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十九冶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23)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将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选取的239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将2011年3月-2014年8月选取的23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行微创腹腔镜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者患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短(P<0.05);且术后疼痛程度、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参照组少,P<0.05。结论:应用微创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情况,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03-02
急性阑尾炎是目前在普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指由于阑尾管腔被堵塞后,细菌侵入阑尾,从而引起的特异性炎症反应[1]。急腹症阑尾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较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以及腹肌紧张等体征,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急诊手术。在本文中主要选取4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给予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选取的239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将2011年3月—2014年8月选取的23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行微创腹腔镜治疗。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20:119,年龄段43~78岁,平均年龄(60.5±8.2)岁,平均病程(6.8±0.3)d。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30:109,年龄段44~77岁,平均年龄(60.5±7.8)岁,平均病程(5.2±0.4)d。上述资料比较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一致。
1.2 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彩超检查,尽可能于术前明确诊断。且在术前或术中均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小儿一般行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取平卧位,右下腹部麦氏点斜切口,结扎阑尾系膜血管。分离阑尾至根部,然后切除阑尾,根据术中情况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伤口。试验组患者则应用微创腹腔镜手术,在脐上(如患者既往有该部位手术史,脐下切口亦可)做弧形切口,并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使腹压维持在10~15mmHg,然后在腹腔镜的观察下,左下腹及右下腹两切口分别置入10或5mm的套管(左下腹切口注意避免损伤左侧腹壁下动脉)。分离粘连及阑尾系膜,钛夹夹闭阑尾动脉,分离阑尾至根部,钛夹夹闭阑尾根部或丝线结扎(如根部有坏疽或者认为结扎不牢靠,有漏可能,亦可腔镜行根部“8”缝扎),切除阑尾残端电灼处理。阑尾从左下腹切口取出,冲洗腹腔及盆腔,一般于盆腔放置引流管,观察无出血,释放腹腔气体,缝合切口[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小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从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并纳入了统计学范畴。
2.结果
2.1 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VAS评分
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短,且VAS评分也低于参照组,P<0.05。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x-±s,n=239]
2.2 并发症情况
试验组患者出现4例切口感染(左下腹阑尾取出切口),2例肠梗阻,参照组11例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4例盆腔脓肿,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率为2.51%,与对照组的7.53%相比较,显示,χ2=13.394,P=0.0002。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管腔过于狭窄被堵塞,或肠蠕动发生不良时,大量细菌侵入所致的炎性病变。该疾病病情发展迅速,是临床中频发和最常见的急腹症,位于普外科急腹症之首[3]。该急腹症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的诊断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可能会并发出血、穿孔、梗阻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4]。在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治疗,同时由于阑尾炎的疾病类型较多,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较大(特别过于肥胖患者),术中视野小,尤其盆腔脓液无法清除,手术时间长,术中容易牵拉损伤其它组织,术后患者疼痛剧烈,难以耐受,且还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迟,容易发生肠粘连,由于术中无法明确盆腔情况,故盆腔一般未作处理,术后易致盆腔脓肿,育龄期妇女甚至出现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伴随着微创手术时代的到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主要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疼痛,术中视野开阔,肝周,结肠旁沟及盆腔都可以探查有无积液等,便于冲洗引流。甚至对术前考虑为急性阑尾炎,但术中明确为美克尔憩室炎或者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确诊并及时治疗。避免术后患者腹痛不缓解甚至并发憩室穿孔导致腹膜炎而误认为肠漏。术中合并妇科疾病可以一并处理。减少了妇科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感染情况较少,且下床活动时间早,减少了肠粘连及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对于盆腔脓液冲洗引流有助于减少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的可能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通过腔镜妇科疾病清晰的反应了病变部位,减少了误诊情况的发生,促进了患者尽快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阑尾炎常见的并发症有腹腔脓肿、急性全腹膜炎、肠粘连、肠梗阻、化脓性门静脉炎等。阑尾切除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端株炎和粪瘘等。腹腔脓肿是由于急性阑尾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的,最常见的为在阑尾周围形成脓肿,临床常常表现为右下腹压痛性包块、腹胀和全身中毒感染等;化脓性静脉炎则是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轻度黄疸等,发生情况较少。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手术损伤、腹腔脓液清洗不彻底、切口异物等导致患者腹腔内肠粘连,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微创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情况,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丽芳.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照[J].吉林医学,2015(17):3811-3812.
[2]孙桂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263-264.
[3]李永超,王甲天,崔明福,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4):327-330.
[4]庄竟扬.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5(14):128-129.
论文作者:张正炎,谢孔伦,王寅红,王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阑尾论文; 阑尾炎论文; 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