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承包人员已经认识到必须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设立专门的设计管理部门,提高设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设计效果的质量和完整性。许多较大的房地产公司开始尝试制定设计管理流程,其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管理、设计图纸管理、施工图纸管理等等。虽然这些设计管理还非常简单,没有设计控标准,而且在专业对接方面有漏洞,但是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设计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
1 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它的造价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该工程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投入进了工程设计中,但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对各个部门之间交接的管理也比较松懈,导致该工程的造价一直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开始从整个建筑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国内建筑设计主要的服务领域就是建筑设计,工程承包者雇佣其为其进行相应的设计。工程承包者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目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条件,并尽量整合其他部门为设计师服务,作为设计师,除了为雇佣者提供完美的设计图纸其他的如设计造价等却无法提供。就目前这种情况,设计人员的工作十分独立,在设计完成后他就和整个工程脱离,无法为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帮助。此外我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部门体系十分简单,一个部门往往身兼数职,许多工程项目中的管理部门不够完整。这些都成为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2 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办法
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造价、进度、质量,它涉及的范围很广,采购、沟通、人力资源、风险范围等知识领域都牵扯其中。
目前,工程承包人员最关心的是工程造价和质量问题。在建筑智能设计管理中,设计人员可以制定工程设计流程图,从而是各个设计环节一目了然,从多个方面采取不同的办法,优化管理该智能化设计。
2.1 控制建筑智能化设计造价的方法
2.1.1 筛选最合理的设计方案。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各个设计阶段的资金用量,选出需要对其设计流程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案,改进设计图纸,并进一步采取措施测算和控制智能化设计的指标来完成对投成本的控制。
2.1.2 分解各设计流程资金。在对整个设计流程进行分解的情况下,根据各个设计部分的重要性和资金用量确定每个部分目标费用,将原来抽象的设计成本预算细化为指标,使设计人员明确知道自己负责的设计部分的造价,进而将工程的整体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设计阶段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2.1.3 模拟工程设计。该方法主要通过借鉴同类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经验,分析项目含量和工程量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对应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本工程的模拟工程量和设计造价。
2.1.4 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在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资金预算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绘制建筑智能化设计图纸。严格按照图纸的预算采购施工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提高建筑智能化设计质量的方法
2.2.1 签订设计质量合同
这一方法能够细化设计人员和雇佣方的责任,二者在签订设计质量合同后,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上的约定开展设计工作。通常,合同上不仅会约定设计师的义务如保证设计质量、保守工程秘密等,还会约定雇佣者的相应义务,例如雇佣者必须按照规定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雇佣者管辖下的其他部门要配合设计人员的工作等等。签订该合同不仅体现了双方的信任,而且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保护其中一方利益。因此签订合同之后,能够有效促进双方的配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设计的质量。
2.2.2 完善设计文件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和附属材料,这些文件的规格、内容、技术标准等时刻体现着该设计的质量。要想提高建筑智能化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完善对设计文件的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在绘制图纸时,没有按照行业内的绘制标准或者绘制内容发生错误,就会导致在施工后返工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和雇佣者沟通商定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文件格式、规格、内容、单位、标记符号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约定和行业规定完成设计文件,以确保设计质量。此外,设计文件中的一些附属材料如报价表等应该简洁、明了。
2.2.3 建立设计模型
目前,许多设计单位都采用新的绘图、建模技术完成建筑智能化设计,如3DMax软件等已经被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这些新技术能够在完成设计图纸的同时,建立设计模型,并根据选定的设计材料渲染设计好的模型,从而呈现一个立体的建筑模型。这不仅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设计成果,使雇佣者更加直接地体会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想法,方便他们之间沟通,在雇佣者发现不满意的地方或者质量问题时可以直接修改模型和图纸,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还能将设计环节、材料采购环节、造价控制环节紧密联合在一起,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2.2.4 设计人员监督整个施工过程,传统的设计部门在设计结束后就脱离了建筑工程,即使施工时对图纸进行改动也不会询问设计人员的意见,这样的做法经常会导致施工工程和设计图纸存在很大差距,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监督,提高设计图纸的执行率,以保证设计效果。
3 结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得该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是集合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建筑技术于一体的建筑产品,在建筑使用者生活以及工作中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笔者建筑智能化将在建筑领域得到更先进的发展前景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投资预算之间的矛盾一直阻碍着房地产行业发展。如今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是将设计、采购、造价结合在一起的设计工作,它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工程设计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施工技术、计算工程成本等方式,将整个建筑工程整合,系统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钱毋荒.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J].电讯技术,2007,28(05):118~119.
[2]苏曙.创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学科的探讨[J].智能建筑,2006,27(01):31~33.
[3]黄国凯.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J].福建建筑,2005,31(12):57~58.
论文作者:沈楼丽,孙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建筑智能化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设计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