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7-142-0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呼声逐渐提高,而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传统的课堂,主要是“师生交流” ,而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则变成“生生交流” ,“同龄人的交流” ,课堂气氛变得民主、轻松、活跃、积极、愉快。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因为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仍然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不明确
选择英语学习内容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内容选择合理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学习内容选择不合理的现象,经常出现小组成员不够明确合作内容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实际学习效果。比如某校课堂学习内容主要是祈使句以及情态动词can、have to的学习,但是在合作学习阶段,教师给出的练习题中涉及到了大量的will、may、might以及would的题目,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到简单的情态动词can、have to,但在合作学习阶段涉及到的内容超过了学生能力之外。这就是学习内容选择不合理的问题。
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中考要求的不断变化和逐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日益明显,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还用汉语交流,师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同时,时间把握不当,课后缺乏反馈。
3.分组不合理
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严重的分组不合理的情况。分组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分组时要把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但很多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做到这一点,有的组全是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有的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合作学习进行时,学生不能进行充分的合作和交流,尤其是整体水平较差的组,合作学习效果很不明显,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挫伤。
4.教师指导不利
英语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组和协调者,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利的情况。虽然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但是由于学生对刚学习的内容还不太熟悉,一些重难点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点拨和指导,有的教师没有及时提供帮助,仅仅只是一个纪律的维持者。
那么,如何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1.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能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探究的问题过难或过于简单,都会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同时,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渐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要及时注意调控合作的时间,不能太短,学生尚未讨论出结果。也不能太长,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确保小组学习收到实效。
3.有效分组。针对学校班级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组大概4—6个学生,既有男生也有女生。组内至少有一名同学成绩优秀,有一名同学成绩在班级中相对较差。教师每周传授新知识,每个学习组利用教师发的练习题或其他辅助手段学习可问及其他相关材料,通过互教互问或小组讨论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对英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将每个小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并选出最佳合作小组。
4.教师参与。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参与其中,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不时询问学生的合作情况,并及时给与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和策略,但不是唯一的,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学生在课堂40分钟时间内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一直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能力以便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每位老师在以后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及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讨论中,畅所欲言,增强了组组学习能力与交际沟通能力,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论文作者:杨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英语论文; 不合理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