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及重点领域改革现状与对策论文

山丹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及重点领域改革现状与对策论文

山丹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及重点领域改革现状与对策

刘 丽

(山丹县水务局,甘肃 山丹 734100)

[摘要] 一直以来,农村水利设施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农田灌溉用水以及农村人畜安全饮水。为了能够发挥农村水利设施的效用,就需要做好水利设施建设以及重点领域改革的分析。针对山丹县的水利设施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改善策略,推动其水利设施建设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山丹县;农村水利设施;改革

在2018年,农水水电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能够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兴水惠农决策部署,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性,改造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实现地下水的综合治理等,从而持续开展农业水利扶贫一系列的工作,希望可以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1 山丹县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经过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多年来的建设,山丹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明显提高了水土资源的保护能力,这样就为社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但是,因为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制约,山丹县基础设施在生态环境改善、在水安全的保护等方面依旧存在差距。就防洪安全防护来看,部分区域还没有满足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在其流域体系之中依旧存在薄弱的防洪体系;基于供水安全保障来看,缺水问题相对突出,导致其人均的供水量偏低,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还存在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从灌区建设方面看,现有灌区设施还存在老化失修建设标准低、用水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问题[1]

2 山丹县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的策略

第一,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完善骨干工程的建设。能够尽可能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做好对应的处理,确保能够为水利工程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支撑。第二,全面开展防洪抗旱减灾的工作,尽可能落实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浅山区的防洪处理,建立健全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这样就可以实现短板的有效防控处理。第三,强调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监管处理。为了杜绝出现农村水利设施荒废的问题,还需要落实其监管。通过统一布局以及科学地管理农村水利设施的基本功能,能够明确划分使用与管护的主体责任,这样就可以方便监管主体责任的有效区分。另外,针对农村水利设施还需要落实负责人,能够成立对应的管理小组,推动水利设施监管,并且做好后续的维护与使用。另外管理小组也需要检查农村水利设施,积极做好各个方面的组织与协调,能够让政府和群众都积极参与,防范荒废的问题出现。第四,注重农村水利设施资金方面的投入。伴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水利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为了确保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就需要注重资金的投入,能够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首先,注重运营融资平台的建立,能够在农村水利设施之中引入更多的金融资源,能够关注水利设施方面的问题。其次,注重资金方面的投入,能够做好荒废水利设施的整合利用,从而实现对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后,做好社会资本的吸收,实现水利设施建设的完善处理,并且配合上维护,这样才可以满足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将水利设施的基本作用完全发挥出来[2]

3 山丹县水利重点领域改革的有效对策

3.1 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注重对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确保能够管住、管好、管严。第一,河湖管理,落实河长制,强调地方党委政府在水域岸线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的职责。将水流产权的确权试点工作落实,能够考虑到水域、岸线等对应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权属不清楚、监管不当的问题出现。第二,落实水资源管理,能够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此来实现取用水总量针对性地控制处理,并且还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的落实,能够在政绩考核之中纳入节水这一个约束性的指标,可以优先在严重缺水的区域推行。强调水资源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够注重对水资源的风险防控。第三,强调工程质量监管。注重对水利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注重政府质量监督,能够做好其考核工作,最终落实其质量的终身追究制。

3.2 发挥市场作用

落实市场作用的发挥,通过机制体制的合理创新,能够将价值机制理顺,这样也能够发挥其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第一,推进水价改革。有效地进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能够基于其形成机制、精准补贴、监测计量等方面做好健全处理,从整体上达到不增加农民负担、有利于体制机制创新、节约用水和保障工程良性的发展。第二,适当融入水利投融机制。能够强化对公共财政的投入,并且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环节也需要鼓励社会资本的融入,这样就可以完善对于其水利的支持。第三,落实水市场的发展与培育处理。建设水权交易制度,能够完善其交易试点处理,并且积极地做好引导,从而实现地区之间、流域之间的水权交易处理,这样才能够让水权流转形成诸多丰富的形式[3]

4 结语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水利设施作为主要的支撑,其本身带有战略性、公益性等基本特点,强调基础强则农业丰,农业丰则农村富,农村富则国家盛。在实施改革开放之后,能够确保农村水利设施取得长足的发展,最终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一个周末,王树林从学校接回了小龙。辛娜并没有在下班后回来,王树林买菜做饭,直到热腾腾地端上桌,辛娜还是不见影子。饭后,小龙回房学习去了,初三阶段,压力徒增,小龙变得有些沉默寡言。王树林在抽了一支烟,最后他还是决定给辛娜打个电话,理由很充分,周末陪孩子为重,怎么可以毫无生息地玩失踪呢?

2.2 下载频次 54篇高被引论文的总下载频次为45 839次,单篇最高下载频次为4 194次(对应的被引频次为104次),单篇最低下载频次为81次(对应的被引频次为20次),平均下载频次为849次∕篇。其中,下载频次>2 000次的论文有3篇,500次<下载频次≤2 000次的论文有26篇,100次<下载频次≤500次的论文有23篇,下载频次≤100次的论文有2篇。

【参考文献】

[1]刘国琼.基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投入激励模式选择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09):182-185.

[2]王左华.农村水利建设多元化投入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95-97.

[3]何海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67-68.

[中图分类号] A32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33-0076-01

标签:;  ;  ;  ;  

山丹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及重点领域改革现状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