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避免雷电灾害对建筑工程正常使用带来的影响,所有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均设置了防雷系统,可以及时将过大雷电流导入地下,避免出现触电事故,提高建筑电气运行安全性。对建筑物防雷系统进行检测,可以随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并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来避免雷电带来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就建筑物防雷检测的基本流程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基本流程
1、建筑物防雷检测分析
建筑防雷检测主要目的是确定建筑防雷系统状态,分为现场检测和检测资料计算分析及结果评价两部分,需要由具有专业检测资质的单位来完成,以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待检测建筑物雷击风险进行评估,并完成报告编写。正式检测时以防雷装置设计图纸、施工隐蔽资料等作为依据,确定建筑物防雷装置布局、构造、材料、系统布线、安装工艺等,同时结合雷达回波、气象卫星云图以及闪电定位等资料,来制定合理且可执行高的防雷检测方案。对于建筑防雷检测工作,所有检测作业的进行,均需要以检测方案作为依据,利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按照要求完成现场检测工作。其中,现场检测包括对防雷装置的现场勘查和与外观检查,确定接地系统是否存在外力损坏情况,以及各防雷装置老化状态等。对于检测确定存在异常的防雷装置,还要检测确定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确定正常还需要进行二次检测。
2、对检测实践的指导作用
遵循上述流程和作业要求进行操作,可以使检测过程更严谨、科学。(1)明确责任。要求有两名以上持证检测员参加,并将检测人员分为取样员和测试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防止漏检。明确检测是对应安装(应检测)的所有防雷装置进行的,防止了装啥测啥、不装不测的现象。(3)规范文书。明确按单位工程(单体)进行检测、记录并出具检测报告,同时规范了检测发现问题和复检结论的提出,明确规定以《存在问题通知书》、复检意见书的形式书面提出 。(4)科学实用。安全作业、正确布置桩位并连线 、避免或消除影响接地电阻测试的因素等注意事项,符合实际,科学实用。(5)质量管理。检测流程全面而具体,并增加了建设单位确认、评价和检测机构跟踪回访流程,切实加强了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
3、防雷检测基本流程
3.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是防雷检测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但是这一步却常常会被忽视。在准备现场检测前,要先查看一下检测设备能不能良好运行,检测产品属不属于有效期内,环境条件是否适宜检测,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一定的防护。检测准备时,先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对被检单位不需要知道的非常清楚,但应该了解其地址、性质、工作联系人、检测场所环境、单位的规模、土壤类型等先行因素。简单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做到心里有数。之前需签订检测协议或合同,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由于被检单位的行业特点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根据情况要装备一些技术性强,素质高的专业检测人员。再是思想准备要充分。对检测过程中发生的困难要充分考虑其解决办法和对策。不懂之处要查阅相关书籍。
3.2、现场检测阶段
要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防雷设备的检测。在检测之前,首先要主动向单位出示相关的证件。也是防雷检测规范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文件主要是由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检测协议组成,根据备检单位的需要有序的提供。如果有些防雷装置属于隐蔽工程,像地网、墙内地下接地体、屏蔽的网格尺寸及其材料规格等。可以询问公司职员,或者查看相应的图纸。对使用仪器设备要进行检查。如果检测前,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要及时终止检测,换新仪器。在检测过程中,对检测样品要做好保管工作,规范进行检测,注意安全。检测后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的,分析原因,判定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后期整理阶段
在检测结束后,将现场情况,如实填写在原始记录内。将检测报告的原始记录和相关的复印件进行归档处理,对监测工作进行严格把控,让检测工作能够安全准确的完成。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委托方。检测办公室对委托方不定期的征集客户意见,收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不断的提高业务和水平能力。生命财产安全,要严格按照标准确立。
4、检测后的程序
(1)现场检测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理好的原始记录及校对结果交给检测报告编制人,报告的编制由专人负责,并由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审核、签字、授权批准。批准后交检测管理办公室统一盖章发放。报告的编制、审批、发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发放报告要做好发放记录,做好登记,如果客户有异议的,按照《申诉和投诉管理程序》执行。(3)将检测报告的复印件及相关的原始记录进行统一归档管理。(4)检测室应该对检测进展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检测工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于出现异常状况不能按时完成的状况,应该及时通知委托方。(5)为提高部门的检测服务水平,检测办公室应该对委托方进行不定期的客户意见征集,收集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检测室,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5、检测工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1)现场检测的检测人员必须持有检测资质证方可进行建筑物的检测工作,根据被检测单位的具体性质、行业特点,配备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被检测单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规范规定,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地方标准以及有关安全程序和操作规程等;测量和测试仪器要符合国家计量法规规定,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内使用;并确保每项检测有2人以上人员共同进行,每一个检测点检测数据应通过反复审核确定无误后,方可填入原始记录表中。(2)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检测过程中遇雷雨天应立即停止检测;若建筑物周边为岩石或水泥地面时,可将P、C极与平铺放置在地面上的每块面积≥250mm×250mm 的钢板连接,并用水润湿后实施检测。(3)注意保障现场检测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检测员需要攀高作业时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仪器仪表、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易坠落处,以防坠落伤人和损坏仪器仪表。(4)现场检测时接地电阻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行人和车辆,避开高、低压线路。首次检测的工程,在测试接地电阻辐合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应查阅防雷装置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记录、竣工图纸等资料,将接地装置的形式、材料、规格、焊接、埋设深度、位置等资料填入防雷装置原始记录表。
结束语
建筑物防雷检测是确保其防雷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严格按照专业流程来进行,根据以往经验,采取措施来保证各个阶段实施规范性,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许乾波. 防雷装置定期检测作业流程[A]. 中国气象学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0 第十三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C].中国气象学会:,2015:4.
[2] 丁伟杰. 防雷规范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 任帅. 有关防雷检测报告制作流程规范化的探讨[A]. 浙江省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学会、上海市气象学会.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浙江省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学会、上海市气象学会:,2015:1.
[4] 张先良. 防雷检测的基本流程和作业要求[A]. 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组委会.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组委会:,2015:3.
[5] 王科.防雷检测业务能力建设——常规检测业务流程和操作性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6(17):206.
论文作者:谭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防雷论文; 建筑物论文; 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装置论文; 气象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