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美学构建——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论文_肖忆

美丽乡村的美学构建——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论文_肖忆

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在莲塘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中,通过构建新田园主义的乡村自然美、留得住乡愁的乡村人文美、以及微创式再造的乡村现代美,在规划中展现农村山、水、田、林、路浑然一体的自然面貌,又让历史文脉得到传承,同时带动村民主动建设生态的、现代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新田园主义;自然美;乡愁;人文美;微创式再造;现代美

一、前言

乡村的美学构建不仅是田园式的直观美学构建,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美学构建,它的核心应当是一种人生体验,在这种对乡村的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恢复到人的精神家园。然而村庄的消逝与凋零,生态的退化与污染,使得村庄与“美”渐行渐远,只剩下一片衰败景象,如何重新构建美丽乡村,恢复精神家园成为村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总结《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美丽乡村规划》中如何构建美学的方法,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二、我国乡村发展窘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城市所吞噬。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不仅包含了众多文化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还包含了许多不可移动文物的损毁。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世代积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与习俗、与生俱有的劳作习惯与天人关系、土地里的祖先以及信仰。除此之外,剩余的村庄中青壮年劳动力正在大量向外流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日益尖锐,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在演变成“空心村”。截止2009年6月,中国农民工总规模约2.4亿,外出农民工规模约为1.5亿,目前农村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合计已约 1.5亿。

此外,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尤其以土地污染和水污染最甚,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堪忧。据统计,我国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亿公顷,比实际耕地面积两倍还多;沙化及发生盐渍化的耕地面积已达756万公顷;占全国淡水天然鱼捕捞产量90%左右的七大水系中,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总量达5000公里。

三、国家相关政策指引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第六产业”,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年,在鄂州市考察农村工作时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015年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村和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

四、美学构建策略

(一)构建新田园主义的乡村自然美——兼备乡土气息与城市文明

新田园主义立足于霍华德花园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自然田园风光,使乡村看起来更像乡村,却提供更健全的基础设施,更便利的城市生活功能,让村民们既体验着乡村的和谐与美丽,又体验着城市的文明与享受。不同的乡村也应当有着不同美的表达,不同文化不同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当地田园风光特色。此外,村庄整治、规划中涉及的民居、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都应采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方法,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保留原有村庄的风格与味道,尊重村庄真实性,并尽量做到与周边景观相协调,从整体上保持村庄自然美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莲塘村起源于宋朝拓展于90年代后,现阶段以现代建筑为主,形成“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相混杂的现象。规划对传统村落中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进行了立面整治,还原了岭南村落青砖灰瓦小楼临水的风格。除此之外,莲塘村共规划公共服务设施24处,保留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广场等设施,迁建村委会、综合文化站(室)等设施,新增小学、幼儿园等设施,结合鸿佑家塾等设置图书室等设施,并落实上层次规划设置了给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电、电信等市政设施,为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构建留得住乡愁的乡村人文美——弘扬宗教节庆及民俗文化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乡村记忆元素及宗教节庆元素,重点保护传承寄托乡愁的宗祠、戏台、节庆活动、古树、古井、美食、风水等人文美,这些是在外打拼的游子们心中关于家乡最深刻的记忆和体验,是浓浓的乡愁寄托的载体。

莲塘村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民间文娱活动舞狮、粤剧,民间习俗上灯,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处推荐历史建筑线索。同时莲塘村还有古树、风水塘、古井、戏台、社稷神坛等历史环境要素,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以真实性、完整性、整体保护与分类保护相结合、可操作性为原则,延续了原有的风水格局,保护龙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保护村庄的完整性,并结合山体、传统建筑群的风貌与布局要求细分建筑控制地带,还通过道路确定建议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三)构建微创式再造的乡村现代美——既山水相依又农旅相生

乡村微创式再造就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以及最低影响地开发美丽乡村,以农民为主体,对当地的生产、消费和乡村生活进行再造,培育有机农产品,以城市居民体验为目标,开发休闲乡村旅游,建设生态的、现代的美丽乡村。其应当在修复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与周边土地的产业利用相结合,以产业升级引导再造,以文化背景引领再造,推动村民作为再造主体,让村民在有就业机会和分享到村庄改造利益的前提下重建自己的社区文化和生活。

莲塘规划充分利用周边都是旅游区的区位优势及村内生态环境优势,以农民作为经营主体开发乡村旅游,形成了集吃住农家、生态观光、果品采摘为一体的旅游特色村。规划以村内环境整治为重点,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石头、植被等元素进行整治,以城市居民为客源目标,大力推动村民开发民宿旅游及有机农业,既发展了村内经济又保护了村内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莲塘村规划既保留了岭南乡村风格,又补给了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使村民既能身处村庄体验乡村自然美,又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便利服务,是新田园主义在村庄建设中的典范。此外,规划对风水格局、山体水体、村落格局的保护,以及对街巷、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甚至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使人望得到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最后,美丽乡村规划结合周边产业发展特色,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以有机农业及休闲农业为开发核心,以城市居民体验为目标,配套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又提高了村民收入、美化了村居环境,展现出现代农业下美丽乡村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06;21-22.

[2]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2013,(9);66-68.

[3]朱建武,浅谈美丽中国之美丽乡村规划[J].中华民居,2014,(15);43-44.

[4]周兵,“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J].学术探索,2015,(4);58-59.

[5]曹富雄,王璠,新农村建设与再造现代乡村文明[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4);47-48.

论文作者:肖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的美学构建——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论文_肖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