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构建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繁荣的理论源泉,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规划、样式、发展成果、历史积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之不尽的素材。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形成的内在机制,寻找两者的互动因素,把握两者的契合点,就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进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达到新层次和高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机制;文化转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实现经典性理论通俗化和平民化,把抽象的原理或者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道理,实现从“被少数精英理解和掌握”转化为“被更广大群众理解”的生活常识,彰显理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在普遍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深入人心,最终达到接受认同。少数民族文化构建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内在的机制,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必然伴随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最强大的理论基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少数民族文化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两者的契合点,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规划、布局、推进措施,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一个新视角。

一、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内在机制的形成

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多元一体,尽管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密切的交往,共同生活和劳动,获得了相互理解和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当然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和强国过程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源泉,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文化的表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深入人心,必然要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自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构建的理论基础,决定着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发展的方向。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构建担负着推陈出新的任务和使命。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吸取人类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必然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吸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尤其要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并非简单旧模式的延续,也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化当成“活化石”,而要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中获取积极合理的因子加以不断丰富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少数民族建设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无法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也需要以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和载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市民化、生活化的本质,展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使马克思主义更显其生机和活力。所以,少数民族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得益彰,伴随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而呈现相互促进的状态。

少数民族文化繁荣的前提之一就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分布广泛,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尽管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现实的环境来看,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繁荣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就是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基本前提”[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当然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时,尤其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生态是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需要有相当的理论作为背景才能被人们理解,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必要任务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直接地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在表述上的通俗化和可读性问题。”[2]少数民族地区要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或者本民族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实现学以致用,武装各族人民的头脑,指导文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确保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力。文化自信要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崇尚和谐等传统思想,其理论来源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优秀文化成果的总结和发展,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少数民族文化的性质,指引少数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既要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思想,也要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样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程中,要紧密地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整个社会将开放得越来越全面,文化全球化从理论的探索变成现实的存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常态。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多样的文化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引导,很容易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不和谐的思想与意识(例如极端民族主义、狭隘民族意识等错误思潮),或者出现极端事件。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领域的变革过程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和指导地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少数民族群众讲明马克思主义就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化,符合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系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吸收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发展成果,体现出很强的时代性特征,自然是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西南联大在抗战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也培养了那么多杰出人才?关键因素还是教师。真正的好学校,不在于现代化的大楼和设备,而在于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能不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公民,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好校长和好教师至关重要。

至于反思,即指对我国近、现代时期治理得失的反思,也包括对近十余年来在社会治理研究的得失。前者更有现实意义。如李星峰博士对土改所做的政治学分析,可谓材料翔实、论证周严,并提出独立思考的见解。“借助接连不断的群众运动,党和国家可以迅速有效地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目标,但这种动员和治理却难以纳入常规化、制度化的轨道,从而在社会变革的动力与社会运行的常态之间,形成了难以消解的矛盾”。[61]另外,以客观、审慎的态度梳理近代史料,也能有所发现、取得创见。如任吉东博士对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就是典型例证。[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呈现相互统一性的特征。从文化繁荣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表现为两者都指向人民大众,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相互吸收对方积极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这是双方共同具有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人民大众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普遍接受和拥护,在社会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是普通人民群众,强调人民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突出普通人也应该独立自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有价值之处就是实现自身的大众化,讲明了理论只有被人民所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我国制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目的是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通俗性、大众性的文化,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整理和加工,一定会成为带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必然会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逐渐演变为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空前的一致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区别于其他文化观的最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国情,肩负着指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繁荣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更不能用几个原理就完全概括,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抽象的宣传灌输方式,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讲述和表达,采取大众化、平民化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解释、说明、概括,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血有肉,同少数民族现实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少数民族文化实践中体现价值,满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大众化、市民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介,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良性互动,让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现实水乳交融。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生活在祖国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民族文化建设的主体,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实践活动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其中的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多样和多元的特征。伴随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社会的快速进步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社会的全面开放,使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向前发展,少数民族人民与外界的交往不断增多,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了比较开阔的视野,这些情况满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的文化氛围。学历层次高而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少数民族人才数量逐年增多,他们能够精准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通过专业人士的精心辅导和言简意赅的讲述,能够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在互动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层次

第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深耕细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迫切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宣传部门、各种媒体深入基层,开展细致的工作,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并且要落实在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直到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生态环境。

从我国多民族的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明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建立有机联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交汇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重要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简意赅的二十四个字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洁的凝练。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观念上层建筑,构成现实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的构成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内容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和最高的目标,既是把不同少数民族联系起来的纽带,也是不同民族相互认同的理论基础,更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繁荣的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务之急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而然深入基层,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情况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状态,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环节。

在技术扶持上,各县(市)每年定期对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项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经济林种植、中药材栽培、水利水保工程施工、运行及生产管理技术常规培训,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技术骨干作为科技特派员,带薪、带职、脱产,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管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岑巩县还采取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相结合的办法,实行行政领导挂靠包干,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为投资者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不断完善

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应该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考虑的因素。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繁荣是我们实现全面的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相互需要、包容、促进基础上的相互融合。我们正在努力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同时进行,同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一个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而展现。我们要搭建沟通平台、创新沟通载体,通过创办少数民族讲坛、举办各种读书交流会,推广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节,采用现代传媒大力宣传,也可以请相关专家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例如:在“十一五”末期,西部八省区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水平从“十五”末期的5.0%提高到28.2%,网站总量和域名数量分别从“十五”末期的27305个和92740个增加到101926个和242465个,各自增加2.73倍和1.61倍[4]。少数民族文化现在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国,汉族是主流民族,其他五十五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5],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不断壮大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之不尽的素材源。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快速发展,文化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除了传统的报刊、书籍、传媒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之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与时俱进,时空互动在大范围拓展,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能够被互联网覆盖,那里的人们也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现代文化传播。现代大众文化的普及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更加广阔,加速了少数民族地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理解、应用。

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互促进和贯通,无论是从现实的需要还是从体制机制上来看,二者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因素,应该协同发展。但是在文化转型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受文化背景、知识储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加强、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主动融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在表述、解释立场、观点时一定要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产生交集、引起共鸣、形成共识。经受现代大众文化洗礼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广泛群众基础,被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是一体并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要在体制和政策方面充分保证、统筹兼顾,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制定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完善各种保障制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人民知晓和认可相关方针、政策、制度,细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使制度的约束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把文化从精神性的存在变成可以操作的实践行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是要实现同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要求用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自己。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理论工作者要确立自觉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沟通的理念,把较为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用日常的语言(有时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武装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潜移默化地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层次,保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水平,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首先,我们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条件。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校教师、部分文化工作者肩负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任务,应该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抽象理论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有机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作品中,创作出反映时代、让人民满意的作品,生产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少数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文化产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在转型过程中的发展和繁荣。

再次,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相互整合。

2016年10月,郑州大学成立河南母亲学院,挂靠在继续教育学院。母亲学院计划针对已婚女性开设包括思想教育、职业技能、婚姻家庭、智慧生活等方面的课程。母亲学院旨在帮助母亲们练就智慧生存、快乐生活、焕发魅力的本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一己之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宏观上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整合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各方面的资源。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动员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我国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到少数民族普通群众的认可,被更多的人认同,其理论魅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作用。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能够起到启蒙和引导少数民族普通群众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读原著,掌握其精神实质,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方面下功夫,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原则,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这个过程尤其要加强对从事人文学科工作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引导,鼓励他们把马克思主义融入自己的学术领域,体现在科研成果中,把自己学术视野建立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创作出反映少数民族火热生活的文化作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结合路线和推进方式,在理论上推陈出新,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不断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解决少数民族现实问题的有机统一。我们应该以诚实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内心信仰,还要真懂、真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凝练出反映时代的文化作品,凝聚正能量,巩固话语权,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在少数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2013年,青海水利工作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水利投资与建设齐头并进,改革与发展比肩联动,全省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项目储备突破瓶颈,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防汛抗旱、民生水利、水土保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建设管理等都取得可喜成绩,水利为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生根发芽到发展壮大,就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且与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是大众化,必经之途是深入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转型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经典到大众化的过程,少数民族文化生产的具体行为和操作过程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两者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保证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创建一个纯色填充调整图层,选择我们喜欢的颜色。本例中,我们选择了亮祖母绿。关闭拾色器对话框之后,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的混合模式从普通更改为滤色,并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如果追求大胆的效果,可以将不透明度保留为100%,但我们更建议调整到15%左右得到更自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艺伟.近五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3):1—5.

[2]罗会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理论导刊,2009,(3):13—1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武翠英,张晓明,张学进,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

[5]王晓溪.多元一体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汉族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意义——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2):34—37.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15(2019)04-003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XMZ033);2017年度内蒙古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项目编号:JG2017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埃亮,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高 宇]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