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定价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定价是市场价格机制形成的基础。企业定价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市场价格职能能否正常发挥作用,也是影响价格总水平是否能保持合理稳定的重要因素。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定价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规范的对策,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基础性工作。
一、当前企业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定价既要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又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商业道德,遵守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两者的统一,是企业定价行为规范化的标志。
经过十几年的价格改革,国有企业及其它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有了较为充分的定价权。企业依据市场规律和价格法则,在遵守国家法规和政策,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灵活定价,这不仅为企业增添了活力、创造了效益,也为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对当前企业定价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定价主体的形成不规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企业或公司迅速发展,在“经商热”、“办公司热”的浪潮中,出现了一些既无场地又无资金的“皮包公司”、临时凑资金和人员自发成立的所谓“公司”或“企业”,它们视国家法律、政策、消费者利益和商业道德于不顾,见利就上,无利则退,套购计划物资转手倒卖,搞市场垄断,欺诈经营,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这些所谓的“公司”或“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是害群之马,破坏着正常的市场和价格秩序,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可知,定价主体形成的不规范,也就谈不上其定价行为的规范化。
(二)企业定价存在着盲目性。近几年价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出现了通货膨胀;二是在有些商品价格上出现暴涨暴跌的大幅度波动。出现上述问题不仅与经济过热、货币超量发行等宏观因素相关,而且与企业定价中存在的盲目性有关。现实经济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少了多家抬价抢购、囤积,东西多了相互低价竞销、甩卖,就是企业盲目定价的集中表现。其结果造成价格信号失真,市场波动,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
(三)企业定价中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维护消费者利益观念在一些企业中十分淡化。现实中,有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只讲企业效益,对自身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但不加以约束,反而明知故犯。如,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不执行国家定价,越权定价;利用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垄断市场与价格;利用欺骗性价格语言,搞价格欺诈;不实行明码标价,漫天要价等等。有些企业只强调经营,忽视价格管理,不学法,不懂法,认为企业定价只要能把商品卖出去就是合理的。如近年的价格检查中发现,有不少企业对政府颁布的有关制止牟取暴利、实行明码标价等价格法规和政策,知之甚少。有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而不研究和掌握国际惯例和各国法律,这是我国近几年出口企业经常受到反倾销制裁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影响市场和价格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造成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力量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对企业不合理定价行为产生原因的简要分析
市场经济本身并非十全十美,它强调企业是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而对由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和防范,正是为了纠正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干预,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有效手段,维护公平竞争,规范经营行为和价格行为,以达到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目的。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产生的不合理价格行为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刚刚起步阶段,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还缺乏准确的把握;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要全面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政府不能干预企业活动的想法,大有人在;对于如何摆脱传统计划管理方法,寻求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还处在探索之中,因此,导致政府在行动上,注重放权让利,放开经营和价格,推动市场机制建设,而忽视市场调控体系建设,造成市场法规、价格法规滞后,企业经营行为和定价行为标准不够明确;对市场的监督检查,特别是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缺乏必要的指导等等,使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价格行为失去了外部约束。
我国企业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下,表现为对利润的强烈追求,然而由于进入市场的时间不长,既无必要的知识准备,又无经验积累,在经营行为上就更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不规范性。特别是在定价问题上,一方面,企业总是把价格作为获利的直接手段,在利益的支配下,一旦条件成熟,总想对价格加以人为控制,从而易出现违反市场规则和国家法规和政策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把“跟着市场价格走”作为信条,无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必要的价格管理人员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国家的价格法规和政策得不到全面的贯彻落实,这就使企业定价的科学性及行为的合理性难以保证。
可见,当前我国的市场价格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通过加强调控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定价行为来加以完善,也说明我国的市场主体还不成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修养来提高自身约束能力。
三、规范企业定价行为的政府对策
(一)从思想和认识上,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管理,规范企业定价行为做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看,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利用各种手段来规范企业的价格行为,是政府参与经济活动,调整市场偏差的重要内容。那种认为市场万能,甚至把价格管理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曲解,有百害无一利。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加强市场价格的管理,不仅是因为市场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还因为市场价格波动,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期,各种经济关系尚未理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管理,规范企业定价行为本身就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领导反复强调,价格放开,不等于国家撒手不管,应强化对市场价格的引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精神,把物价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好。同时各级人大要加强监督检查,以提高各级政府加强市场价格管理的意识。
(二)加强对市场的调节和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对企业价格行为的约束作用。发育良好的市场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避免不正当价格行为的产生有直接作用。
1、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取消不利于大市场、大流通形成的各项政策和行政手段,进一步发展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各类批发市场,形成相互连接的、开放的市场体系,以提高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调节能力,避免由于人为分割市场造成的商品此处积压,彼处脱销现象。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对一些较为成熟的市场,允许开展远期合同交易,进而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的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和价格行为。
2、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应有计划地对多主体、多渠道参与市场流通进行协调,明确国家垄断经营的商品,制定相应的商品年度产销计划,并向市场发布,以指导各经营主体有计划地调整产销计划,政府应在资金等方面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贯彻国家政策,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引入现代化市场交易规则,体现交易的公平性、竞争性,严厉打击不规范市场主体及不规范交易行为,决不允许非法生产经营者进入市场或场外交易活动,以净化市场环境和市场行为。
3、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为调节市场价格,引导企业价格行为,提供物质保障。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市场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也是减少不规范价格行为的重要方面。
(三)健全价格法规体系,完善价格监督检查网络。近几年来,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颁布了一些有关的价格法规和政策,但仍不适应形势要求,特别是企业价格行为的法律界定仍不够明确。因此应尽快出台以价格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价格法规和政策,如反垄断法,反价格歧视法等。对于企业定价行为,也应有一个法规来加以明确,阐明企业定价的基本原则、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表现及内部价格管理规章等内容。这既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约束,又有利于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
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是纠正不规范定价行为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专业物价检查队伍人员少,装备落后,而且受到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干扰较大,检查的力度和覆盖面不适应形势的要求。我们认为,要扩大专业价格执法队伍,而且要拨足资金,装备现代化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手段,同时把现有的事业编制改为行政编制,从物价局分离出来,成立价格监督检查局,实行垂直领导。这样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干扰办案的问题,而大大增强执法力度,同时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对企业定价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一个以社会力量监督为基础、专业执法机构为核心,点与面相结合的监督检查网络,使企业定价行为处于全社会经常监督之下。
(四)指导企业定价应作为物价主管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这些工作包括:
1、进一步提高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的合理性, 使其成为同类产品的领导者价格,对重要商品价格进行测算,并及时公布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及合理幅度。
2、利用传播媒介,选择社会信誉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大、 价格合理的工商企业,公布其商品定价;在同一市场上,定期公布同种商品的不同企业的价格标准;进行企业定价知识讲座等等。
3、健全价格信息网络,及时向企业发布价格法规、政策、 市场行情、价格动态。
4、定期对企业领导和物价人员进行培训, 增强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定价水平;指导企业健全价格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帮助企业搞好成本核算、市场定位等工作。
5、组织好“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评选活动, 并对信得过单位或企业在价格管理上的好作法,进行宣传和报道,树立企业形象。对严重违法的企业,要悬挂违法标志牌,让其不仅在经济上受到重罚,也要使其社会形象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