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阅读,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谢兰

关注数学阅读,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谢兰

谢兰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庐丰中心小学 364215

【摘要】我们观察新的人教版教材所发生的变化可以发现,新版的教材在每个章节结束后都添加了相关的几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有效运用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反哺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阅读材料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本文主要对如何利用数学阅读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教育者的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字】数学阅读教材;健康课堂;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71-01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心健康发展。要求教育者从学生出发,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选择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打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学习主体地位的“健康课堂”,在构建“健康课堂”的基础上发挥数学阅读的优点,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一、阅读材料对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进行教学活动[1]。

例如,在开始“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数的发展历史来完成新课的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数字,数字参与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从衣服的尺码,到我们早餐豆浆的容量,小区的门牌号和我们到学校乘坐的公交车的路数等,数字在潜移默化中服务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字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古代的人们是怎么使用数字的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么下面我们就借助线下面一段视频了解下数字的发展吧,看看最开始人们为什么会发明数字,古人主要用数字来干什么。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视频。)

在上面的例子中,利用多媒体所展现的效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数学的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阅读材料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使阅读材料更加生动和具体,便于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2、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学思维的相关知识进行适当地引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看法,构建起更加是立体的学科形象,学生对数学更加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的目标[2]。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和圆”的教学导入时,利用数学史进行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提到圆,就肯定饶不开π,同学们,你们了解π吗?

同学甲:π有很多很多位,一般情况下取值是3.14。

同学乙:它还是一个无理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学丙: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都要用到π。

教师:圆周率一直是数学界的常青树话题,圆周率的计算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其实早在我国的东汉时便存在关于圆周率的记载,在《周髀算经》中就有“径一周三”的古率。而我国的数学家刘徽更是创造了名为“割圆术”的计算方式,将圆周率的π值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当时我国对圆周率的计算不够准确,祖冲之为了提高精确度,用筹码进行计算。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借助现代手段计算圆周率后十万位也都是小事。那么,加下来,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π和圆吧。

二、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1、巧用阅读材料创设教学情境

在构建主义的认知中,任何知识都有其产生的土壤,在认知结构中都有其出现发展的位置,即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之间存在连接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课本中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中的数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之间的连接点[3]。

2、巧用阅读材料开展活动探究

教材中所选取的阅读材料,接近学生的学习发展区,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结合材料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工并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探究活动的内容要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进行引导和帮助,以便让活动顺利地开展[4]。

3、巧用阅读材料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结合阅读材料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于阅读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黄金分割数”的相关材料时: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课本是长方形的吗?

学生:(一阵讨论。)

教师:同学们,其实那些有名的画作和雕塑中也蕴藏着数学知识,和我们的课本选择使用长方形,都以一个数字有关,你们知道是什么数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这个数是0.618。同学们可以阅读课本46到47页的材料进行了解,同时,同学们可不可以利用我们生活中可见的数据计算出0.618呢?

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深化教育改革,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引导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安江学.浅谈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J].才智,2019(09):35.

[2]唐新若.关注数学阅读,提高数学素养——谈发展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08):66-67+73.

[3]杨旭娇. 融入阅读教学 提升数学素养——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阅读教学[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4]颜福进,顾金花.基于学会学习的高中数学阅读——以“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9(02):63-65.

论文作者:谢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关注数学阅读,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谢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