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讨_中俄论文

中俄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讨_中俄论文

中俄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俄论文,若干问题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油价时代,保证石油的稳定供应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目前,中国正在实行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其中俄罗斯的地位举足轻重。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充分认识中俄能源合作的外部环境,及时调整和实施国家能源政策,对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及其特点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对于中国而言,能源,特别是石油安全主要是指“油源”和“油路”安全两个环节,这是当前中国油气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石油供应将长期相对不足

中国是个能源大国,但中国的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石油。中国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4%,按国土资源平均,无论是资源量、储量还是产量,都明显低于世界均值。

截至2000年底,油气资源评价显示,中国石油可采资源量135亿吨,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14亿吨左右,剩余可采储量25亿吨。近年来,中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已达到16%左右,远远超过世界6%~7%的平均水平,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生产增速相对缓慢,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导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2004年已达到45%,预计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45.3%、50.1%和55.4%,自给率将分别下降到54.7%、49.9%和44.6%[1]。世界能源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2020年5亿吨;原油产量2010年2亿吨,2020年1亿吨,供需缺口分别为1.5亿吨和4亿吨[2]。中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8.8万亿立方米左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62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1.51万亿立方米。200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约为340亿立方米,仅占世界产量的近1.3%,人均年产量只有近25立方米,约为俄罗斯人均年产量的1/172[3]。

在需求增长迅速的同时,中国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存在不少问题,如石油资源的开采强度大,后备资源不足,主要产油区大多入不敷出;油气资源的普查工作滞后于商业性勘探开发,导致接替资源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现有的勘探理论及技术创新能力无法有效解决勘探技术层面的问题;天然气管线铺设进展缓慢,影响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能效较低,能源浪费严重,等等。未来石油资源的相对不足,已成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二)“油源”和“油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在能源供应方面,中国的国内供应增长有限,利用国际资源又存在路径依赖的风险。

2004年,中国74.1%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和非洲,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4]。进口来源单一以及逐年上升的进口依存度,使得石油供应已成为关系到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据经济专家估计,油价上涨10美元并维持1年,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则会减少0.75个百分点。因此,在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自给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国际石油市场暂时或局部的供应中断、油价异常波动或地缘政治动荡等,中国的石油供应就会受到影响,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也会受到波及。因此,要确保石油安全,中国必须走“油源”多元化道路,想方设法广辟“油源”。

此外,“油路”安全也是中国石油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据称,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5]。然而,中国每年高达1亿多吨的原油进口除了少量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的陆路通道外,其余90%左右必须走海路,途经的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以及台湾海峡均为多事和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马六甲海峡,除了海盗活动猖獗对船舶通行构成严重威胁外,它还是美国全球战略中必须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日本针对“周边事态”的行动范围也将其包括在内;印度海军虎视眈眈地对其西口重兵扼守;同时,它还由新、马、印共管。在中国海军尚不能与大国海军构成某种力量均势之前,一旦中国与有关国家发生冲突,其石油进口的咽喉就有被卡死的危险。据了解,近两年中国有关专家提出了不少用于缓解“马六甲困局”的建议和方案,如与有关国家联合开凿运河等等,但不论哪个方案都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美国的影响。因此,从维护石油进口安全的角度看,中国必须开辟更加稳妥的“油源”和走更加安全的“油路”。

二、俄罗斯是中国油气安全最重要的地缘选择之一

能源供应安全是解决未来能源供需矛盾的核心,其目标在于长期稳定地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石油市场分析家丹尼尔·耶金认为:“能源安全的首要原则是能源来源多样化[6]。具体到中国,能源安全意味着既然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暂时无法摆脱大国控制,在陆地上寻求突破就是必然的选择,而俄罗斯作为与中国毗邻的油气资源大国和长期、稳定的油气净出口国,无疑应成为中国寻求石油运输陆路安全的最佳突破口。应该说,在中国可资利用的海外资源中,俄罗斯的地位举足轻重,独一无二。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下,通过陆路将俄罗斯的石油输入中国在经济上最合算,在政治上最安全,俄罗斯理应成为中国海外油气资源长期开拓的战略重点。

(一)俄罗斯的油气资源状况

俄罗斯是世界上含油气面积最大的国家。据2000年底公布的数据,俄罗斯拥有845亿吨石油资源量,其中已采出156亿吨,剩余探明储量153亿吨,控制和远景储量539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36万亿立方米,其中已采出12.4万亿立方米,探明46.8万亿立方米,控制和远景资源量177万亿立方米。2004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天然气产量6074亿立方米,超过美国,也居世界首位。作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双料冠军,俄罗斯已然是当今世界油气工业领域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大多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三个地区都靠近对能源有巨大需求的中国市场,其中,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能与它并驾齐驱的只有中东波斯湾含油气盆地。该盆地有成百上千个含油气构造和一大批面积大、储量大、产量高的油气田,今后30~40年内该地区仍将是俄罗斯油气生产的主要基地。位居第二的东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已经发现了一批油气田,是俄罗斯潜力巨大的后备油气区。萨哈林油气区位于鄂霍次克海的西南端,目前也已发现了一批大油气田,年产油150万吨,预计不久年产油可达1500万吨、天然气165亿立方米。伏尔加—乌拉尔含油气盆地、季曼—伯朝拉含油气区、滨里海油气区以及北高加索油气区,也是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虽然有些地区的老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油气勘探力度的加大,上述油区仍不断有新的油田发现。俄罗斯还拥有十分广阔的、世界上最有远景的海域含油气区。

(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

当前,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决定的。从地缘经济角度看,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能源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石油工业的发展,可为满足国际石油需求提供安全保障。

首先,俄罗斯石油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国际石油工业发展史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重大含油层的储量总是被不断刷新。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远东海洋和陆地的油气资源尚处在开发初期,潜能很大,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以及资金的投入,俄罗斯将会在这里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

其次,俄罗斯地广人稀,除了石油资源丰富以外,其天然气、核能、电力和煤炭等也十分富有,可充分满足国内对能源的需求,因而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潜力巨大。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升高,近两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猛增,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于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

再次,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加快了世界石油的消耗。有人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可供开采的全部石油储量的一半,50年以后,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将陷于枯竭[7]。届时,俄罗斯的石油将会对国际石油市场起到重要的接替和支撑作用。

三、中俄能源合作的优势与障碍

(一)合作优势

中俄关系经过十多年的磨合,正在进入全面发展的成熟期。2001年7月16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两国关系的定位和全面合作框架。除了政治互信得到加强、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以外,两国的油气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国际能源格局变化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机遇。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美伊战争爆发后,石油产品的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国际能源格局加速调整。在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各大石油生产国积极实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在全球寻找能源销售市场;而世界各大石油消费国积极实行能源进口多元化政策,在全球寻找能源供应来源,这为中俄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独特的地理优势为两国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漫长的边界线把两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中国海外能源开发的几个主要方向中,俄罗斯的地理优势独一无二,不仅油气资源潜力大,而且可以经过陆路直达中国。特别是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大多分布在靠近中国的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位优势看,俄方油区和中方市场恰好构成了有利的天然接口。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选择能源丰富而距离较近的地区作为能源供应地,可大大节省能源运输时间,提高物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运输风险。因此,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便成了中俄两国开展能源合作的“刚性优势条件”。

3.共同利益构成了推动两国能源合作的最佳杠杆。从发展战略上看,两国战略相互接轨、资源与市场互补的巨大优势可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重要支持。从安全战略上看,两国的战略利益广泛一致,在国际与地区稳定和发展问题上立场相近,能源合作具有互为支撑、互为依托、互为纵深的巨大优势。外交战略方面,冷战结束后,美国基于地缘政治考虑,急于控制从西亚经中亚到东亚的广大弧形地带,以及北约东扩、美国进军中亚和美日安保条约的强化,使中俄成为在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惟一战略环境相近的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均迫切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相互借重,相互支持,共同抵制美国的影响,维护亚洲的地区安全和能源安全,成为两国外交必然的选择。而中俄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使两国在国家关系层面已没有政治障碍,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基本确立以及同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等等,也为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支持和多边机制保证。

4.两国能源合作具有政局、政策稳定的优势。中俄两国政府均有很强的政局控制力,两国的内外政策基本成型,今后几年、十几年因内外政策变化而影响能源合作的可能性不大。普京的强国战略和“能源兴国”战略以及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的能源发展方针,均是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两国的能源合作可为共同改善区域政治环境提供强大动力,政治环境的稳定反过来又可为能源合作提供更加持久的政治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障碍性因素

近年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欧佩克控制力下降和俄罗斯地位上升,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完全可以立足本国能源资源并有大量出口的国家之一,越来越游刃有余地把油气资源作为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秘密武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能源外交攻势,在大大提升俄罗斯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位的同时,也给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增添了不少变数。

1.美国因素

中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中俄能源合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美国因素。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石油业的迅速崛起,俄美关系中越来越多地注入了能源因素,而美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也为俄进入其能源市场打开了大门。俄美领导人共同认为,两国间的能源合作既可作为解决世界不同地区经济和政治难题的手段,也可作为强化和调节两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合作,无论俄罗斯还是美国,都可强化自身在世界能源“热点”地区的地位,并能极大地增加两国能源公司的利润[8]。如果两国在共同实施的能源项目中联手,俄美就可以确定世界能源市场的新秩序,并且作为世界能源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开发中占据先机。

除了经济动因外,美俄能源合作还基于美利用俄罗斯钳制中国,通过牢牢把握世界重要能源产地的主导权来保持其单极独霸优势的战略考量。美国把中国在俄有关地区的能源合作看作是对美全球能源战略的威胁,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对美国构成了经济、环境和地缘战略等方面的挑战”[9]。为了对中国实施遏制政策,美国以美俄能源合作为由,极力阻挠中国与俄罗斯、中亚等国能源合作计划的实施,挑拨双、多边关系,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俄罗斯—中亚源头。美俄深化能源合作,一方面给中国参与开发西伯利亚、远东以及中亚的油气资源及运输通道建设带来了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中国在上述地区能源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2.日本因素

日本也是影响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阻碍。日本为了争夺亚太地区的油气主导权,早在1997年就制定了“欧亚大陆外交”战略,其中特别强调中亚和高加索在日本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战爆发后,日本为了与中国争夺远东输油管线,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不惜代价地拉拢俄罗斯。日本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在俄石油管线走向问题上同中国之间的博弈,一方面是出于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确保日本能源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弱化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经济不断增强的依赖性,以确保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传统经济地位和利用能源牵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意图。而俄日之间尽管有领土问题,但出于“要全面活跃同日本的关系,包括深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协作,扩大经贸合作和其他合作”[10] 的长远考虑,俄仍巧妙地利用能源来吸引日本,试图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分阶段地推动俄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日本的“外交努力”迎合了俄罗斯利用能源搞平衡外交的“实利外交”政策,凸显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卖家地位。俄罗斯左右逢源于中日之间,在中、日、俄三方的能源博弈中明显掌握了主动权。

3.俄罗斯因素

俄罗斯能源战略离不开保障领土安全、实现经济发展这两个基本点,俄中能源合作也离不开这两个基本点。基于此,俄罗斯一方面需要借重中国来维护其地缘政治安全,通过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来分散石油出口市场单一的风险,获取大量石油美元,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对中国崛起的矛盾心理又使俄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带有某种谋略性和投机性,如:利用东北亚地区形成的以俄为供应方、多个双边能源合作相互竞争的格局,在有关国家之间大搞平衡能源外交;掌控俄中能源合作项目的推进节奏,使利益最大化地转移到自己一方。利用中日矛盾抬高俄与中国能源谈判的地位和要价;对中国提出的推进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倡议不予积极响应,等等。中俄能源合作立项很早,但至今除个别项目外,大多还停留在论证和谈判阶段,大项目迟迟不能启动,合作虚多实少,就是俄能源外交谋略和投机性的最好诠释。此外,俄政府缺乏对推进俄中能源项目施加影响的手段、开展合作所必需的资源大多被石油寡头和利益集团所控制以及经济民族主义根深蒂固,等等,也是影响中俄能源合作的主要原因。

四、中俄能源合作现状

中俄能源合作是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最重要领域,涉及两国中长期经贸和投资合作。中俄早在1996年4月就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2000年7月续签)。按此协议精神,两国相关企业进行了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萨哈林天然气等项目的长期合作研究。尽管中俄扩大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但至今实质性成果不多。通过对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两国能源合作要想取得明显成果,仍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中俄原油管道项目

2001年,俄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曾签署了关于铺设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报告的合作研究总协议。按此协议,在输油管道铺设后,2005—2010年,俄每年应向中国供油2000万吨,2010—2030年,每年供油3000万吨。尽管俄方最后否决了铺设这条输油管道的方案,但俄方仍认为,从俄向中国供油的总量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该供油量,既可直接通过铁路向中国转运,也可通过从阿穆尔州内的斯科沃罗季诺铺设泰舍特—纳霍德卡输油管道主干线到中国边界的支线来保证。俄联邦政府原则上已通过了铺设这条支线的决议,并最终决定分阶段铺设东部输油管道。2005年7月20日,俄总统普京在莫斯科表示,铺设从东西伯利亚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是俄最大的国民经济发展项目之一,其意义可与当年建设的贝阿铁路干线相媲美。同时,普京还指出,他不希望铺设从俄东西伯利亚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成为耗时过长的项目。针对俄国内一些人士关于铺设输油管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议论,普京指出,考虑到环保人士的意见,俄已放弃最初设计的路线,确定了输油管道经过贝加尔湖北部的新路线。俄石油运输公司将会根据环保人士的意见对管线在贝加尔湖等地区的走向略做调整。

目前,该输油管道所经过的东西伯利亚大多数地区已表示支持联邦政府的决定。而且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也计划在2005年10月将预计造价65亿美元的泰舍特—纳霍德卡输油管道第一期铺设方案,再次提交给政府评审委员会。至于何时具体实施铺设该输油管道,目前尚不得而知。

(二)中俄天然气管道

1999—2000年,中俄政府曾签署有关合作开发伊尔库次克州科维克塔凝析气田的协议。1999年2月25日,中俄签署了《关于铺设俄罗斯—中国(安加尔斯克一大庆)输气管道项目技术经济预可行性报告合作研究的总协议》。2000年11月2日签署了关于从科维克塔凝析气田向中国、韩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供应天然气的协议。2003年秋,科维克塔凝析气田项目作业者露西亚石油公司、中石油和韩国天然气公司在俄能源部和伊尔库次克州行政当局作为观察员参加的条件下,确认了科维克塔项目的可行性国际技术经济论证报告。根据该文件,俄计划每年将向中国东北供气120亿立方米,向中国北部供气80亿立方米。同时,各方还计划从2008年开始供气,以便在不晚于2017年时,达到每年向中国和韩国稳定供气300亿立方米的水平。2005年,控股权属于俄秋明—英国石油公司的露西亚石油公司期望,再与中国签署从科维克塔气田向中国供气的政府间协议。目前,秋明—英国石油公司已决定拨出1.36亿美元,准备从2006年1月开始,铺设科维克塔—伊尔库次克市输气管道主干线。今后,该输气管道有可能成为从俄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关键项目。但是,由于缺少基础设施和东西伯利亚气田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俄至今尚未向中国出口天然气。

(三)萨哈林项目

原来拟议铺设的输气管道,从俄萨哈林—1号主力油气田,经阿穆尔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最后到沈阳,每年将向中国供气100亿立方米。项目经济技术的可行论证已经完成,但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萨哈林—2号液化气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投产,部分液化气已经输往日本。虽然中石化也想参与,但至今未有具体进展。

总之,到目前为止,中俄能源合作项目比较落实的是,俄通过铁路向我供油。现在以石油和油品为主的燃料能源产品,几乎占俄向我出口总额的1/3。近两年,俄通过铁路向我供油量已增加1倍多。2005年,俄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760万吨。同时,俄还计划继续扩大向我供油量。预计到2006年,俄将实现每年向我供油1500万吨的目标。

200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两国能源合作的有关协议。这些协议的内容包括:俄罗斯石油公司将与中石化集团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勘探开发萨哈林—3号项目中维宁斯克区块的油气资源;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萨哈林岛近海长期进行油气开发合作和利用从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道增加对中国的油气出口。这些项目表明,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从单纯的贸易阶段逐步上升到上游勘探开发阶段。

五、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

在世界油气供需的匹配和竞争中,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最具优势的。可是,中俄能源合作涉及两国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和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合作的道路并不平坦,且充满变数。能源合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贸合作,所以,俄对于俄东部输油管道的战略着眼点是整个亚太地区。对此,中方应有清醒的认识。

(一)把握俄能源外交与能源战略脉络,运用一切手段,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向前发展

《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特别强调,“在亚太地区,俄罗斯的主要能源合作伙伴是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并提出“以合作开发远东及西伯利亚作为俄加强同这些国家关系的条件”。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就是在中日之间搞平衡,通过能源合作来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发言权。

应该看到,此前中国之所以尚未真正进入俄罗斯的石油合作领域,俄政府也尚未正式批准远东输油管道最后走向的次序,与俄政府有意制造中日竞争局面,以便主导东亚能源供给进程的战略意图不无关系。但是,鉴于中俄能源合作关系到中国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中俄能源博弈本质上又是中俄日三国的博弈,因此,中国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人文等多种手段,通过在周边地区积极推进睦邻、富邻、安邻的和平能源外交,打消俄罗斯人心目中的中国是远东地区潜在的最大地缘政治威胁的疑虑,全方位地运筹能源合作,中国才有可能使俄罗斯成为自己长期、稳定、可靠的油气供应源。

(二)建立政治互信,密切政府间的协调和磋商

当今世界,油气是各国激烈争夺的战略物资。因而,油气合作不是单纯的经贸合作,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合作;在具体领域的项目合作也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而是国家政府行为。因此,中国在开展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中,尤其要注重加强与俄政府间的协调和磋商。要针对俄方政界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多做解惑释疑的工作,争取首先在政府层面建立政治互信并达成共识。能源合作因涉及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安全,且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建立互信尤为重要。目前,中俄能源合作虚多实少,说明了中俄之间在政治互信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除此之外,中国还应针对俄罗斯政府近年来努力遏制私营公司在能源领域的过度扩张、将石油生产及出口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的趋势,加强与俄相关主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对有政府背景的能源机构和能源公司的公关手段,规范和协调企业在俄油气领域的投资行为,从大局出发,切忌急功近利。应尽量低调从事,努力实现海外拓展计划。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企业对俄资源领域投资创造条件

向俄油气领域投资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地缘政治利益,因此,有必要拨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序地在俄开展投资,合作开发资源。中国在参与俄矿产资源开发中已经略显滞后,俄多数稀有金属矿的销售权已经被垄断集团和西方国家控制。所以,应加紧实施中俄两国间业已立项的资源开发项目,加大现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力度。对于向俄及中亚国家提供的有关发展基金和优惠贷款,应本着同等优先的原则,重点向资源性开发项目倾斜,为企业“走出去”进行资源开发创造条件。

(四)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开展多边能源合作

为了应对美国欲建立“石油政治单极世界”的挑战,中俄还应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和中亚国家境内在苏联时期建成的油气管线网络,加强一体化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相互借重,共同发展,在地缘政治上共建友好、睦邻与互利合作的和平地带,使能源合作真正成为保障本地区政治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可靠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俄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讨_中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