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魏艳明

浅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魏艳明

魏艳明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杨官林镇杨官林小学 063000 

摘 要:网络的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本文简述了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必要性 应用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网络多维的交互性、网络时空的自由性,为学生学习创设探究学习的平台,从而达到自主、高效、创新的学习目的。

一、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革新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更应该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因为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忽视了课堂教学,更不能额外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提供了平台,达到了自主、高效、创新的学习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应用

1.利用网络媒体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奇、特的刺激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是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信息技术与网络构筑的环境可以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可以创造出一个个模拟的情景和情境,把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示在每个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新鲜感和惊奇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器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样的教学环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由静变动、亲身体验、主动操作,突破重难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师生间的交流变得亲切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培养自主协作精神。网络的最大好处是资源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形式多样,视野广阔,而且快速即时,远远超过传统的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在网络海洋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给学生一支枪,让他们自己拿枪去打猎物”,学生就可以不被教师和教材牵着鼻子走。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可以自己设计、安排学习进度,做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利用网络多维的交互性,提高学习效率。交互性是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重要特征。网络环境教学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界面的互动、学生与课程内容的互动,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可以立即获得反馈信息。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交流,在计算机的激励和点拨下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在人机交互制作时不管是对还是错,都应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师生完全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避免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羞于张口和不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现象,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点对点或点对面等多向信息反馈,使得参与互动交流的人群更广泛,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取长补短。网络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学习空间,随时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发问,也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相互学习。教师通过多种监控方式,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调整教学节奏,进行个别化点拨和辅导,因材施教。同时也促进学生间的互相了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4.利用网络时空的自由性,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几十分钟的课堂学习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网络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大、更自由的课外交流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聊天室、主题论坛、主题留言板、电子邮件、微博、微信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没有解决或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后续的探索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结语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教学时间、层次上更加灵活,在教学手段、资源上更加丰富,在教学反馈、知识更新上更加及时,在教学管理、互动与协作上更加高效。因此,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这种理念和工具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林海堂 试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陕西教育,2011,(01)。

[2]江涛 小议课件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2011,(08)。

论文作者:魏艳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6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浅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魏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