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琴
凉山州会东县人民医院 四川会东 615200
【摘要】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采取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价值作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单用格列美脲进行医治,观察组50例则实施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进行医治,进一步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为,和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上分析,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积极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三项血糖指标水平上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0%、6.00%,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关键词】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老年糖尿病;治疗效果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减轻等。近年来,我国大数据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呈现老年化的趋势;此类型的糖尿病又称之为2型糖尿病,多数由遗传、环境、种族、年龄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各项机体功能均处于衰退的阶段,所以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案,从而达到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1]。从最新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来看,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少学者表示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能够起到显著的疗效[2]。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一共纳入了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药物在其中的治疗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我院,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4],年龄均≥60岁,且均知情同意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分布在61岁到78岁,年龄均值为(65.9±1.3)岁;病程为2年到11年,平均病程为(4.3±0.3)年。对照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62岁到79岁,年龄均值为(65.8±1.4)岁;病程为2年到11年,平均病程为(4.2±0.4)年。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比较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格列美脲(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672)进行治疗,将首次给药剂量控制在1mg,每天1次,口服;进一步以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将最高剂量控制在4mg内。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996,规格0.25g×36片)进行治疗,每次0.25g,每天3次,口服。
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3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
1.3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6]中相关疗效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①显效: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除,空腹血糖低于7.2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8.3mmol/L;②有效: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消除,空腹血糖低于8.3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10.0mmol/L;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均未达到上述标准;前两项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并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项血糖指标水平;此外,比较两组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处理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型号为SPSS19.00,计量资料选用()表示,2组涉及的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用百分率(%)表示,2组涉及的数据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对比
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的64.00%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3两组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对比
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用药期间出现腹胀1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4.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用药期间出现腹胀1例、腹泻1例、低血糖1例,发生率为6.00%。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糖尿病,指的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对于其高血糖来说,主要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受损所致,而糖尿病长时间引发的高血糖,在未能及时医治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引发各类组织气管疾病,比如心脏损害、血管损害以及神经慢性损害等[7]。作为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来看,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存在老龄化的趋势,为了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便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案。
从最新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分析,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少学者表示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能够起到理想的疗效。其中,格列美脲属于第三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为新型的降糖药物,存在起效快以及半衰期长的特征;对于此药物来说,能够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促进作用,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有效改善,使肌肉与脂肪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得到有效增加,进一步发挥显著的降糖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和传统的磺酰脲类药物比较,此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位点不一样,可以快速与磺脲类受体结合
下转第215页
及离解,因此其药效发挥快,且安全性颇高。而对于二甲双胍来说,则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降糖药物,该药物能够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有效增加,同时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得到有效增加,并对肝糖原异生产生抑制作用,使肝糖的输出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使血糖水平大大下降;相关临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用于非糖尿病患者,不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针对不存在药物禁忌证的糖尿病病人,在明确诊断之后实施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不管病人的体质量指数水平偏高还是偏低,均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同时,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单用格列美脲或者单用二甲双胍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在整体疗效上不如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一方面良药联合使用,在合理控制用药剂量的条件下,能够互相补充,在药效作用共同发挥的条件下,更能够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另一方面,两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偏低,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均能够自行缓解,所以确保了药物联合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此外,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将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4.44%;同时,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包括FBG、2hPG以及HbAlc等;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偏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偏低;本次研究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本人认为,在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还有必要认真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做到合理控制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的用药剂量,并在用药期间做好各项医护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及应激反应,从而为整体医治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这样严谨的治疗过程也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上高达96.00%,和单用格列美脲治疗的对照组的64.00%比较显著更高;与此同时,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hPG以及HbAlc三项血糖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00%,和对照组的6.00%比较稍偏低一些,但比较无明显差异。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三项数据不难发现,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用格列美脲治疗。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波.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6):1396-1397.
[2]孙李永眷.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103-104.
[3]钟树妹,张四青.加药联合阿格列汀/格列美脲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2):121-123.
[4]陈守亮.观察老年人轻中度2型糖尿病治疗中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1675-1677.
[5]黄莉莉.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5):117-118.
[6]王晓书.联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131-132.
[7]王赟阳.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04):43.
论文作者:孙会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格列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