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在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心内科2014年6月—12月未进行风险管理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3月—9月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方法后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的数据,分析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风险因素管理 心内科 临床护理
心内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是救治危重病患者的场所,患者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如处理不当,不仅可危及患者生命,还增加了医患纠纷,影响医院声誉[1]。患者病程长,病情变化快,容易反复,经常会出现跌倒、坠床、压疮甚至猝死等不良事件,是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该院心内科自2015年3月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2015年3月—9月随机选取200例患者,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平均年龄63.5±6.1岁,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2014年6月—12月随机选取200例患者,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平均年龄65.5±6.3岁,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两组时间内的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疾病特征和其他一般情况实施对比没有明显区别,(P>0.05)符合临床可比性。
1.2 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医疗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2]。
1.3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采用方法:如问卷调查、文书抽查、理论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定期组织护理质量考核,不良事件上报等方法,查看风险制度落实情况,有无风险事件的发生,发生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针对风险事件找出发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检查措施落实后的反馈。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病人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方面都比对照组优效。具有明显区别(P<0.05)详见表1。
2 心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
2.1 病人因素:心内科疾病的危险性、复杂性及担心愈后和久治不愈的心理状态变化。护士因素:床护比不足,护士负担重;年轻护士经验不足;个人技术水平低;缺乏主观能动性;沟通技能欠缺;护理文件书写问题等。技术因素:溶栓治疗、PTCA、PCI等所带来的高风险[3]。
2.2环境因素:卫生状况,如地面积水易使老年腿脚不便者滑倒;病床床栏使用不当;医疗废弃物随意放置;医院环境差,抵抗力低者易发生交叉感染等。
2.3 药物因素: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错误;无效用药等。如心内科常用药地高辛、西地兰等个体差异大,要求用量精确,使用时要随时观察病人反应。硝酸甘油等需避光,准确控制速度,否则易致不良后果。管理因素: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够;业务培训不够;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等。设备仪器管理不善,如除颤仪、心电监护、抢救车等未随时处于备用状态,维修不及时护理风险评估,数量不够,未定点放置。
2.4 护理风险评估 心内科针对风险发生的因素,使用了一些评估工具,如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APACHEⅡ危重病人病情评估表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按分值大小区别其危险性。
3 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心内科存在的风险因素,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3.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系 是防范差错事故纠纷发生、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和保障。根据心血管病房的特点,建立病房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抢救制度,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管理措施,意外处理制度,风险事件的呈报制度和相关考核评比制度等[4]。
3.2 各类风险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常见风险管理的应急预案如停水、停电、停氧预案;输液、输血反应的预案;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预案等。加强对年轻护士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及安全管理的培训。科室设置二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成立质控小组,每周进行二次质控活动,找出风险,提出整改措施,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设备仪器专人管理,定位放置,悬挂正常运行或故障停用明显标识,故障及时报修。
3.3 规范各类护理流程 规范护理流程,减少护理疏漏将PDCA融入本科室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置四个步骤,规范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强弱顺序项目护理质量指标,制定并严格执行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确定护理目标,保证护理环节流程科学化,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及随意性,降低护理工作疏漏发生率,做到分流急症、控制感染,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对护理计划进行修订,不定时检查护理工作质量[5]。
3.4 人员安全对策 根据心内科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合理调配我科的资源,设立弹性排班制及责任护士制,设立早中晚轮班制度,每个班预留一线、二线两级值班人员,随时处于应急状态[6]。
3.5用药安全 落实正确给药程序,查核及说明;加强用药观察;药物规范放置;建立心内科专科用药说明书;管理好临床给药的各个环节,保证安全用药。
3.6 加强护患沟通 双方沟通不够可导致护患纠纷或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护患交流,安慰鼓励患者,缓解其出现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同时针对患者或家属出现的误解或不理智,要积极对待,避免发生冲突。
3.7环境方面 加强对工勤人员的培训,拖地时拖布不宜过湿,在明显部位有防滑标识。医疗废物分类定点放置管理,专人管理。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在风险管理中,做到抓重点环节、抓关键措施如危重、特殊治疗病人护理,交接班制度落实、不良事件报告等方面。
4 讨论
心内科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心内科护理具有特殊性。提高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心内科风险管理涉及护理人员、用药、环境、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其安全性与患者的健康与否息息相关。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程序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满意的服务,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从总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祁艳玲,武晓星.心内科护理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22.
[2]李军. 建立医院风险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22-23.
[3]杨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护理[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0):66-67.
[4]张文.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1:137-138.
[5]巩越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长春:吉林大学,2014.
[6]黄影,姜秀,孙志书.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9(6):273-274.
[7]陈小娟,李思静,黄宇美. 风险管理对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86-88.
论文作者:张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因素论文; 心内科论文; 事件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