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前言: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可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感,并且实现学生人生观的确立,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不要将自己的注意只放在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上,也要将教材中的情感匀速有效挖掘,实现对学生道德与情感的影响,使学生在不断的熏陶中真正的感受语文的魅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意义
小学时期的学生是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开始,也是认识世界的开始。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全方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展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利用语文课堂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实现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递关爱、尊重、信任等情感,只有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可以真正的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保证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1]。只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才可以在对学生实现情感教育时,取得显著效果。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教师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关心与爱护学生,尽可能的创造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教师的爱,进而产生相同的情感,这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教师还要将学生的闪光点发掘,给予学生肯定,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
(二)开展文本赏析品鉴
每一篇文章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分析与鉴赏,使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深刻的体会与感悟。当学生对文章开展深层次的分析与鉴赏后,能够从思想上将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语文素养深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索,不仅达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达成情感的渗透。
(三)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注重情感启发,又注重思想启迪。但是,若是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声色并茂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关注,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进入到语文课堂,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也能带动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实现情感教育。
在《去年的树》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对情感的深刻体会。教师播放多媒体: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的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的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小鸟和这棵大树,大家一起来了解这样一对好朋友,它们不是人类,但是它们的友情也一样珍贵。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渗透。
(四)鼓励学生角色扮演
小学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在教学时只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学习时积累了很多的词句等等,但是无法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表达。学生出现这样的实际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语言体会,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空白。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3]。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实际体会拉近其与文本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会。
在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内涵。教师邀请五位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通过形象生动的表演,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让学生在真实的表演中体会在狐狸的仗势欺人与老虎的昏庸。同时,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思理解。学生通过真实的表演与观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五)联系学生生活实践
语文知识是来自于生活的,但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最终也是要服务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生活化教学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帮助学生体会情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开展对文本的赏析品鉴,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角色扮演,并且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达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够达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不断的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中达成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成喜.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54.
[2]孙夕文.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78.
论文作者:唐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要将论文; 文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