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导入中的技巧与原则论文_唐静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中的技巧与原则论文_唐静

唐静(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课堂导入一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和步骤,导入技巧及其效果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开设的重要核心骨干课程之一,因此导入技巧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课堂导入技能的涵义及其常见类型,并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导入技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最后简单扼要地介绍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技巧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 导入技巧 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280-01

一、课堂导入技能的涵义

课堂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关键部分,通常所说的课堂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既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策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使其更积极地向课堂学习状态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显示,课堂导入技能的选取适宜与否及导入技巧的运用如何,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37.8%的影响比率。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几种常用导入技巧分析

1. 以旧拓新、温故知新

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双曲线时,复习椭圆的的定义,多媒体演示,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改成距离差,这时的动点P点的轨迹会是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观察。很自然的由椭圆引进双曲线,也很容易得到双曲线的定义,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并加以对比,这样的引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

2.反例法导入

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平时忽略或者容易形成定势思维的知识点用反例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学生对于错误原因的一种追本溯源的探索欲望。反例导入方法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通过精心的陷阱和误区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出现思维错误,然后再纠正错误并解析其原因。比如在讲授三角函数两角和与两角差的公式时,可以通过一些公式之间的联系来直观地进行推理,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候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法来认识到这种直观思维和定势思维的不足。

3.设疑悬念法导入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从侧面不断地创设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悬念和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探索求知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悬念设疑法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通过悬念或疑问的巧妙设计,以此抓住学生的好学心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启动积极思维,比如在讲解幂函数和幂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张厚度仅0.01cm纸张的折叠来说明幂运算的值增长速度,折叠16次后可以达到一棵树的高度,而折叠28次后将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然后问学生要达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高度,需要折叠多少次,这自然会引发学生对幂运算无限神奇的遐想。

4.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一种方法。听传说、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是由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上课开始,一则美丽的传说,一个动人的故事,会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从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就可以把握住有利时机,随着故事的讲述,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讲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就以十八世纪的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入题。由于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就请了一位学生来讲:有一次,高斯的小学老师想考考学生,就让学生算“1+2+3+…+100”。一会儿,高斯就举手回答:“5050。”老师大吃一惊,就问他为什么,原来高斯以首尾两数相加为101,共有50对,结果自然是101×50=5050。在学生觉得很有趣味的时候,我接上去:“这种思想方法充分体现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推导公式,用理论来说明问题,比高斯更进一步,怎么样?”学生马上进入思维的积极状态,跃跃欲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大提高了求知欲。经过引导探讨,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了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得出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技巧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导入技能和方法的采用要坚持目的性原则,即导入方法的采用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进行,不能喧宾夺主地为了导入方法的新颖而盲目地采用,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是关键。其次是导入技能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原则,导入是新旧知识的阶梯和桥梁,也是知识模块间的纽带,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新颖的导入方法将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直观和明显地表达出来,而不是使之变得更加晦涩难懂。再次是导入技能的采用要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求知探索欲望,导入方法的采用不能离开教学的目标对象,必须考虑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畏难心理,多采取鼓励和表扬的导入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最后是导入方法的采用及设计要简洁,导入方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但其在整堂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能只导不讲或是导得多讲得少。

四、总结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技巧的应用,导入技巧是旧知识回顾和新知识开启的重要连接纽带和桥梁,主要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导入技巧和技能,在这些基本导入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讲解中,结合参考了具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分析,在本文最后,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的提炼与升华 王晓《数学教学通讯》2015年

2.导入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叶志浩《中学时代》2014年

论文作者:唐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中的技巧与原则论文_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