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分析论文_刘海玲

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分析论文_刘海玲

重庆龙禹水利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已经改变过去对水利工程建设仅考虑经济效益的思维方式,而转变为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为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意义;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设计要点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设计必须要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的运营管理,为后期的生态环境修复、景观塑造创造良好条件。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1)减少水土流失,修复水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对工程学原理治理山区、丘陵、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可以通过林草拦截以及水源蓄养的方式来修复水资源的存储空间,降低地表径流对地表泥沙的冲刷,进而起到了减弱泥沙洗刷入河的问题。(2)调节水文循环,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微地形、扩大地面绿化面积等方式来改变地表径流的运动形式,保持并增加土壤中水分的渗透率,进而调解地表径流,优化水资源配置。(3)延长水利设施使用寿命。水土保持工程有效降低了地表土壤的裸露面积,林草拦截减弱了地表径流的泥沙流失,削弱了水对地表表层土壤的侵蚀。水库、河道中泥沙减少之后,水库的库容量就会增加,进而提高了水利设施的防洪抗灾能力,延长了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土地主要是通过依靠原有地貌、植被、土壤和地表物质及人工设施来发挥出水土保持的功能的,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极大的破坏了该地区的原有植被和地貌特征,特别是在永久占地上难以恢复植被,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土地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面积越大、占用的可利用土壤越多,那么土地水土保持功能的损失越严重。(2)对水环境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河流水温产生影响,一般是在河流垂直方向的水分出现分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直接导致了水利工程下层水体水温长时间处于低温的状态,对水生生物的生存构成的较大威胁。(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水利工程大多在河道上拦河而建,因此在土石方开挖、填筑、废弃过程中往往会直接流入河道,围堰建设和拆除会使得大量土石方直接涌入河道,对河道行洪、防洪和河流生态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原地貌扰动、土石方挖填、高陡边坡和弃土弃渣越多,水土保持功能损失也就越大。(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步建设,比如大坝、水库的形成,势必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植物及微生物资源的生长,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的消失和灭绝。不仅如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同时,由于开挖、进场、削坡等工程会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对该流域内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三、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要点分析

1、水土保持设计需要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指标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指标,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检测目标。水土保持检测指标包含水利工程施工区水土流失背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有:气候类型、地貌类型、植被结构、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类型、土壤质量、气候类型、平均风速、植被覆盖率、河流流量以及平均降水量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土保持的乡土化设计。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乡土植物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极强的环境性,也能够突出表现当期的植被特色。因此在生态恢复设计中选用乡土植物用以生态环境的回复,不但可以立即见效,而且对于降低成本也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而选出真正适合当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协调的植被树种,并进一步合理选择、搭配,充分发挥出乡土化设计的优势及生态效益。

3、水土保持的再生性设计。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设计要在保护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施工个环境的特点,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对已经受到破坏和正在收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并进一步加强再生性设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来选择植物等各种辅助策略恢复生态环境,比如在受到破坏的环境中构建出灌木、乔木、草坪的立体植物群落,达到水土保持设计的良好效果的目的。

4、水土保持设计需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大自然有着自己的更新和演变规律,也有着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自然界演化过程当中的水分、土壤、气候、植被和地形等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形成了一个平衡稳定、具有调节能力的神态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然条件,严格控制工程占地并努力减小临时占地面积,同时还应该对水库移民安置、公路等影响区采取有效策略。其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地理特征,尽量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相协调的良好效果。

5、水土保持设计需要保护自然资源。第一、植被保护。植被可以起到减小风力和水力侵蚀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拦截泥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调节地表径流量、改善局部气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已经受到破坏和可能受到破话的植被要予以保护,从而实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的良好效果。第二、表土资源保护。表土作为自然界中宝贵的资源一直没能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区域往往是在高山峡谷当中,土层祭敖包、而且可种植土资源更为稀少。水利工程完工之后往往需要很多的种植土来修复完善由于施工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但是在水利工程后期的生态环境恢复当中,表土资源十分稀少,导致大量问题出现。第三、原始地貌。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实现对原始地貌的保护,必须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加强临时占地和废渣场地的管理,并做好土石方的运输工作,实现废渣的综合利用。比如在对料场进行规划和料源的选择时应该对工程开发土石料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加以考虑,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料源的开采与废渣的堆放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原始地貌,而且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区域水土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6、水土保持设计需要应用新型生态修复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需要积极采用新型生态修复技术,提高生态恢复效果。受选址及地形地貌影响,水利工程多位于地势陡峭的高山峡谷地区,土层瘠薄,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土壤和水分成为影响施工区生态恢复的两个重要限制性因素,因此在水土保持设计中,应强调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应用,以提高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恢复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是改善我国河道的基本策略,水利工程建设是为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消除水害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必须要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庆全.基于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J].低碳世界,2016

[2]张小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设计[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

[3]于萌.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J].水能经济,2018

论文作者:刘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设计分析论文_刘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