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与“扶小”———亚洲地区小企业发展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地区论文,小企业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小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1〕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抓大放小”的政策,正是总结了过去国营企业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得出的政策选择。然而,亚洲各国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显示由于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如抗风险能力差,融资不易,以及信息不灵,等等,对小企业的光“放”不够,还得“扶”一“扶”。因此各国政府都在“扶”上大作文章,其中不乏十分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亚洲一些高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揭示:为什么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十分需要政府的帮助与扶持。亚洲各国政府又是怎样帮助小企业的。最后,我们将对应如何扶助我国小企业的成长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为什么要扶助小企业
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着它们的比较优势。它们的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成本低,具有高度的适应与应变能力。它们需要的投资少,见效快,可用较少的资金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小企业也有着以下的致命的弱点,如不加以扶助,则失败的概率也很大。
首先,资金不足是小企业最大的弱点。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一般都比较少。以台湾为例,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产的20%左右,远低于大企业的40%的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不足导致了企业必需大量举债。然而,因小企业一般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借贷则极为不易。融资的困难是大部分小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少小企业不得不借助于民间渠道以至于地下钱庄等非正式金融机构融资。在台湾,资产在100万新台币以下的小企业有90%以上的资金是通过民间渠道获得的。而正式银行贷款只占10%左右。
第二,小企业的技术层次一般都比较低,而自身又缺乏产品升级换代的能力。没有外界的帮助,技术上的创新与新产品的开发难以自发地产生。
第三,小企业一般管理水平较差,财务混乱。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素质较差。管理不善往往成为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小企业本身也缺乏自我提升管理水平的能力。
第四,小企业一般都是单枪匹马,缺乏组织性与规模效益。更加上信息不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把小企业组织起来建立行销与服务网络,可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三、怎样扶助小企业
上节说明了小企业尽管有其竞争的优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尽管世界上对小企业“放”的国家比比皆是,但成功地发展了小企业的国家并不多。亚洲的发展经验说明,对小企业光“放”还不够,还要大力“扶”助。那么,他们又是怎样扶助小企业的呢?
1、建立高层次的政策协调机构
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政策环境。而政策的制定与环境的形成均需要有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加以组织与协调。从6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地建交了高层次的政府机构以制定与执行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法令。
早在60年代初,台湾当局就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协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尔后,又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指导。1991年台湾立法院通过了”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把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变成法律。(邓胜梁,1994)
菲律宾因连年的政治动乱,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之中。政府为刺激经济成长,于1991年通过立法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委员会”,负责协调制订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以及执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各项优惠与扶植政策。
韩国的发展走了一条与他国不同的道路。它是以扶持大企业,鼓励集团大生产而出名。但这也不是说中小企业在韩国就受到特别的冷遇。政府成文了“中小企业局”来协调小企业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逐渐看到了过份依赖大企业的弊病,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强调市场的机制,减少政府干预,以及承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新经济政策的核心部分。
类似的机构在印度尼西亚有“小企业与合作部”;在日本有“中小企业厅”:在泰国有“工业促进局”。新加坡、香港与马来西亚尽管没有设专门的中小企业机构,但主管工业的部局均有支持中小企业的义务与功能。(APEC,1996)
2、建立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小企业般较难在大型的商业银行中取得贷款。因此各政府都试图建立一个专门面向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台湾成立了以中小企业银行与一般银行相结合的融资体系。目前台湾地区共有38家中小企业专业银行。这些银行的资金来源除了本身吸收存款外,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开发基金以及邮政储蓄系统的支持。政府公布的法令规定,中小企业银行系统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大于总贷款额的70%。另外,还有62家的公、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有关部门把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作为评价与考核一个银行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台湾银行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为40%左右。中小企业贷款年增长率平均为20%以上。(张维迎,1994)
在菲律宾,由政府出面成立了“小企业担保与融资公司”,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该公司对中小企业直接与间接的融资,提供风险投资,租赁贷款,二次抵押,以及证券贴现等服务。该公司还对小企业提供投资贷款担保。1991年菲律宾通过立法强制所有的金融机构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给中小企业。法律规定,在法律生效后的第一年,所有金融机构必须有5%的贷款是提供给小企业的。第二年后,这一比例提高到10%。中央银行负责监督执行这一法令。亚洲其他各国也都有着同样的小企业融资机构。如在泰国有小企业金融公司;在日本有日本小企业金融公司、人民金融公司等等。
3、建立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系统
小企业信用担保系统用于协助具有发展潜力、但低押、担保不足的小企业获得银行业的融资它可以分担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信心。我国台湾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为政府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捐助。一般担保项目为八成,最高九成。在菲律宾,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除了政府的小企业担保与融资公词之外,还有菲律律宾发展银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菲律宾出口与国外借贷担保基金等。这些担保机构不但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不够的问题,还有义务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地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其信用度。泰东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都有着类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4、建立小企业的辅导与咨询体系
鉴于中小企业面临的信息不足以及管理混乱的问题,早在6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就设置了“中小企业辅导小组”,负责辅导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一体系而后发展成为财务融资、咨询管理、发展研究、技术提升污染防治、市场经销,以及产品更新的指导系统。他们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予以综合辅导,并给以融资诊断及财务管理辅导。这些辅导机构还定期举办务式人员培训和信息交流,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张欣,1994)
在菲律宾政府的支持下,各种国营的与民间的对中小企业的咨询、培训机构十分活跃。如菲律宾商业培训中心、菲律宾小企业技术中心、人力与发展中心等,每年都对小企业进行大量的培训、咨询服务。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的中小企业支持体系在运作起来往往是各行其职,但又相辅相成。例如在台湾、如银行认为某一小企业担保能力不够,就可以转向信用保证基金申请给予一定比例的担保。在融资前,企业也可以就其经营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请辅导机构予以会诊辅导。经过会诊辅导后的企业,一般管理水平会有所提高,信息透明度有所加强,融资也就比较容易了。(张维迎,1994)
四、我国应如何“扶”小
小型企业在一个资本短缺、劳力充足、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的国家中,有其相应的比较优势。而在现阶段,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又有着其特殊的意义。
1、国营企业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我国的经济改革,现在已经到了打攻坚战的时候了。这一攻坚战的核心部分即为国营企业改革问题。十几年来,尽管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进行企业改革,但迄今为止还是困难重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国有企业处境越来越困难。人们已经清醒地看到,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每年淘汰一部分企业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如不让一部分效益极差的国营企业关门,他们就可能通过三角债、银行坏帐等形式,把其他企业,甚至整个银行业给拖垮。不少学者指出只有搞“死”一批国有企业,才能搞“活”其他的国有企业。
然而困难在于如何妥善安置国营企业的冗员以及破产企业的职工。这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改革到了一定程度速度就得慢下来。因为放权也好、股份化也好,产权明确化也好,对外合资也好,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涉及到多余人员的安置问题,这是回避不了的。
事实上,近一两年来,不少地方大批国营企业职工下岗,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对这些下岗职工如不妥善安排,不但可能面临政治上的风险,而且也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一些学者把希望寄托在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上。笔者完全赞成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险体制。但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保险体制只适用于正常情况下的人员退休和短期失业问题。而在我国是要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就业问题,一下子全推给社会保险体系,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此大规模的职工下岗。再强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可能承担得起。(肖梦,1995)
最近不少城市对下岗职工实行了再培训、再教育的计划。但如没有大量的企业能吸收和容纳这些培训出来的人员,这一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方法和出路还是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其他的措施都有可能是舍本求末,事倍功半。
2、解决城市就业的出路在于发展小企业
那么如何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呢?我们认为,解决城市就业的出路在于发展小企业。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发展城市的小企业,这是因为第一,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第二,城市人口失去了工作就失去了生活来源,而农民毕竟还有一块土地;第三,改革要一步一步来。同时解决城市与农村的失业问题难度太大。配合国营企业改革,应先侧重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根据亚洲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在我国城市进一步发展小型企业潜力是很大的。从统计数字来着,我国的小型企业也占工业企业的98%左右。但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我国的很多小型企业实际上是在国外算作大型企业。在亚洲的大部分国家,雇佣50人以下才算是小型企业。(许文志,1995)根据这一标准,我国十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小型企业。国外资料显示,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里,有将近一半的人员是就业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的。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是应该有很多小型企业的。
当然,我们强调发展小企业,并不是说我国不必发展大中型企业。作为一个大国,国家支柱企业还是应该是大中企业。但正因为中国是大国,更应该两条腿走路,不能忽略小企业的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很大,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个特定阶段,小企业能在短期内用较少的资金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3、怎样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自去年以来,“放”开小企业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山东诸城,厂东顺德等地,通过市场的机制,对现有的国营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加以改造,使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活力。各地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政策。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的小企业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如前两节所述,亚洲各国经验证明,对于小企业光“放”还不够。小企业因它自身的弱点,在发展的初期,需要一些帮助。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的过程,相对其他的市场机制已经比较健全的亚洲国家来说,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更有其特殊的困难。
第一,我国的金融改革尚在起步阶段。现有的国有银行的主要精力和财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得不集中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上。更加上现有的银行的规章制度也不允许国有银行对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小型企业大规模贷款。
第二,与亚洲国家不同,我国不存在着比较成熟的非正式金融系统(如地下钱庄,行会,标会,高利贷者等)。小企业即使愿意讨高利息,也很难得到融资。
第三,亚洲国家的小企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的现状使我们要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小企业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发展,以便容纳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第四,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比较均等。绝大部分人还一下拿不出来小企业发展初期所需要的原始资本。而如果完全靠自己的原始积累来投资,小企业发展的速度就会很慢。
第五,开创小企业,需要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以及一定的经营知识与能力的小企业家。在我国,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还尚需时日。
最后,我国现有的工商制度,商业法规,土地政策等还不够健全,特别是不适于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要在我国创造出一个适应于大规模发展小企业的经济环境,各级政府要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政府在这里的作用,不是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投资,而是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给予必要的扶助。
根据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促进和扶助小企业的发展。
一是,建立高层次的各级专门机构来促进与协调小企业的政策与发展。要有当年促进乡,镇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发展的魄力、决心和措施。小企业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政策以及一系列的措施的。它涉及到工业,商业,法律,贸易,金融,税务,劳动人事,工商管理,以及社会保险等各个部门。各国经验证明,应有强有力的机构加以协调。
二是,建立一个专门面向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现有的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他们的贷款审批程序,信息渠道,都不适用于小企业的融资。城市合作银行系统可以弥补部分缺陷。但亚洲各国经验证明,因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十分分散,存在着多个融资机构是必要的。多个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有利于降低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因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在利率上应该有更大的灵活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小企业的利率可以完全放开,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三是,建立一个小企业的风险担保基金体系。各国经验证明,要使小企业融资系统能健康地发展起来,国家应该在分散风险方面做一些工作。建立一个风险担保基金体系,比对小企业直接进行补贴,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担保基金的方法,分散对小企业融资机构的风险,使得融资体系比较容易建立与发展。另外,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也能使这一行业更专业化,可节省小企业融资系统的成本。大规模的风险担保基金还可以有规模效益的作用,使风险互相抵销。
四是,建立小企业家的培训,咨询,辅导体系。相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小企业家的培训任务更为艰巨。对有志于创业的人给予一些培训,例如如何开创小企业,如何寻找市场机会,以及小企业的财会管理等等。当前可能更重要的是启发人们的投资意向和寻找投资机会。我们应该作一些有系统的调查,看那些与我们发展阶段比较接近的国家的小企业都在哪些领域里运作,我们还缺些什么。启发大家寻找小企业发展的领域和行业。国家可以扶助一些民间的咨询机构和社会团体,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学习别国的经验,开拓人们的思路和视野,发挥他们在现阶段的信息传递作用。
最后,国家应该从政策上来减低那些愿意开办小企业的人员的风险。现行的政策使职工从国有企业中转移出去办小企业的风险太大。退职职工的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健可能都没有了。如果国家能在一段时间内允许转移人员继续享受原有的劳保福利,同时开办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减少这些愿意出去闯一闯的人的风险。
注释:
〔1〕习惯上,人们往往称之中小企业。但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有所不同。为与国内的习惯用法一致,本文一律称之为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