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凝土质量问题较为常见,如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不光滑,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冷缝、裂缝等。轻的会影响混凝土观感、重的会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物的寿命。本文探讨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浇筑、养护等施工要点,为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控制概论
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项目施工阶段,出于保证工程质量,对工程中参与要素进行全程监管的一种价值实现过程。这使得其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确切地说,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施工现场管理性质的工作,参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及时且有效的消除或者规避不良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从而真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的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之中是非常必要的。
2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材料,由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物质按照科学的配比混合而成。其中水泥是配合过程中的核心材料,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在常用的水泥种类中,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特性,功能也不一致,所以要进行合理的水泥类型选择,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选择类型与型号,而且水泥在保管以及保存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测,不能将变质或过期的水泥应用到施工中。骨料主要分为粗骨料与细骨料两种类型,粗骨料粒径>4.75mm,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有废渣、碎石等;而细骨料有粉煤灰等种类,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选择骨料,但是要控制骨料的含水量以及含泥量,在施工前最好重新对骨料进行清洁。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骨料粒径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要考虑到具体的要求,对混凝土强度以及构件截面尺寸进行控制,保障在合理范围内。水主要起到的是拌合的作用,但是使用的水要控制其质量,杂质不能过高,酸碱性适中,并且控制用量,保障混凝土的和易性处于合理程度。外加剂并不是所有施工都要使用,但如果必须应用,要合理控制用量,用量不能过大,起到混凝土性能调整的作用即可;剂量的具体计算需要根据骨料,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量进行。
2.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和优化
第一,通过试验试配,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同时采用比较优质的掺合料,尽量减小混凝土水灰比;还应加大骨料粒径且尽量增加碎石用量,骨料的含泥量要符合要求。第二,混凝土配合比中根据施工要求必须掺加外加剂,外加剂要选用适用的、相匹配的、性能较好的,如缓凝减水剂等,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做正常混凝土与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对比试验,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第三,坍落度的控制。在试验室试配试验时,必须考虑水泥单位用量与混凝土坍落度的一致性,通过调整水胶比,使得坍落度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且能满足施工要求。第四,通过试验,按泵送混凝土的实际条件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试验过程按试件收缩率2×10-4-4×10-4作为控制目标。第五,混凝土配合比初步确定。在混凝土搅拌时掺入外加剂(缓凝减水剂)是为了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延长水泥水化热放热时间,同时为了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水化热峰值,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中,减少水泥用量,用粉煤灰、矿粉等掺加剂作为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后,通过详细计算、试配,反复优化,且在制件验证后得到最佳施工配合比。
2.3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
a.混凝土运输到输送入模及其间隙总的时间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b.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照计算的步距进行分段浇筑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这样就不会产生混凝土冷缝。混凝土浇灌施工应连续进行,正常情况下不留施工缝。c.采用振动棒时应“快插慢拔”,适当将振动棒上下抽动便于振捣密实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振动棒插入点间距要均匀,移动距离板梁小于50cm,柱墙小于30cm并且每一插入点要控制好振动时间,根据经验为20s~30s,混凝土表面不下沉,无气泡,表面出现灰浆为止;振动棒不尽碰撞模板、钢筋等;当使用平板振动器时,平板移动要前后搭边,贴住已振实的边缘。d.楼板厚度控制要准确,在竖向钢筋上抄出1m高水平线,拉线检查浇筑面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测量人员也可以用水平仪跟踪检查混凝土平整度情况。e.混凝土施工时,安排专人检查钢筋、模板、支架、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标高等。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安全,工程质量符合要求。f.为了防止混凝土输送泵管堵塞,在输送混凝土前,必须先泵送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与混凝土中的砂浆成分相同。g.混凝土浇筑前,各专业负责人应安排专业工程师检查其工作完成情况,并以书面形式签字确认,避免事后在混凝土上开槽凿洞。h.做好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施工记录工作,交接班时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2.4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措施
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养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在养护过程中,需根据规范流程做好基础地梁与承台混凝土施工,即插筋上套PVC管→测量放线→把关入场检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在对顶板与框架柱等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做好模板清理工作,并开展测量工作,对施工缝进行妥善处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予以合理的养护。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时,需从标高控制点一直延伸至作业面,以200cm间距把顶板50cm标高线引到钢筋上。在养护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好养护时间。在混凝土表面养护工作中,一般是在塑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的12h内实施洒水养护。若是低塑性混凝土,则应该在浇筑结束后采用喷雾养护方式。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应该保持连续性,即是在养护期间要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的湿润度。
3现浇混凝土季节施工质量控制
3.1雨季施工
在雨季进行检测施工时,需要通过控制障碍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控制,通过在有一定坡度的人行道上设置合理的孔洞。通过脚手板以及其他孔洞之间的连接形成一定的防滑措施,以实现支架结构与土方工程的工程检测顺利进行,同时有效减少坍塌。在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有效控制地基,以防止雨水的浸泡侵蚀。需要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分析,以排除被雨水浸泡的区域,并尽量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进行回填作业。在基坑结构内需要合理设计积水点,以防止地面受到雨水的侵蚀,并及时进行防护措施,通过配合设置抽水机,以保证坡道内能有效防范雨水浸泡。开挖好了基坑之后,需要依据实际建筑工程要求进行现浇混凝土,防止其他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施工。
3.2高温环境施工
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建筑施工,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合理降温。并且要依据实际工程需求调节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以保证高温无法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同时需要注意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做好合理的防范避暑工作,以减少因为高温条件危害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出现。同时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容易出现快速的凝固,所需施工人员因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做出应对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能正常运行。
4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浇筑、养护等施工要点,给出了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可为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施工单位要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水平。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质量管理到位,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廖雄群.浅析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82-83.
[2]徐兴利.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居业,2018,08:72-73.
[3]代启俊.探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77-378.
论文作者:高向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水泥论文; 现浇论文; 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