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性学习是关注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是当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推行的教学方式。此外,合作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需要、更是未来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进行浅析。从高效课堂和合作学习的概念出发,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探索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高效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背景;课堂探究
自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成为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彼此展开合作,发挥小组集体团队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率。
一、高效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
(1)高效课堂
初中课堂是学生的学习、成长之地,高效的课堂要保证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教师既要保证课堂的容量,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以及思维能力。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指以最少量的教学而获取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
(2)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的情况下,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性,提高个体的动力、学习能力。
二、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遇到的问题及其分析
1.教师自身素质不足,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与小组间缺乏沟通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只有把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后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增强课堂的效率。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过程当中,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觉得学生们已然拥有很强的能动力,不需要再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在分组后教师就开始放任不管,任由学生们自我发挥。所以,想要更好的发挥小组学习带来的学习效益,就要保证教师与小组之间能够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在小组进行讨论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讲解,结合当下实事热点,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2.合作流于形式化,浅层化,表面化
观察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多数仅仅在传统的“议论”这一层面上。有些老师布置任务时常常会让“小组讨论一下”让学生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但是具体讨论什么,老师自己也不清楚,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仅仅把学生聚集在一起,让学生自行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课堂上遇到问题,不管合适不合适,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仿佛只有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问题简易,缺乏挑战性,使得小组合作探讨的内容价值太小,流于形式。所以,教师不能认为构建小组合作后,只进行简单的学生间讨论就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效应。因此,教师需要悉心设计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有效避免合作学习的表面化、形式化。
3.学生不积极合作、参与程度不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同学对接到的合作学习的信息采取冷处理的态度,不闻不问,静待时间流走;有些同学对所讨论的内容了解不够,所以对于知识的输出有了一定的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不深入的状况;还有些同学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不喜欢多说话,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沟通,会出现不乐于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
三、促进课堂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1.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当今教学改革模式的需要。为了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逐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一个新知识点时,,可以给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分别选出组长,在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进行交流,并推选出回答者,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又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例如:初中数学老师在讲解平行线相关知识时,可以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小组成员们相互讨论,一起展示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平行相交的情景,并鼓励各个小组列举知道存在相交或者平行关系的事物,加深学生对两个小知识点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创设适宜的学习情景,把学校举行的篮球赛融入到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在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的情况下问:1.我们班获胜了几场?又负了几场呢?在此题目中,以学校篮球比赛积分情况设置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具备一定探索性。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种种联系在一起,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思路,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2.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注意课后的反思与探究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以引导的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后,然后老师与学生对刚才抛出的问题一同梳理与整合。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与学生一起论证,得出定义,并对学生普及一些关于勾股定理的起源来历,增加学生对本课题的认识,分成小组合作模式相互探讨问题,活跃课堂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是否遇到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指导。在学习结束后的评价阶段,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比如相比之前是否得到了进步,并且每周都选出一个最佳小组,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加入到小组合作当中。
3.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有序展开的重要前提。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调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不然学生就会出现对本课内容毫无感知的情况。同时,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形成团队精神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明白在小组中担任的任务,不至于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注意力分散,无法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例如,在讲平行线相交线这一概念时,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观察足球场的布置,让学生发现有哪些平行相交线,最后再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合理分配学习任务,组长要负起组织、协调、示范、监督辅导等责任;记录员要对小组的各项情况进行记录,如小组发言、作业情况等,纪律委员要管好小组的纪律等。
4.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教师一定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教师要尽量少的让学生背课本上的枯燥无味的公式定理,而是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我学习。为日后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还要从各方面出发,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和反思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很好地解决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双曲线时,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先前学生已经了解掌握的椭圆性质与双曲线相互类比。这样学生能对更好的学习双曲线的相关知识,又加深了对椭圆的理解。对新旧知识的区分与理解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要懂得运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已经学过的只是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
5.运用信息化技术,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现如今,许多课堂当中使用的多媒体等,利用音频等方式直观展示初中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快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教学环节,如先给学生放一个课前的有趣视频等,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大纲,为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6.进一步挖掘数学教材,采用对比性和系统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常常发现,数学教材依旧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途径之一,数学教材中覆盖着多样的知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探究,认识到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此类推,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将教材灵活地运用,结合学生个体性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划,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初中数学学习"分式"时,教师可以把分式与分数相互对比,然后指出分式中的分母需要具备的条件,进一步引出相关条件。运用对比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一定是一个"教"和"学"相结合的,在课上师生相互配合,教师要尽可能的照顾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此课堂的教学效率会获得很大幅度的提升。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有重大的意义,而作为千千万万初中数学教学老师当中的一员,在进行教学改革的道路上,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并且怀着一颗坚强的心的去探索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
论文作者:韦胜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