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扫盲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困境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现有1.3亿文盲,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素质提高和经济腾飞的极大负担。扫盲,刻不容缓。但就目前扫盲进展来看,又任重而道远。原因在于许多扫盲教育面临的困境一时仍无法缓解,而在贫困地区,这些困境表现尤甚。
一、艰苦的自然环境为贫困地区的扫盲教育重重设障。我国贫困地区一般都处于自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等。穷山恶水,气候不适,农业不发达;交通闭塞,通讯不便,与外界信息交流困难。这既是贫困产生的自然基础,又是贫困的一种结果,因为贫穷,本地区人们还无力独立自主改变这种自然困境。更进一步讲,这种环境也影响到扫盲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给,影响到扫盲气氛的酝酿和扫盲所需信息流通的灵便性及扫盲的成活率。
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差,使扫盲的物质基础薄弱,影响到扫盲的踏实进展。与自然条件的恶劣相应,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处于低水平状态、物力、财力匮乏,扫盲的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物质贫困基础上的精神文化贫困,使扫盲必备的舆论氛围、认识气氛无从酝酿。总之,贫困地区扫盲教育的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都严重缺乏。
三、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是扫盲教育顺利进行的巨大的思想障碍。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文化现状制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陈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信条,使人们固守着保守、退缩、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产生不了对新生活的理想设计,更缺少实现另一种新生活的实践能力,更无从谈对扫盲意义的正确认识和参与。尤为严重的是,沉重的生产劳动、家务劳作,加之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使占扫盲对象70%的妇女文盲的扫盲工作成为难中之难。
四、扫盲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误区,挫伤了扫盲对象的积极性。贫困地区特定的文盲群体、保守固封的思想状态和文化水平,决定了他们无法摆脱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认识局限。而我们扫盲工作中内容与形式的误区,无法给扫盲教育开辟一条顺畅通达的道路,它表现在:单纯的识字教育或读、写、算能力的培养与农民急急求之的经济效益、物质实惠没有直接的关系,接受不接受扫盲,对贫困的生活现状改观没有立竿见影之效;为完成扫盲任务和指标搞突击、搞应付、搞形式主义,无暇顾及扫盲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有时人为造成与农民生产、生活在时间、空间上的冲突,引发出扫盲对象的对抗情绪。没有扫盲对象的积极配合,扫盲工作举步维艰。
五、三种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扫盲的效果,使大量工作成为无效劳动。经济搞活、劳动力市场开放,城镇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吸引了大批的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又具备廉价劳动力特征的农村人口。这种发生在贫困地区与周围城镇间的单方向人员流动,致使扫盲的成果无法巩固在当地而向外不断流失,形成了区域间人员流动的外循环;二是扫盲后教育措施不力,继续教育无法强化,复盲人数的比率高,二次、三次重复扫盲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原水平的循环导致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无谓浪费;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因种种原因不能确保实施,流生现象严重,旧文盲还没有扫清,新文盲不断连绵相接,扫盲任重道远。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些关于贫困地区扫盲教育走出困境的粗浅思考:
一、主导思想上坚持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客观战略。
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经济腾飞依赖于教育先行,但就特定地区特定的发展阶段看扫盲教育的出路,只能坚持实施教育与经济协调同步发展的战略。这种协调思路,从教育的角度讲要着手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识字教育发展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为素质教育和科技教育的植根打下基础;二是把学文化、学技术与当地生产直接联系,求经济实效。也就是说,贫困地区的扫盲教育一要完成扫盲任务,三要以科学兴家为手段,同时为目的。同样,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既要实现物质丰富,又要以教育发展为手段并为目的。总之,经济与教育互为手段、目的,协同发展。
二、扫盲教育从低处着手,向高处着眼,强化扫盲后教育,超越识字教育的局限,向功能性扫盲推进。
1978年,我国就在总结前一时期扫盲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基本方针,对扫盲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实践证明,扫盲后教育同扫盲教育具有同等、甚至超越之的重要意义:其一,它使扫盲的初级成果得以巩固,杜绝回生复盲现象,避免了人、财、物的无谓浪费;其二,使从低处着手的扫盲教育,突破识字教育的局限着眼于高处,向功能性扫盲自觉推进。所谓功能性扫盲,是指对那些有一定文化水平达到初级脱盲标准,但仍不能很好适应并自觉改造自己生活环境的人的继续教育。贫困落后地区要摆脱贫困并跟上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满足于初级脱盲水平还远远不够,向功能性扫盲推进是一种必然,即将生计教育(卫生保健、经济开发等)、家庭生活知识教育(子女教养、家庭经济活动的预算、支出等)、公民意识教育(法律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等)、竞争与参与意识融汇在扫盲过程中,造就培养适应于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的农民。
三、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与处理扫盲教育的备方位、各层次关系。
扫盲教育不是一个单因素组成的、孤立的行为活动,而是一项牵涉到国家、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职、权、责分配,包含了人、财、物、时、空、信息、文化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它既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生活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制动关系,在其内部又由诸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交织活动,影响着扫盲教育的方向、过程、效果和成败。因而,将系统方法引入扫盲教育中势在必行。首先,把扫盲看作社会活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互动关系使我们有可能统筹教育、宣传、科技、司法、文化、农业等各部门、各团体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形成并利用扫盲合力,确保扫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应有地位和社会基础。其次,把扫盲看成是农村改造、农村教育、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是一种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的大事业。因而,在扫盲与促进经济发展时,就不能是零零碎碎的,而是整个体系;不是枝枝节节,而是统盘筹划:不是以扫盲本身为目的,而是以改造、建设、发展为己任。从这种系统角度考虑,扫盲就应该从发展农村生产、提高农民觉悟、增强农民体质、加强卫生保健、改变传统观念、移风易俗、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多方面整体进行。
四、办学的形式、内容要贯彻便利、实用和针对性的原则。
办学形式体现在易为不同对象接受和接近生活、生产实际的特点,如农闲季节可以按学员程度分类编号,固定班集中上课,农忙季节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作业、个别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甚至编演文艺性节目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视野,传播生产科技知识。
内容编排上也要灵活多变,因具体情况而异,不搞一刀切。对观念保守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启蒙教育,对妇女文盲多进行教养子女的知识、家庭卫生保健等教育,根据气候、土壤、资源类型的差异,配置相应的农作物种植技术、资源开发技术、畜养技术等教育,总之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五、切实制度化、法律化地解决贫困地区扫盲教育的基础工程建设。
①师资:除充分调动本地区的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来协助扫盲外,还应有对扫盲的意义有深刻认识和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专门人员(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奔赴扫盲第一线,以确保扫盲的质量、层次;②财力:克服困难,采取倾斜政策,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力、物力投入,把扫盲基金的征集、储备、利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防止资金的非正常外流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