折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科学发展期叁个阶段进行描述,阐述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典型模式,且研究、汲取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地利用管理的含义进行解释,同时土地利用管理还应遵循土地伦理利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论和控制论理论等,并研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管理的关系,针对当前新形势、新挑战,结合全国及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和资源承载能力,对我国城镇化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思考。(2)对西咸新区土地利用的制度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西咸一体化大背景下,结合西咸新区土地规划的政策背景、空间总体布局和人口分布现状,总结出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具备的优势,并对影响西咸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作出具体分析。(3)对西咸新区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西咸新区的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策略,西咸新区延续区域内原有绿色生态基底,组团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增强区域内部分工协作,有机组织各个功能组团,构建组团式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将建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建设生态田园新城的土地利用模式主要以农业用地土地流转规模化和建设用地集约化,并以“秦汉农城”为例进行分析。笔者在西咸新区参与了秦汉新城2800亩土地项目的流转实施,就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念下,坚持土地集约利用和规模化。最终西咸新区将建设成为生态节约、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生态田园新城。(4)构架了西咸新区土地利用管理信息化方案。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的西咸新区叁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调度管理提供管理平台。(5)针对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和景观效益目标,建立了西咸新区土地利用管理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价不同阶段的综合效益值分别为0.375、0.483、0.671,验证了实施土地集约化及生态化田园新城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韩勇[9]2002年在《物流园区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现代物流信息化理论为基础, 从系统分析方法入手,分析了物流系统组成,阐述了物流园区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多种数学方法,构造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重点讨论了物流园区系统规划原则、方法和业务流程,设计了基于电子物流的海南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系统规划方案。第一章,对物流园区的规划的理论作了简要的讨论,阐述了论文立题的背景,目的、意义,提出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第二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物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的历史,探讨了现代物流的理论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物流信息系统与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组织与管理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物流园区中电子物流的作用。第叁章,从系统科学角度讨论了物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与作用机制;揭示了物流园区规划的精髓在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组织、管理和设计物流活动,以构成物流管理的一体化;从定量研究角度讨论了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定义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考察了物流体系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机理。第四章,从网络结构理论的角度考察了物流节点,重点研究了如何建设适应物流企业发展的物流园区。第五章,从重心法模型、线形规划模型、非线形规划模型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构建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第六章,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物流园区功能,建立了物流园区功能规划原则,设计了物流园区物流系统功能。第七章,从讨论物流园区设施布局规划的流程入手,以配送中心为例,探讨了物流园区的设施布局规划,详细地设计了物流园区设施布局规划与作业方案。第八章,从现代物流信息化理论的角度,讨论了现代物流与信息化的关系,探讨了物流园区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提出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案。利用上述各章节研究成果,对海南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系统进行实际设计。

方雷[10]2011年在《基于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高效处理平台关键技术探索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关键技术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基于云计算的服务高效处理建模理论框架,解决了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策略、空间云服务索引创建与操作、空间数据高效并行操作等关键问题,并通过计算机编程构建了土地资源云平台(Cloud Service Platform of Land Resource,LRCSP)。最后,基于本文的理论框架和建模平台,对土地资源服务的高效处理做了4项实验研究,并展开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具体来说,文本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成果。重点讨论了云计算的基本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理论和4个成功的商业云计算平台参考架构。从叁个学科的视角出发,总结了云GIS的内涵。以上述两点研究为基础提出一种云GIS的六层体系构架:物理层、虚拟层、数据层、服务组件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着重研究了该架构中的云计算各节点的自动部署策略;并针对平台的前台透明服务需求,从GIS服务的特点出发,提出云GIS服务模型,尤其设计了云GIS服务目录和可供用户进行简单编程的服务接口。针对平台的后台处理需求,提出云GIS平台的高性能并行处理数学模型:参照OGC服务链聚合模式,以原子服务和组合服务的角度分析了功能分解性;同时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数据结构出发,分析了两者的数据可分解性。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从面向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特点出发,提出面向云计算的土地资源云平台模型(LRCSP)。2、分析了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应的云GIS平台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虚拟计算节点任务分配模型、基于瓦片的动态地图发布策略以及并行数据库与MapReduce相结合的高效处理模型。在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策略研究中,除了提出基于格网预处理的STRTree的矢量数据并行划分的分布式存储策略和基于四叉树索引的栅格数据的并行划分的分布式存储策略之外,还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数据划分的最佳并行策略数学模型。在虚拟计算节点任务分配模型研究中,详细描述了任务分配算法,并在迁移决策阶段提出了计算节点的计算力模型。基于瓦片的动态地图发布策略即解决了一份空间数据经过数据划分并分布存储之后的地图可视化问题,也解决了由于土地数据变更频繁引起的可编辑地图动态更新的问题。在并行数据库与MapReduce相结合的高效处理模型研究中,研究两者优势互补的高效处理模型,并以分地类地物个数统计为例设计了利用MapReduce进行并行统计的算法,为其他类似的并行计算功能提供了借鉴。3、设计实现了原型平台并进行4组对比测试实验。实现并展示了土地资源云平台的3个功能模块:云资源管理模块、土地业务集成子系统和通用客户端。选取大数据量的矢量和栅格数据对土地资源云平台的4项关键技术进行测试。它们是:云存储性能测试中进行栅格数据并行剖分效率对比测试和矢量数据剖分效果对比测试;地图服务浏览性能测试中通过多次加载多计算节点的海量数据对效率进行测试;高效处理性能测试中对多节点的土地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用以确定MapReduce的编程模式下的服务效率;虚拟化负载均衡对比测试中将运行虚拟节点上的LRCSP与只安装一个操作系统的普通PC组成的集群系统进行容错、耗能和运行效率的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取云计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路径正确;提出的面向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平台模型展现出高效性、灵活性及扩展性,达到预期目标。作者在土地资源云平台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作为云GIS应用的一个补充,为后续研究与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 韩琼. 中国地质大学. 2003

[2].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J]. 冯策远, 王立刚. 城市地理. 2016

[3]. 试论实现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与策略[J]. 吴剑平. 城市地理. 2018

[4].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J]. 苗剑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5]. 试论信息化土地管理的方案与实现策略[J]. 李万勇. 城市地理. 2014

[6]. 土地信息化管理策略优化探究[J]. 吴爽. 明日风尚. 2016

[7]. 河北网通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D]. 高彦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8]. 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管理及信息化研究[D]. 李萌. 长安大学. 2016

[9]. 物流园区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D]. 韩勇. 天津大学. 2002

[10]. 基于云计算的土地资源服务高效处理平台关键技术探索与研究[D]. 方雷. 浙江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