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造西部农村特色的汽修专业校本教材论文_徐刚

徐刚

(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英629300)

【摘要】:随着汽车普及,从事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西部农村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抓着机遇,谋求有特色的发展。本文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同时,提出以明确就业岗位、模拟工作情境、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编写实现任务的过程与方法、设计巩固知识技能的实训内容和思考问题来编写相应教材的思路与方法,时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结构及任务设计提出了意见看法,为西部农村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编写提供指导帮助。

【关键词】:课程开发和编写;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特色;项目引领,任务驱动;“3222”模式

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更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按照德国著名的不来梅大学中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劳耐尔教授等职业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工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企业里为了完成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该任务相应的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程序。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更加普及,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教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材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现阶段职业学校的教材应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来开发和编写教材。

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面推行职业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改革,结合教改,提出以明确就业岗位、模拟工作情境、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巩固知识技能的实训内容开发和编写相应校本教材。

一、处理好课程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关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是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成为“企业人”。实践证明,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这也是工学结合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职业)中最具典型的综合性工作任务。

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编写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二、打造西部农村学校汽修专业教材的特色

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教材,应具有以下特色。

(一)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利用工作项目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完成典型工作实例,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其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广泛采用。教师在下达任务前,应进行精心的设计规划, 建立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的“任务”,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可行的“任务”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活动。

(二)区域性和创新性

(1)、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行业企业发展状态不一,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课程开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企业和学校的实际,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要有针对性,学校汽修车间设备数量、型号及系统不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学生就业区域,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要把这些差异都融入到教材之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2)、课程开发离不开周边的环境和背景,都有被“本土化”的倾向;校本教材针对的是本校学生群体,满足的应是本校学生的需求。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决不能滥竿充数,到处东拼西凑,而应体现出本校的特色,应通过本校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本校不能开发出教育学生的教材而只是使用别人开发出来的教材.就会因别人开发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本校的具体情况而缺乏针对性,失去教材的实际意义。

(3)、以课程开发为基点,树品牌,创名牌,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名牌掌控市场,走有“区域特点、校本特色”的创新之路。学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相应的校本教材也应不同。通过最大化的考虑学校和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体现本校特色,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快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比如说现在我校在推行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那么教材就要适应这种模式。

(三)理实一体

核心课程由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项目组成,彻底改变理论、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内容既能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又可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提供了操作平台。学生的课程成绩由相关的理论考试成绩和训练项目考核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和编写举例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和编写“3222”模式可以概括为:三方参与、两层分析、两次分解、两次转化。

(一)“三方参与”是学校专家、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写

企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行业一线工作,为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2010年起,学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汽修专业的兼职教师,2012年又聘请知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汽修专业课程建设、开发与编写。学校专家、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一起,开发课程标准;论证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编写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任务书或工单;开展理实一体的教学。

(二)“两层分析”是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后再进行转换配置的结果,因此课程开发首先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岗位(群),要进行职业工作能力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两次分解”是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和小任务

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相同的任务在不同地域不同企业呈现不同的形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是满足职业教育培养适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课程开发中通常要进行以下两次分解:

1.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典型工作任务通常包括六个要素: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和工作环境,这六个要素也可以看做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六个属性,可以按照属性将典型工作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

2.将子任务分解为众多的小任务。一个子任务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它是有众多的小任务组合在一起的一个集合体。简而言之,小任务就是工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两次分解属于职业工作分析层面,分析结果为确定课程能力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等提供了依据。

(四)“两次转化”是对子任务和小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分析,转化为教学内容

将子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依托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在上一步的分解中,按照不同的工作要素,对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在课程开发中应该根据培养目标、企业需求、行业标准等要求,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子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把它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子任务是职业工作中的真实任务,学习性工作任务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而设计的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用于教学的工作任务。用符号表示:子任务A转化为教学子任务A(教学论加工)。

学习性工作任务成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载体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非常必要,原因在于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所以要为学生设计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其独自面对,构成一个手脑并用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学边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能力形成的规律是由易到难,反复训练,因此,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也应符合这一规律,由易到难,形成能力递进提高的序列,让学生在若干个完整的情境中反复训练、熟悉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增长工作策略,为“毕业就上岗”做好准备。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四点:(1)典型性。学习性任务应具有职业典型意义,满足学生就业需要。(2)覆盖性。学习性任务对知识和能力的覆盖要达到能力目标要求。(3)可迁移性。学习性任务应随着条件和技术的变化而更新,是可以替代的。(4)可行性。考虑学校现有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选择可以实施的学习性任务。

2.依托载体,将职业工作中的小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小任务,设计学习单元。学习单元的设计既是对职业工作小任务转化的结果,也是对学习情境的进一步分解,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元。在职业工作分析层面已经将子任务分解为小任务,小任务通常是工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其进行教学论加工,主要是依托学习情境的载体,分析小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学价值等,转化为学习性小任务,设计学习单元,分配学习时间。

有的典型工作任务比较复杂,经过两次分解,小任务仍具有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单元的设计上可不再分解,对小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后直接设计学习单元,在实施中可以参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四、结束语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依托载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非常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但是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应结合课程性质和能力目标,合理借鉴,切忌照搬,最终评价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论文作者:徐刚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8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7

标签:;  ;  ;  ;  ;  ;  ;  ;  

浅谈打造西部农村特色的汽修专业校本教材论文_徐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