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黄明

湖南省常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常宁 421500

【摘 要】目的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预后效果展开具体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71例符合解释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利用数字随机法展开分组,其中36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剩余35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下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通过观察能发现研究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22.2%。与此同时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69.4%,p<0.05.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整体接受治疗的时间,应用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预后效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多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一种因综合致病因素引起的胆管阻塞疾病症状。临床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展开根治,通常以切除病变胆囊组织为主要方法[1]。以往临床上对此类手术的开展均在开腹状态下操作,目前微创科技的逐渐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在医疗中的使用频率逐渐上升。本文将结合微创技术,以腹腔镜为主要的手术形式展开胆囊切除,为证明腹腔镜手术下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本文结合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71例符合解释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展开研究,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71例符合解释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利用数字随机法展开分组,其中36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剩余35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下的临床疗效。对照组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47—63)岁,平均(55.9±3.9)岁;研究组35例: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46—68)岁,平均(53.9±3.5)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方案已递交至医疗伦理委员组织,并已同审核,予以执行。

纳入标准:依从性高、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未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神经功能正常、沟通能力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行为属于非自愿、存在全身重大疾病(肿瘤)、神经功能障碍、凝血异常的患者。

1.2方法

手术前所有患者均展开全身检查,明确病机以及疾病类型,在正确的指导下使患者完成皮肤清洁,术前明确基础的生命体征,如(体重、体温、心率、脉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同时全面了解患者的以往手术史、病史、麻醉史。明确是否存在抗生素过敏或麻醉过敏的现象。明确基础信息后选择合适的麻醉剂量以及麻醉方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传统开腹手术,麻醉方法(气管插管),以手术切口为区间大面积清洁并消毒处理,腹直肌外做切口,切口应≤14厘米。依次切开皮肤组织,使用电凝刀充分止血,直视下观察胆囊形态,明确结石部位充分游离胆囊系膜,将胆囊组织完全钝性分离后顺行切除。检查手术创口病清点手术器械,清洗腹腔,关闭腹腔。研究组在术前准备工作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腹腔镜相关器械进行调节,调节气腹机工作频率,全麻下制造切口,切口选择以肚脐作为标准,对肚脐周围皮肤备皮病充分清洁,保证皮肤的无菌性,建立1公分左右的微小切口,使用穿刺针建立气腹,气腹气体(二氧化碳)。调节气腹压力,通过微小切口置入无菌腹腔镜,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完成胆囊切除,并检查周围组织的累及情况。分离胆囊时尽量避开胆囊动脉,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对其结扎待手术结束再次缝合。对存在结石的胆囊管以及胆囊组织进行全面剥离后结束手术。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重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及概率。与此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率评价:有效,症状消退率达到95%以上,临床生命指标稳定、精神状态较好。显效,症状消退率达到80%以上,精神状态一般,情绪一般,生命指标相对稳定。无效,临床症状消退率不足60%,患者的总体恢复状态较差。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其中“n”代表例数,计数资料:[n(%)],用x2检验;表示计量:,用“t”检验。“p”代表差异,统计成立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如表1.

3.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疾病症状危急,常能造成剧烈的疼痛感,增加人体不适。构成疾病后能导致的明显临床症状是消化道不适,典型症状集中于明显的腹部疼痛,有按压痛和胀痛感,同时会伴随食欲减退以及犯恶心等多种全身症状[2]。疾病急性发作时能够对周围器官(胰腺、腹膜等)造成炎性影响。该疾病具有一定的流行趋势,通常以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目前临床上游角度的治疗方法,其中针对急性发作期症状通常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最为合适,传统的手术类型集中于“开腹”,但开腹手术自应用以来普遍具有较高的感染趋势,同时也因创口面积较大,出血率以及实际出血量也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导致的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和并发症增多。相比于当前微创医疗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具有较多的应用缺陷。为证明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我院71例符合解释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通过观察能发现研究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22.2%。与此同时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69.4%,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整体接受治疗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尹玉岭.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06):87-88.

[2]孙雷,张艳莉.分析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56-57.

论文作者:黄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黄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