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德州市 253014
摘要:农田灌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农田灌溉工程灌溉管理方面,建设初期人员能力不足、技术落后、设备落后等因素影响,导致管理体系不健全、工程建设标准低、部分灌溉设备不先进等。上述工程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使用,部分问题都逐渐显露出来,比如渠道堵塞、渗漏等,导致渠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大降低。一方面,这种现象使水资源遭到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农田灌溉工程使用率降低,灌溉达不到设计规模。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方法对策
前言:
国内大部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于20世纪,目前老化现象严重,使得一些地区农业成本上升,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加之,技术和设备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渠道系统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渠道内坍塌、堵塞和渗透问题频发,且输水系统的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灌溉区域长期不能达到规划标准,灌溉率不高。如遇干旱少雨天气难以保证足够的农田灌溉用水,严重影响了灌溉工程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1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薄弱,部分项目不能发挥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
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于20世纪50—70年代,急需更新改造,水利设施标准较低、匹配性差,导致其在实践中没有实现基本防水、抗旱和排水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1]。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开始修复老化及破损的水利工程,但重建、重修工程尚未完成,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致使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1.2水利管理体制对水利管理单位自身的制约
水利管理单位由于管理体制机制未捋顺,部分水管单位人员结构老化,技术人员结构比例较小,再加之运行管理费用不能有效保障,致使水利管理单位运行举步维艰。。
1.3水资源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农业用水效率低
我国水资源匮乏且空间分布不均,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建设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并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配置模式,但部分缺水地区农田水利工程覆盖率较低,农业用水效率低。
1.4灌溉工程缺乏管理费,致使灌溉工程出现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灌溉工程的管理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的增大,而农田灌溉用水收费标准低却并没有因此增加,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拖欠、截留、挪用灌溉费用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2]。由于灌溉工程管理长期处于缺少资金的状态,工作人员正常开支不能保证,造成管理队伍涣散,致使不少渠系出现失修失管的现象。
1.5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农田水利管理滞后
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产权不清、水价不合理、供水技术落后、缺乏人才保护机制、缺少专业的供水保障服务机构等,导致农田水利灌溉项目服务、管理能力低下,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规范管理和正常的生产运行。
1.6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不够畅通
管理系统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即使用哪种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组合成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以及科学选择方法以达到对水利工程良好运营的目的。由于供水设施和农田管理涉及许多地区,大面积和长期使用,实际情况较为复杂,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管理系统不能顺畅运作。过去,国家直接投入大中型水库、干渠和支渠等建设。然而,大部分建筑工程由当时的市政部门组织完成,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水利部门进行。硬件维护的费用,通常由政府或集体经济支持,水利设施建设产生的人工成本通常由村民小组承担,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进行,这种管理形式已经不适合发展的需要。
2加强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的办法
2.1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
现阶段应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看,注重在管理中出效益,改变重建轻管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水利施设以合同的方式承包给个人,同时采取专业的管护、拍卖经营等形式,更加切实有效的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管护,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2.2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能在目前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水资源的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率。要整合水利工程项目和农业用地节水灌溉工程,增加节水设施补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在各地区引入滴灌、管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建设节水示范点,以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3加大资金保障
农田灌溉设施和渠道的维护、保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工程的资金由中央明确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配比,严格落实相应资金投入,负责对现有工程的维修和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设施项目,以适应水利设施的发展需求[3]。严厉查处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
2.4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对于老化的水利设备,要替换老旧设备,及时更新,并解决损坏问题,加大农田水利设备的建设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并有效扩展灌溉面积。在建设初期,要有计划的进行,划分好先后建设区域。首先,要先建设重要的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其次,对于灾害地区,要进行合理整治,在研究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创建合理有效的灌溉系统,保证每个地区能够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特别是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在执行过程中不能盲从,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来追求生产量,尽力而为。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发展新的灌溉区。
2.5注重人才的聘用
人才是水利事业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水里设施管理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水利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基层人才进行学习深造,以适应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积极组织水利技术人员参加学习,不断提技术人员的素质,与此同时还要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满足工程管理要求。水利灌溉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方法,同时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源泉。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4]。
2.6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解决水源不足的情况。首先,要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科学选用灌溉模式,比如常见的“以人为本”模式[5]。其次,要提高农民的节约灌溉和科学灌溉意识,把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综合在一起,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再者,要把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最后,要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
2.7完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中央财政要加大对水资源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地方财政应增加对农田水库建设的实际投入,鼓励农民主动投资、投劳水利工程。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措施,激发农民建设、投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信心,提高其建设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现状,要掌握新型水利设备的关键点,把节水设备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实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工作。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科学合理地协调人口与水资源间的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力度,做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有效管理,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巩学仁.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18(19):2.
[2]高阳光.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2):238.
[3]张俊峰,黄凯,杨宏飞.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1):29-30.
[4]张娜.保证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正常运行的基本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21):155.
[5]席艳鸽.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6,47(10):71+84.
论文作者:范文涛,甲宗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农田灌溉论文; 设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