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只有精心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提高科学课的有效性。在小学生科学实验中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从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条理性、观察的细致性、观察的整体性、观察的灵活性五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3-0122-01
在科学课中,实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科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科学实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科学探究猜想的能力、动手能力、探究的意识和技能等等。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经验,下面就如何利用科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用科学实验来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学习,自觉地去探究。而实践也证明浓厚的兴趣的确能使学生产生强力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好科学实验来激发起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
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杯子中装满水,盖上一张硬纸片、倒置,结果纸片、杯子中的水都没掉下,与预想中相反,现象妙趣横生,引起了学生强力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妙,听课精力特别集中。
利用好科学实验,它会象“魔术”一样的引人入胜,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自然界中有着各种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自然现象,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的规律。虽然有许多新奇的现象,可是大部分的现象却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大家有这种经验:一个乒乓球在撞上物体时会被反弹回来;射击时,子弹飞出的同时枪身后退。许多人对此类现象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很自然的。若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击打,双手稍重的相互击打,体验两手的感觉。
这个实验或现象应该许多人都见过,但注意过的却不多。通过对演示实验的反复观察,学生会慢慢悟出这类现象的奥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科学的世界里。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科学家从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的故事(如牛顿的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伽利略从吊灯的晃动到摆的等时性等),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自然)现象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
另外,应多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多引导和强调,逐渐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观察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用科学实验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1、对实验仪器的观察
首先,应从外形、整体来观察,以获得一个大体轮廓,以便能在各种仪器中认识它,如试管、长颈漏斗、电流表等。其次,应观察仪器的用途和用法,如电压表是用来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应与所测电路并联等等。另外,要观察实验仪器上标示的单位、最小单位、测量范围等,以便能正确掌握该仪器在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2、按顺序进行实验观察
在有些实验中,使用到的仪器比较复杂,对于学生来说难免会手足无措或不着要领,这时,教师必须交代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的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观察。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由于显微镜是学生接触到的比较复杂的一种仪器,在实验操作前应强调对显微镜各部件观察的先后顺序关系,即镜座、镜臂、目镜和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等。
3、引导重点观察
要想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或揭示科学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关系,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对某些特定的实验现象进行重点观察。科学实验中可能能够观察到许多实验现象,这时要让学生了解什么现象是要重点观察的,什么现象是相对次要的,以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和敏锐性,从而提高观察的效率。
例如在观察桃花的结构时,学生往往认为观察的主要结构是花瓣(花冠),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抓住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这一重用事实,还停留在无意注意(色彩艳丽)的层面上。
四、重视思考在观察中的作用
1、将观察和思考的有机结合
如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烧杯中预先放入一高一低点燃的两根蜡烛,将一瓶制取好的二氧化碳倒入到烧杯中,可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呢?要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入手、并结合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教学认真的思考,最后得出结论。首先,二氧化碳倒入烧杯后蜡烛先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和不能燃烧这一性质;而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则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使二氧化碳在倒入烧杯时多沉积在烧杯底部,然后慢慢升高并充满整个烧杯,由于低的蜡烛先被二氧化碳浸没没有先熄灭,高的蜡烛后被二氧化碳浸没所以后熄灭。
2、重视对过程的分析和总结
在科学实验的观察过程中,还应对学生强调实验现象过程的分析。观察不仅仅要观察到实验的现象,更应分析产生该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避免对现象观察的表面化。
如,在做完地球的公转的实验后,在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应总结: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地球在公转到不同的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地球的不同纬度上来回移动,从而在特定地区看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造成一年的四季变化。
在科学课实验中,通过以上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观思结合、眼脑并用的观察方法。在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可提高学生对知识获取、发掘、运用、甚至创造的能力。
另外,在培养学生主动时,也应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引导的频率要有多到少,并最终让学生能摆脱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当然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除了老师的培养以外还要有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观察经验的日积月累。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肯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王勇.新课程导学2014年20期
[2]小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J].李全林.学周刊2014年17期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实验论文; 现象论文; 科学论文; 烧杯论文; 能力论文; 蜡烛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