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_产业内贸易论文

对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产论文,业内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理论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二战以后,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发展十分迅速,在当代的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一新的贸易现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有必要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以及利益源泉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这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内贸易的产生

关于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曾经有不少学者提出过不同的解释,例如格雷(Gray)和戴维斯(Davies)的相互作用理论、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提出的赫克歇尔—俄林修正模型、迪克西特(Dixit)和克鲁格曼(Krugman)等人提出的垄断竞争模型、柏兰德尔(Brander)和克鲁格曼提出的差别垄断模型等。这些理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产业内贸易,但它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部分地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产业内贸易是产生于复杂的经济大系统中的一种新现象,对它进行研究时,很难象研究物理现象一样找到一个简单的产生机理。产业内贸易是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各国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的前提下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商品本身的性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点等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采用一种细化的方法对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以求对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动机有一个更为全面而详尽的说明。所谓细化的分析方法是将进入产业内贸易的商品按特征分类,然后分析每一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动机。这里笔者将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同商品,另一类是差异商品。

首先来看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所谓相同商品是指完全可替代的商品,即这类商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G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偏好完全相同。通常这类商品的贸易是以产业间贸易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边境交叉贸易。例如水泥、砖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其成品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很大,因此,这类商品的生产布局是以市场为指向的,工厂应尽可能地靠近市场。但从原料的角度来看,这类商品的原料运输费用也很高,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工厂布局应该尽可能地靠近原料产地,即以原料产地为指向。如果这时原料产地与国内市场相距甚远,就会出现布局指向的矛盾。然而如果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A国的原料产地接近B国的市场,而B国的原料产地又接近A国的市场,同时,A、B两国对这类商品的出口限制都很少,则A、B两国就可能进行产业内贸易,以解决布局指向矛盾的难题。例如,1953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以后,成员国之间的钢铁贸易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季节性贸易。有的商品生产具有季节性,或者说商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时差,为了解决供需矛盾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例如水果和蔬菜的季节性进口和出口就是属于这类贸易。

转口贸易。它是指将进口的商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同类商品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当然也就统计成了产业内贸易。但转口产品既不是转口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也不是该国消费的产品,许多学者认为这种贸易对转口国来说不能视为产业内贸易。然而,现在普遍运用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并没有将这一类贸易剔除,从而高估了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例如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工业国,1978年产业内贸易比率高达66.9%,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同期新工业国的平均水平(41.9%),而且也超过了同期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58.9%)〔1〕,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转口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也称公司内贸易)。它是指在一个公司控制下的国际商品流动,即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在跨国公司内部,存在着一种“垂直式”或“垂直专业化”的分工形式,即跨国公司的某种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由地处不同国家的子公司来完成,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就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回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了“垂直贸易”。这类分工通常是由贸易国之间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贸易产品在要素投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算作是产业间贸易,但是在统计上常常是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视为同组商品,因此也就被统计成为产业内贸易。当然,公司内贸易不仅只是“垂直贸易”一种形式,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完全是由于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而可能是由公司特定优势所引起。公司特定优势包括技术与创新、公司规模、进入市场、融通资金的优势等。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公司内贸易不断扩大,而在公司内贸易中相当部分是属于产业内贸易,因此,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会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增加。

相互倾销。所谓倾销(Dumping)是指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在国外销售商品的活动。在不同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可能采用倾销手段在对方的市场上出售这种商品,由此会引起产业内贸易。

分类的偏差。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很难严格地按照产业的经济含义将产品分类,因而有的产品不属于产业,但却划分在同一组内(SITC的前三位数相同),这就将原本属于产业间的贸易统计成了产业内贸易。

其次来看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表现为差异商品的贸易。所谓差异商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的商品,它的交叉需求弹性小于前一类商品。商品差异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水平差异。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这就是水平差异。这一类差异在烟草、化妆品、服装和制鞋等行业比较普遍。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消费和生产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从消费方面看,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方面来,厂家为了在竞争中开拓或者扩大其销售市场,常常生产出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以赢得自己的顾客;同时,企业为了防止新的企业进入本行业,也要努力增加其产品的花色品种。

第二、技术差异。它是指由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产品的革新在一些行业中是十分普遍的,例如制药业,针对某种疾病不断地有新药推出。电器行业也一样,电器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极为迅速。

第三、垂直差异。它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在汽车行业比较普遍,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地改善各种型号汽车的质量。在其他的消费品行业如手表、乐器、计算机、打字机等行业都存在这种差异。

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也就不同。从水平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消费偏好的不同,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同类产品有着多种不同品种,当不同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产业内贸易较多地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较为相似的国家。原因之二是由于这类商品广告销售成本较高。这类商品不需要太多的产品更新,而主要是通过改变外形、包装和式样等手段来迎合消费者甚至是劝说消费者,从而扩大其市场。为了弥补高额的广告推销费用,需要尽量地扩大生产,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而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促进产业内的专业化,从而导致产业内贸易。

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产品存在着生命周期。先进的工业国技术水平较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已标准化了、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原因之二是这类商品的研究与开发(R&D)费用很高,并且这笔经费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之前就已用掉,是否能收回还得看将来产品的销售情况。然而,即使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新产品,它的生命周期也不会很长,例如制药业,一个新的专利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六到十年。因此,厂家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快销多销这种新产品才能获利。这一动机促进了国际性产业内专业化,因而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

从垂直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的需求是差异的,不仅国家之间存在这种差异,一个国家内也存在这种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取决于个人收入的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就有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以满足其低收入层次的需求,而中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以满足其高中层次的需求。原因之二是这类产品也存在着提高生产和销售规模、降低研究与开发成本的问题,只不过这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不如前一类产品那么高。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三类商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需求方面都存在着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在供给方面都存在着生产的规模经济,由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三类商品都存在产业内贸易。所不同的是不同种类的商品两方面的作用大小不一样。对于水平差异商品而言,需求方面作用较强,而对规模经济的要求相对较低。这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比率较高,但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可能对产业内贸易产生一种抵消作用。因而这类商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并不是很快。例如饮料和烟草大致可看作是这类商品,据有关资料统计,OECD国家1959年这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比率是40%,到1967年仍然是40%,而同期这类国家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比率却从36%上升到48%〔2〕。对于技术差异商品来说,其规模经济作用非常强,而且商品价格较高,在消费方面没有很强的地域偏好。因此这类商品要求有较广的地域销售范围,其产业内专业化程度很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很高。在实际贸易中,与科学技术联系密切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品,一直是工业化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热点,例如办公设备、医药及医疗设备、输电设备等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率都很高,且上升很快。对于垂直差异商品来说,两方面的作用都较强,产业内贸易较普遍,发展速度也很快以法国汽车工业为例,1974年法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内贸易比率是45.66%,到了1986年已上升为85.61%,12年间增长了30个百分点〔3〕。

二、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

关于贸易利益的来源,传统的贸易理论侧重于产业间贸易的分析,认为要素禀赋相异的两个国家之间进行产业间贸易既可带来包括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静态利益,又可带来具有更长远影响的动态利益。如果沿用传统的理论来分析产业内贸易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产业内贸易并非由两国的比较成本差异引起,因而不会带来生产者利益,也不会带来消费者利益。但抛开传统的理论,可以发现产业内贸易可以带来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与产业间贸易所不同的是,生产者从中得到的利益主要来原于市场的扩大,而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利益主要来源于商品可选择性的增加。这里笔者运用格璃卫(Greenway)提出的利益分析模型进行解释。

图1表示贸易之前一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获得情况,图中假设有一种商品具有X和Y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同属于这种商品的无数差异商品,图中横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种组合,V1就是其中一种组合,而消费者的偏好可能是横轴上的任何一种组合。假设每一种组合都有其固定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成本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一个厂商不会去生产所有组合,这就意味着有些消费者可能买不到他们所偏好的商品。图2表示这个国家只生产一种组合即V1,而消费者的偏好则是从S到T的各种组合,这样每个消费者所得的利益的大小就取决于他们的偏好V1的接近程度。图中阴影部分SCTP是所有消费者剩余,CP表示偏好为V1的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GH表示偏好的V2的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偏好在V1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消费者利益最大,而偏好在S和T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为零。

图1 产业内贸易前的静态利益

图2 产业内贸易后的静态利益

用图1还可以分析生产者的利益。图中SPT表示生产者剩余。偏好接近S和T的消费者,可能只购买很少的V1以满足其生活所需,因此,这一部分买者带来的生产者剩余较小,而偏好为V1的消费者对V1的需求最大,因此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就很高,通过这一部分买卖,生产者所得生产剩余就最大。因此三角型SCT能够表示出全部的生产者剩余。结合前面的消费者剩余的分析,三角形SCT 就表示了生产V1时这个国家所得的静态利益。

当发生产业内贸易之后,这种静态利益将发生变化。假设A国与B国进行产业内贸易,其贸易商品是由X和Y两种主要属性组成的某种商品,两国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偏好有一定差异。如图2所示。

在进行贸易之前A国生产V1种组合的产品,B国生产V2种组合的产品。当两国进行贸易后,两国的消费者都能得到更接近其偏好的产品。具体来说,A国偏好在Vt的消费者可在B国购买V2种组合的商品,V2比V1更接近其偏好;而B图偏好在ZV的消费者可以在A图购买V1种组合的商品,V1比V2更接近其偏好。通过贸易之后,双方的消费者都得到较大的满足,由此而带来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也大于贸易之前。具体如图所示,B国偏好在ZV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贸易前的Zfv和Zaf增加到贸易后的ZKfv和kbaf;A国偏好在Vt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贸易前的Vft和fat增加到贸易后的Vflt和facl,总体来看,贸易之后A、B两国净增利益Zba和act, 其中既有生产者剩余也有消费者剩余。这样,在产业内贸易之后,两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得的净总利益都比贸易前增加。而且,如果两国的偏好重叠越大,则通过产业内贸易所得的静态利益越大。

不仅如此,产业内贸易也能带来动态利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内专业化可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减少那种由于生产转向带来的浪费。对于生产者来说,由于每种产品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时,产业内贸易可以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市场扩大,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其次,产业内贸易对产品的革新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即水平差异商品)和对创造新的替代产品(即技术差异商品和垂直差异商品)的刺激。通过产业内贸易,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具有双重动机,一是侵入动机一一打出一些接近国外消费偏好的新品种,以占领国外市场;二是防御动机一一打出一些新品种以防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国内市场。同时,产业内贸易可以加速替代产品的开发,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新的替代产品的研制通常需要投入较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因此开发新产品的风险是很大的,而产业内贸易可以使这种风险大大降低,因为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并加快新产品的出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研究与开发费用。

再次,产业内调整所引起的磨擦比产业间调整小。同一产业要素投入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同一产业内进行生产调整,生产要素不需要大规模的调整。即使需要调整,由于对要素价格的弹性要求不高,而且这种调整通常是发生于同一企业或者是同一地区,因而调整起来比较容易。例如劳动力在产业内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比较容易,可以减少调整所引起的失业。因此,产业内专业化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最后,从收入再分配来看,产业内专业化所带来的收入再分配影响要小于产业间专业化。因为同一产业的要素投入密度很相似,因此产内业专业化对要素相对价格影响不大,稀缺要素所有者不仅不会因此有所损失,而且其实际收入还会有所提高。克鲁格曼曾建立模型详细分析了产业内专业化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其结论是所有的利益集团都会从产业内专业化中获得利益。因此,产业内专业化不会遭到抵制,产业内贸易将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支持。

通过以上对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利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并不亚于产业间贸易所带来的利益,而且产业内贸易所带来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它更有利于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三、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各国的生产、消费和交换等内在因素所导致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现使一个国家的各种利益集团都得到好处,并能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改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有利的国际背景下,产业内贸易一旦出现,便迅速而普遍地发展起来。目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产业内贸易已经是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内贸易也已经在其对外贸易中得到迅速发展。因此,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任何国家如果还是力图按照传统的贸易模式进行对外贸易,势必会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丧失机会,并且有被挤出国际经济竞争舞台的危险。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找到最有利的位置,必须顺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不断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看,基本上是侧重于与贸易伙伴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强调发挥我国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出口的拳头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的大部分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这种以产业间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格局已经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低加工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使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低加工产品市场潜力小;第三,这种贸易模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第四,我国现在的比较优势并不持久。因此,为了使我国能在将来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打破传统理论的束缚,改善外贸结构,积极培育产业内贸易。

标签:;  ;  ;  ;  ;  ;  ;  

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