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 资中 641000)
“行程百里路半九十”,完美作结对任何事情来说都非常关键,因而,一篇中考作文要想成为美文佳作并获得高分甚至满分,在具备了“凤头”、“猪肚”的前提下,有没有一个“豹尾”便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中考作文“豹尾”粗重有力、耐人寻味呢?
技巧一:首尾照应法
(开头)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在努力地寻找好心的人们给我打开一个窗口,让我安静体面地死在那座房子的里面,这样我就终生无憾。
(结尾)我是一只快要死的小小鸟,我所受到的伤害没人能够抚慰,我只希望能够寻找到好心的人们给我打开的一个窗口,让我安静体面地死在那座房子的里面,这样我就终生无憾。只是,我却永远不会知道,窗外的我何时才能不在窗外彷徨!(摘自陕西中考作文《窗外的我》)
(开头)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人,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
(结尾)让我们都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吧,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摘自河北中考作文《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上面的两篇作文,前一篇是记叙文,后一篇是议论文,但是,两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无一例外地各自照应起来。这样的结尾不但可以使作文产生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的美感,而且对作文主旨或中心论点的深化会起到良效。
技巧二:自然收束法
看着这一幕,我的心痛如刀割!天庭,这本是真理与正义的地方,竟然也充斥着虚伪!昙花,好一个不屈强权、坚持正义的昙花!凡间的人们只知道赞颂梅、竹、兰、菊,谁又知道你昙花的高洁品质?昙花,你是真理与正义的化身!
我驻足云端,看着这仙雾缭绕的天庭,泪水潸然而下。罢了,与其同流合污,自污清白,还不如化身天地报效人间!就是荒废了千年努力又何足惜!
“昙花姐姐,我来了。天上人间我愿伴你而歇!”说完,我纵身一跳……(摘自山东中考作文《真香永驻》)
这篇作文展现给读者的是“我(水雾仙子)”在天庭看到的“昙花仙子”为举荐“牡丹仙子”“不屈强权、坚持正义”,宁可永不见众多趋炎附势的“花仙子”和“太阳”等,宁可被“王母娘娘”惩罚“花开一刻”的感人“一幕”。结尾采用自然收束法,主要描写了“我”“看着这一幕”后的所作所为和心理感受,避免了作文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弊端,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冗繁之感,很有特点。
技巧三:抒发情感法
我不会忘记,在我的青春时光中,曾经看过这样的面孔,在我的心中是那样清晰。考场上,我不便写出他的姓名,他的姓名也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我相信,像他这样的人,世界上会有许多,像他那样的面孔,会永远清晰地印在他的学生们的心中。(摘自吉林中考作文《清晰的面孔》)
这篇作文回忆了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班主任”的“清晰的面孔”。因为人物、事件真实,所以作者在回忆之后,便在作文结尾自然而然地抒发了自己对“班主任”的真挚情感。像这样采用抒发情感法结尾,水到渠成,收束有力,确有些“豹尾”的特点。
技巧四:卒章显志法
当然,你可能要说,无论怎样的鼾声,肯定没你说得那么动听,无非是你爸爸的鼾声。我并不否认,生活中,有很多事,你换一种眼光或者心境去看,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的眼里,老爸的鼾声也美丽!(摘自湖北中考作文《爸爸的鼾声也美丽》)
这篇作文在写了“爸爸的鼾声也美丽”的种种表现后,结尾采用卒章显志法,画龙点睛地揭示出“生活中,有很多事,你换一种眼光或者心境去看,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在我的眼里,老爸的鼾声也美丽”的作文主旨,对于深入理解作文的内涵大有益处。
技巧五:耐人寻味法
那天的黄昏、夕阳、明月让我明白了……(摘自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黄昏•夕阳•明月》)
我慢慢接过这碗面条,话也没说得出,这碗面真的很香,很香……这其中包含了什么味道,我也说不出来。(摘自广东中考作文《又一次借碗》)
上面的这两篇作文,在结尾时均采用了耐人寻味法。第一篇作文的结尾作者有意识地略去了“我明白了”后面的内容,给读者以思考的广阔天地,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和把握作文的主旨;第二篇作文的结尾描写了自己“接过”“邻居”端来的“这碗面条”后与前文迥乎不同的“反常”动作和心理,真实细腻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动和愧疚之情,这样的结尾因和前文在内容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能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而且它还具有出乎读者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技巧六:景物烘托法
歌声、笑声、掌声在山间久久地回荡着,连云彩都忍不住探下头来,在平静的湖水上投下倩影。(摘自江苏无锡中考作文《精彩的有趣的郊游》)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安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片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事”。(摘自湖南益阳中考作文《走近那张“牛皮癣”》)
景物烘托法多用于对记叙文作结。上面的两篇记叙文,就都采用了这一结尾法。景物描写在作文中最主要是起烘托作用的。像上面第一篇作文的结尾,通过描写“歌声、笑声、掌声”,“云彩”等景物,烘托出“郊游”的“精彩”、“有趣”及“我们”的愉快心情;第二篇作文的结尾,则通过描写“雪”、“晨光”及“那张纸片”等景物,烘托了存在于人们之间的那种纯洁、朴实、美好的情感。由此我们说,采用景物烘托法结尾,可以使作文结尾在表情达意上含蓄隽永,感染力强。
技巧七:巧发疑问法
综观历史长廊,值得我们敬佩学习的人太多了。面对新世纪,我们是否更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承担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呢?(摘自山东泰安中考作文《为自己插上责任的翅膀》)
看天,给我带来好心情。你呢?(摘自江苏中考作文《看天,给我带来的好心情》)
上面的两篇作文,结尾都采用了巧发疑问法。通过发问,能引起读者思考并寻求解答。第一篇作文结尾提出的“问题”其显而易见的答案,启迪读者“面对新世纪”,“更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承担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第二篇作文结尾提出的问题则有“鼓动”读者也和自己一样“看天”,并获得“好心情”的目的,而达到了这个目的,作文的功效性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技巧八:呼唤号召法
爱心、我所欲也;童心,亦我所欲也。二者可以得兼,功名利禄皆可抛弃。朋友,让我们向爱因斯坦、安徒生这两位楷模学习,让我们保持爱心,坚守童心,努力开创辉煌的明天,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摘自吉林中考作文《爱心•童心•我所欲》)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在充分论证了中心论点“爱心、我所欲也;童心,我所欲也。二者皆我所欲”后,结尾采用呼唤号召法,向读者提出了“让我们向爱因斯坦、安徒生这两位楷模学习,让我们保持爱心,坚守童心,努力开创辉煌的明天,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呼唤号召,强调、深化了论点,又使作文的写作目的得到了很好地凸显。议论文一般较多地采用这种结尾法,而以这种结尾法结尾的议论文对广大读者在思想上的教化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中考作文要想成为美文佳作并获得高分甚至满分,掌握作文完美作结的技巧,使其具有一个有利于“文增威”的小翘的“豹尾”至关重要。以上谈到的八种技巧,希望能对同学们完美作结自己的中考作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作者:文光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结尾论文; 中考论文; 自己的论文; 技巧论文; 读者论文; 鼾声论文; 昙花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